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酸和醇發生的反應一定是酯化反應
B.酯化反應中一般是羧酸脫去羧基中的羥基,醇脫去羥基上的氫原子
C.濃H2SO4在酯化反應中只起催化劑的作用
D.欲使酯化反應生成的酯分離并提純,可以將彎導管伸入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離
解析:酸和醇發生的反應不一定是酯化反應,如乙醇和氫溴酸在加熱條件下發生的是取代反應;酯化反應中一般是羧酸脫去羧基中的羥基,醇脫去羥基上的氫原子;濃H2SO4在酯化反應中起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酯化反應不能將彎導管伸入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下,否則會發生倒吸.
答案:B
2.用括號中的試劑除去各組中的雜質,不正確的是( )
A.苯中的甲苯(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CaO)
C.乙醛中的乙酸(NaOH)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飽和Na2CO3溶液)
解析:除去苯中的甲苯,用KMnO4酸性溶液,然后分液.
答案:A
3.(2010?陜西高考)下列各組中的反應,屬于同一反應類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與水反應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對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環己烷消去制環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解析:溴丙烷水解制丙醇屬于取代反應,丙烯與水反應制丙醇屬于加成反應,A錯誤;甲苯硝化制對硝基甲苯屬于取代反應,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屬于氧化反應,B錯誤;氯代環己烷消去制環己烯屬于消去反應,而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屬于加成反應,C錯誤;選項D中的兩個反應均屬于取代反應.
答案:D
4.某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為通八達 ,其同分異構體屬于酚
類的有(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解析:有機物A的分子式為C7H8O,屬于酚類的結構有
三種.
答案:B
5.下列各有機物在不同條件下,既能發生水解反應,又能發生消去反應,還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
解析:能發生水解的有A、C、D;能發生消去的有B、C、D;能發生酯化的有A、B、C.
答案:C
6.已知維生素A的結構簡式如下,關于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A是一種醇
B.維生素A的一個分子中含有三個 鍵
C.維生素A的一個分子中有32個氫原子
D.維生素A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退色
解析:此有機物中有 和—OH兩種官能團,所以維生素A是一種醇,分子中含有5個 ,共有30個氫原子.
答案:A
7.在同溫同壓下,某有機物和過量Na反應得到V1 L氫氣,另一份等量的有機物和足量的NaHCO3反應得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則有機物可能是( )
A.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解析:由于鈉既能與羥基反應生成氫氣,又能與羧基反應生成氫氣;而與NaHCO3反應的有機物只能是含羧基的有機物,而1 mol的羧基能與1 mol的NaHCO3反應放出1 mol的CO2氣體,而要生成1 mol的H2則需2 mol的羥基或羧基,符合題意的分子中應含有羧基和羥基.
答案:A
8.實驗室制得乙酸乙酯1 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試液0.5 mL,這時石蕊試液將存在于飽和碳酸鈉溶液層與乙酸乙酯層之間(整個過程不振蕩).對可能出現的現象,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石蕊層仍為紫色,有機層為無色
B.石蕊層為三層環,由上而下是紅、紫、藍色
C.石蕊層為兩層環,上層為紫色,下層為藍色
D.石蕊層為三層環,由上而下是藍、紫、紅色
解析:由于整個過程不振蕩,液體分為三層,上層因乙酸乙酯中溶有乙酸而顯紅色,中層石蕊仍為紫色,下層因Na2CO3溶液呈堿性而顯藍色.
答案:B
9.某物質可能含有:a.甲酸、b.乙酸、c.甲醇、d.甲酸甲酯四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在鑒別時有下列現象:①可發生銀鏡反應;②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沉淀不溶解;③與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熱,發現溶液中紅色逐漸變淺至無色.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a、b、c、d都有
B.一定無a,一定有b,可能有c、d
C.有c和d
D.一定有d,可能有c,一定無a、b
解析:可發生銀鏡反應說明有機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后沉淀不溶解,則無甲酸、乙酸,肯定有甲酸甲酯,可能有甲醇.
答案:D
10.(2014?石家莊高二檢測)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適當的條件下,都能被羥基(—OH)所取代(均可看成是水解反應),所得產物能跟碳酸氫鈉溶液反應的是( )
解析:選項中化合物中溴原子被—OH取代后得到—COOH的只有
.
答案:A
11.(2014?無錫高二聯考)莽草酸是一種合成治療禽流感藥物達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蘋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關于這兩種有機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酸都能與溴水反應
B.兩種酸遇三氯化鐵溶液都顯色
C.鞣酸分子與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兩個碳碳雙鍵
D.等物質的量的兩種酸與足量碳酸鈉反應消耗碳酸鈉的量相同
解析:莽草酸分子結構中含有 、—COOH和醇羥基,而鞣酸分子結構中含有
—COOH和酚羥基,根據官能團具有的化學性質判斷,二者都能與溴水反應.
答案:A
12.已知酸性: >H2CO3> ,綜合考慮反應物的轉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將 轉變為 的最佳方法是( )
A.與稀H2SO4共熱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與稀H2SO4共熱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C.與足量的NaOH溶液共熱后,再通入足量CO2
D.與足量的NaOH溶液共熱后,再加入適量H2SO4
答案:C
二、非(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52分)
13.(10分)(2010?東城模擬)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為 ,它可通過不同化學反應分別制得B、C和D三種物質.
