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政治知識點:唯物論相關問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世界本原是物質的(理解)

一、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2.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二、社會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1.社會是客觀世界發展的必然結果。2.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客觀的。3.支配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客觀的。

總之,整個世界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2.物質和意識關系(理解)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一:物質決定意識: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意識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腦這一物質器官特有的機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二: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能夠推動人的實踐活動順利開展,從而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地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入歧途,阻礙事物的發展。

3.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理解)

(1)正確的思想意識與錯誤的思想意識都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2)無論是人的具體感覺還是人的抽象思維,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3)無論是人們對現狀的感受與認識,還是人們對過去的思考和總結,以至人們對未來的預測,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總之,任何意識都根源于物質,其內容歸根到底來自于客觀事物,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4.對同一事物有不同反映的根源(理解)

產生正確認識與錯誤認識的主觀原因:

(l)立場不同。(2)世界觀不同,人生觀不同,思維方法不同。(3)知識構成不同。

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理解)

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的本原,即那個是第一性,哪個是第二性,對這個題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6.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方法論)(運用)

不同的意識對客觀事物起著不同的反作用,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l)要重視和調動人的精神能量。(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物質文明是基礎,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

7.一切從實際出發(方法論)(運用)

一切從實際出發,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

為什么必須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1)從具體工作來看,這是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2)從黨的工作大局來看,這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3)這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發點。

8.了解國情,立足國情(方法論)(運用)

(1)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最重要的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找出自己前進的道路。

(2)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是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依據。對這一階段基本國情的分析也是黨的基本路線得以形成的前提條件和理論的根據。

(3)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情,對于青年學生來說就要學習中國近現代史。

9.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方法論)(運用)?

第一,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第二,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切實放在中國國情之上。

第三,客觀地看待周圍的人和事,辦事情應當有認真精神。第四,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w。w。w.k。s。5。u.c。o。m

10.規律的客觀性(理解)

一: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1)任何規律都是事物發展過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聯系。(2)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中的本質聯系。(3)任何規律都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必然聯系。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67610.html

相關閱讀: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