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三節免疫失調與人類健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選擇題:
1.關于過敏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反應特點是發病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
B.過敏反應一般會損傷組織
C.T細胞是過敏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
D.過敏反應只發生在皮膚及呼吸道
2.當人體內識別、消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功能過低時,可能導致
A.藥物及食物的過敏反應B.類風濕關節炎C.肝炎D惡性腫瘤
3.體液免疫反應的抗體和過敏反應中的抗體不相同的是
A.來源B.作用C.分布D.化學本質
4.下列不屬于過敏原的是
A.室內塵土B.病原菌C.花粉D.牛奶
5.風濕性心臟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一類疾病是
A.病原體感染機體而引起的疾病,有傳染性
B.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發的疾病,無傳染性
C.人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而引起的疾病
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而引起的過敏反應
6.在臨床治療上已證實,將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體內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療作用的物質是
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體
7.下列病人中,不適合使用干擾素的是
A.AIDS病人B.SARS病人C.器官移植病人D.癌癥病人
8.給健康人注射患牛痘奶牛的痘漿制成的疫苗,可以預防天花。關于這種免疫預防方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痘漿中含有天花病毒,可使人患天花,甚至喪生
B.痘漿中含有天花病毒,可引起人體對天花病毒的特異性免疫
C.注射痘漿后人體內效應B細胞可產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淋巴因子
D.注射痘漿后人體內部分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B細胞
9.當細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體后,主要是體液免疫發揮作用,其“反應階段”和“效應階段”的免疫過程分別是
A.B細胞→效應B細胞、釋放免疫活性物質消滅外毒素
B.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特異性抗體與外毒素結合
C.記憶細胞→B細胞、釋放免疫活性物質消滅外毒素
D.記憶細胞→效應B細胞、釋放免疫活性物質消滅外毒素
10.病毒已經侵入人體細胞內,機體免疫系統對靶細胞發揮的免疫作用是
A.體液免疫B.細胞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異性免疫
二、非選擇題
11.(6分)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對維持人體健康極為重要。
(1)免疫功能失調可引起過敏性疾病。蕁麻疹的起因是在過敏原的刺激下,效應B細胞分泌的抗體分布在;當同一種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有關細胞釋放出的組織胺引起毛細血管等變化,進而出現紅腫現象。
(2)器官移植時,異體器官常不可避免地會被患者的細胞識別并攻擊。為了避免器官移植時的異體排斥反應,醫生建議保留嬰兒的臍帶血,以便必要時。
(3)接種過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內不止一次地患流感,其免疫學原因可能是;。
12.(14分)某種哺乳動物的心臟形狀、大小很像人的心臟,有可能成為人體器官移植的重要來源,但會遭到人體的強烈排斥,這主要是因為該動物有一對純合的基因(AA)能表達GT酶,從而使細胞表面具有一種多糖類物質。人體能夠識別該多糖類物質,從而確定該心臟是外來的異種器官。經過科學家多年的努力,目前得到了編碼GT酶的一對基因中有一個喪失表達功能的一些新型個體(Aa)。請回答:
(1)人體對該動物心臟的排斥,是人類系統起作用的結果,其本質是人體的與該動物的相互作用。
(2)上述新型個體能否作為人體器官移植的來源?,為什么?
。
(3)今后用常規的雜交方法能否獲得GT酶一對基因都喪失表達功能的個體?,說明理由。
。
13.(12分)愛滋病病毒(HIV)是一種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細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過程示意圖如下。請回答:

(1)圖5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細胞。進入寄主細胞的是病毒的。
(2)遺傳學上將過程②稱為。
(3)③和④的信息傳遞過程分別稱為。
(4)HIV有Ⅰ和Ⅱ兩種類型,其中Ⅰ型又有7個亞型。Ⅰ型的基因組中4個主要基因的變異率最高可達22%。多達100種左右的HIV變異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難,因此切斷傳播途徑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HIV眾多變異類型是的結果。這種變異特點與一般生物的不同之處是,其原因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2.D;3.C;4.B;5.C;6.D;7.C;8.D;9.D;10.B
二、非選擇題
11.(1)皮膚某些細胞表面擴張、管壁通透性增強(2)效應T利用自身的干細胞構建組織器官(3)相應的抗體和記憶細胞的壽命比較短流感病毒易突變,使原來的疫苗失去效用。
12.(1)免疫抗體抗原(2)不能因為該新型個體控制GT酶的一對基因中還有一個具有表達功能,仍能編碼GT酶(3)能因為現有新型個體的一對DT酶基因中有一個喪失表達功能(Aa),所以雜交的后代會出現一對GT酶基因都喪失表達功能的個體(a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3749.html

相關閱讀:工具酶的發現和基因工程的誕生
血糖調節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群落的動態
微生物發酵及其應用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