(1)B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
(2)A?→C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A~D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________.
(3)由A生成B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據B的結構可知,B中含有醛基和羧基兩種含氧官能團.
(2)比較C、A的結構知,A發生消去反應后可得C.
(3)A發生催化氧化反應可得B:
答案:(1)醛基、羧基
(2)消去反應 CD
14.(2014?長沙一中高二月考)(12分)有機物A可由葡萄糖發酵得到,也可從酸牛奶中提。儍舻腁為無色黏稠液體,易溶于水.為研究A的組成與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解釋或實驗結論
(1)稱取A 9.0 g,升溫使其汽化,測其密度是相同條件下H2的45倍.
(1)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
(2)將此9.0 g A在足量純O2中充分燃燒,并使其產物依次緩緩通過濃硫酸、堿石灰,發現兩者分別增重5.4 g和13.2 g(2)A的分子式為:________.
(3)另取A 9.0 g,跟足量的NaHCO3粉末反應,生成2.24 L CO2(標準狀況),若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則生成2.24 L H2(標準狀況).
(3)用結構簡式表示A中含有的官能團:________、________.
(4)A的核磁共振氫譜如下圖:
(4)A中含有________種氫原子.
(5)綜上所述,A的結構簡式________.
解析:(1)M(A)=2×45=90.
(2)n(A)=9.0 g90 g?mol-1=0.1 mol,
n(H2O)=5.4 g18 g?mol-1=0.3 mol,
n(CO2)=13.2 g44 g?mol-1=0.3 mol.
則有機物A分子中碳原子數:0.3 mol0.1 mol=3
氫原子數:0.3 mol0.1 mol×2=6
氧原子數:90-3×12-6×116=3
故A的分子式為C3H6O3
(3)0.1 mol A能與足量NaHCO3反應產生0.1 mol CO2,故A分子結構中有一個-COOH.又因0.1 mol A與足量Na反應產生0.1 mol H2,結合A的分子式C3H6O3判斷,A的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OH.
(4)由A的核磁共振氫譜可知,A分子中結構中有4種類型的氫原子.且數目比為1∶1∶1∶3,故A的結構簡式為 .
答案:(1)90 (2)C3H6O3 (3)-COOH。璒H
(4)4 (5)
15.(16分)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A,相對分子質量為152,其分子中C、H原子個數比為1∶1,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1.58%.A遇FeCl3溶液顯紫色,其苯環上的一氯取代物有兩種,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與NaHCO3溶液反應,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A與NaH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A可以發生如圖 所示轉化關系,D的分子式為C10H12O3,A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兩裝置均可用作實驗室由C制取B的裝置,乙圖采用甘油浴加熱(甘油沸點290℃,熔點18.17℃),當甘油溫度達到反應溫度時,將盛有C和濃硫酸混合液的燒瓶放入甘油中,很快達到反應溫度.甲、乙兩裝置相比較,乙裝置有哪些優點__________.
解析:(1)有機物A的分子中氧原子數為152×31.58%16=3,設其分子式為CaHaO3,則13a+16×3=152,解得a=8,故A的分子式為C8H8O3.
(2)A能與NaHCO3溶液反應,說明A的分子中含有—COOH,又因A遇FeCl3溶液顯紫色,其苯環上的一氯取代物有兩種,故A的結構簡式為
(3)A的分子式為C8H8O3,與C在濃H2SO4的作用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C10H12O3的酯,故C的分子式C2H6O,即C為CH3CH2OH.
(4)對照甲、乙兩套裝置可知,裝置乙采用甘油浴加熱,可使反應物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溫度到170℃,減少副反應的發生.
答案:(1)C8H8O3
(4)有利于控制溫度,受熱均勻,減少副反應的發生
16.(14分)(2014?徐州模擬)`H是一種香料,可用下圖的設計方案合成.
已知:①在一定條件下,有機物有下列轉化關系:
②烴A和等物質的量的HCl在不同的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既可以生成只含有一個甲基的B,也可以生成含有兩個甲基的F.
(1)D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烴A→B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G的化學反應類型為________.
(4)E+G→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含有一個羧基,且其一氯代物有兩種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結構簡式表示)
解析:由圖示的轉化關系和題中信息可知A應為
CH3CH===CH2,B為CH3CH2CH2Cl,F為
,則C、D、E、G的結構簡式可分別推出.
(1)D應為丙醛CH3CH2CHO.
(2)A→B的反應是在H2O2條件下發生加成反應.
(3)F→G的反應是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4)E為丙酸,G為2丙醇,生成H的反應為酯化反應.
(5)H屬于酯類,與6個碳原子的飽和一元羧酸為同分異構體,因烴基上的氫原子只有
兩種不同的化學環境,故其結構簡式為
答案:(1)CH3CH2CHO
(2)CH3CH===CH2+HCl??→H2O2 CH3CH2CH2Cl
(3)取代反應(或水解反應)
(4)CH3CH2COOH+CH3CH(OH)CH3
CH3CH2COOCH(CH3)2+H2O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7975.html
相關閱讀: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