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民版高二歷史新文化運動教學計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概述新文化運動民主與科學的主要內容,探討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民族覺醒、文化發展、社會進步所發揮的作用。

本課是人民版高中歷史專題三第二節,近代先進的知識份子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從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層面到制度層面進而上升到思想層面的學習。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陷入了最黑暗的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革命的道路何在?

二、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已基本適應專題式學習,他們思想較為活躍,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理解史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歸納、演繹、推理及運用邏輯法進行判斷能力也有進步,但是學習觀,價值觀都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叛逆性很強,因此教師的引導和幫助顯得格外重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背景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當時思想界的混亂,新型知識分子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理解并掌握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并通過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培養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生可以聯系前面所學的有關北洋軍閥時期的歷史知識,加深對當時社會形勢的理解。教師應注重移情式教學的方法,選取相關的史料或圖片,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說出他們的切身體會并給予適當的評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歷史的進步并不是直線式的,經常會有曲折,甚至還會出現倒退的現象。那些為國家富強和民族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人都具有敏銳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氣,盡管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和不足,但他們是值得尊敬的。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難點: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位于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是建立在原北京大學紅樓舊址上的紀念館 。北大紅樓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近代建筑,原為北京大學第一院,后改作北京大學校部、圖書館和文科教室,是北京大學文學院所在地。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為什么以北大紅樓為館址?

一、新文化運動產生的背景

材料一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情況(略)

材料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差別。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發布命令時,須副署之。

材料三 袁世凱復辟帝制圖片( 略)

材料四 華老栓是市鎮市民,夫妻辛勤操持著一個小茶館,是普通的勞動人民。他的兒子華小栓患有嚴重的癆病,他不去求醫,卻相信別人說的人血饅頭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計去找人血,他拼命積攢銅錢,只想著盡快把人血饅頭取到手,好醫治他兒子的癆病。至于流血的是誰?為什么被殺以及人血饅頭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沒有去想過這些問題。

??魯訊《藥》

材料五 欲使共和名副其實,必須改變人的思想"。 ----陳獨秀

材料六 革命成功將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漸漸有點廢然思返,覺得社會文化是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漸漸要求人格的覺醒。??梁啟超

回顧近代中國人探索的歷程,即接連的幾個運動,都各有其主導的革新目標,一個比一個深化,事后作歷史檢討,又感到其目標的不完整、不深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們,是從更加深刻、更加徹底的角度來學習西方,反對封建。他們認識到,中國所面臨的危機,不僅是國力的落后,更是文化發展上的落差,尤其是思想上的落后,新文化運動主張從思想上進行一次革命。

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

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

指導思想:民主與科學思想

主陣地:《新青年》

中心:北京大學

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愚昧與專制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面對當時社會上人們思想仍然受封建傳統儒家思想束縛,愚昧,迷信,新文化的倡導者認為要如何拯救國人的思想呢?

材料展示: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來,引到光明世界。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

思考1:你們知道這里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什么嗎?

新文化人士宣傳的民主思想,涵蓋的范圍較廣,不僅指享有主權、政府由人民投票選舉產生、權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專制反特權的共和、憲政、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等理念。

當時提倡的科學,主要指迷信、蒙昧無知相對立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以及具體的科學技術與科學知識,同時還包括反對迷信、反對偶像崇拜、宣傳進化論、唯物論、無神論等內容。

投影:孔子生長封建時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時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禮教,即生活狀態,封建時代之禮教,封建時代之生活狀態也;所主張之政治,封建時代之政治也。

??陳獨秀《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

思考2:根據材料結合課本知識,請同學們判斷:"舊道德"指什么?"新道德"又指什么?

舊道德: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其核心是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通常指仁、義、禮、智、信)特別是其中的三綱,臣下要絕對服從君主,要盡忠,兒子要聽從老子,要盡孝,妻子要嫁夫隨夫,要守節。這使得臣、子、妻都成了附屬品,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人身自主權,實質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道德和一套為封建專制統治制造忠臣順民、制造奴才的倫理(舉例祥林嫂),這種道德純屬奴性。但是它適應了中國封建社會專制統治的需要,因此歷代統治者都以此來束縛人們的思想。

問:新文化運動為什么要把斗爭矛頭指向儒家傳統道德?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54最后一段,尋找答案。新文化運動中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提出了打倒孔家店主張,這是一種完全否定儒家道德的主張,我們應如何看待傳統儒學思想。(學生討論)

對舊道德攻擊最為猛烈的是魯迅,對"吃人的禮教"的抨擊出自他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投影: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狂人日記》

過渡:新文化運動除了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還是一場文學革命運動。

投影:"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大家說一說:你眼中的新文學和舊文學相比具有怎樣的特點?

投影:胡適是第一個提出把文言文變成白話文的人,他當時也面臨很大壓力。有一個學生問胡適:白話文就沒有缺點嗎?白話文語言不簡練,打電報用字多,花錢多。胡適說:"不一定吧!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來電報,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愿從政,決定不去,為這事我復電拒絕。請同學們根據我這一意愿,用文言文編寫一則復電,看看究竟是白話文省字,還是文言文省字?"15分鐘后,他挑選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電稿,電文是這樣寫的:"才疏學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胡適說:"你用了12個字,而我的文言文電報卻只用了5個字:'干不了,謝謝!'"

新文化運動不但要進行文學形式的變革,還要進行文學內容的變革。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55第一段,看看陳獨秀是怎樣在內容上進行變革的。

四、意義

投影:材料一 "我沒見過他,怎么能愛他?我沒有愛他,又怎么能嫁他?這簡直是一件買賣,拿人去當牛馬罷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還怎么能承認什么禮教呢?

材料二:新文化運動促使人們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進步,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材料三:有的同學把《新青年》從第一期讀到最后一期,這使我們文風一變,再也不寫堆砌詞藻、空疏無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師學生程俊英

材料三 《新青年》大力宣傳民主和科學,受到廣大青年知識分子的普遍歡迎,被譽為"青年界之金針"和青年的"良師益友",他們說:"青年得此,如清夜聞鐘,如當頭一棒"。

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⒈進步性 促進民眾覺醒

全面的文化轉型運動

⒉局限性 ①絕對肯定西方文化和否定中國文化; ②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

這是一堂上得比較成功的歷史課,對一位年青教師而言尤其可貴,課前教師花了大量時間進行準備,從整體教學設計看,有教師自己的較完整的教學設計思路,教學過程較緊湊,課件設計精美,能突出新文化運動學習的重點,較好地實現了教學三維目標,主要的亮點有三個方面:一是教師注重移情式教學的方法,選取與時代相關的史料或圖片,設置了一個鮮活的歷史情境,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二是師生互動氣氛活躍,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比較踴躍,并能進行積極思考;三是材料的選擇新穎,能說明主要的問題,并能結合學生學習情況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不足之處表現在:一是對教師對教材細節的處理有待改進,如對個別史料的選取還可做適當的取舍;二是教師講得依舊過多,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三是小結總結較為平鋪直敘,沒有太多新意,需要改進。此外,教學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設計不夠明確具體,應有具體的針對性要求,對歷史問題的設置可依據學生特點分層次進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50122.html

相關閱讀: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