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現代生物技術在育種上 的應用
【目標】
知識與能力 方面:
1.描述轉基因技術育種和細胞雜交育種等現代育種技術。
2.列舉現代育種技術在實踐中應用的實例,探討其前景。
3.關注轉基因生物及其產品引發的社會問題 。
過程與方法方面:
本節課主要采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轉基因技術育種和細胞雜交育種等現代育種 技術在農業、生活中的應用。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三者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學習、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培養學生關愛社會、關注科技發展,關愛農業發展、熱愛農業的情感,培養他們社會責任感。同時,關注轉基 因生物及其產品引發的社會問題。
【重點】
1.轉基因技術育種
2.細胞雜交育種
【教學 難點】
轉基因技術流程
【教學方 法】
講授法和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師:師生共同探討轉基因技術以及細胞雜交技術的科技新進展。
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探究轉基因技術流程和細胞雜交育種
一、探究轉基因技術育種
1.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是指按照人們的意愿,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克隆出來,加以修飾和改造,在轉移到另一種生物的細胞中,從而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2.流程:
2.轉基因植物的實例.
(1)轉基因耐貯藏番茄
(2)轉基因抗蟲作物
(3)抗除草劑作物
3.轉基因動物實例
二、細胞雜交育種
1.概念:細胞雜交是指將同類或不同類生物體的原生質體或體細胞,在一定的物理或 化學條件下進行融合 形成雜種細胞,再創造條件將雜種細胞培養成完整的雜種生物個體。
2.
(1)植物細胞雜交示意 圖
【板書設計】
【隨堂練習】
1.在農業生產中,常用雜交 的方法獲得所需的品 系。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雜交后的個體基因發生了突變
B.雜交技術不會改變原有的遺傳物質,但獲得的個體形狀是不能遺傳的
C.雜交個體的生活力、生長速度、抗逆性以及形態大小等方面明顯優于雜 交雙親的現象
D.雜交后的個體,具有了很強的變異性,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2.轉基因技術的 原理是:
A.細胞的全能 性。
B.細胞的分化。
C.基因突變。
D.基因重組。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轉基因技術可以按照人們的意愿改造生物。
B.組織培養是植物細 胞雜交的一個比較關鍵的階段。
C.組織培養 是 一種無性繁殖技術
D.植物體細胞雜交不用去掉植物的細胞壁。
【布置作業】做學案上的練習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與農業生產、畜牧業生產聯系密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聯系實際 ,討論的比較熱烈。對各種技術 流程也討論的比較到位。教師在引導學生探討問題時,還要從網絡中找一些資料,特別是轉基因技術,學生的興趣比較高。教師還應該找一些 典型的題目進行鞏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1700.html
相關閱讀:工具酶的發現和基因工程的誕生
群落的動態
血糖調節
微生物發酵及其應用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