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本試卷分文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為選擇題,共25到試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7道試題?荚嚂r量為90分鐘,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l-12 N -14 O-16 Na-23 Cl-35.5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 選擇題(本體共25小題,每小題兩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禁止用工業酒精配置飲料,這是因為工業酒精中含有( )。
A.苯 B.乙酸 C.甲醇 D.乙醛
2.下列物質既屬于銨鹽,有屬于碳酸鹽的是( )。
3.下列說法和做法不夠妥當的是( )。
A.人們必須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食物
B.必須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用量
C.注射青霉素前必須進皮試實驗
D.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的副反應可注射NaHCO3溶液進行緩解
4、分離乙醇和誰的混合物可利用( )。
A.萃取 B.蒸發 C.分液 D.蒸餾
5、下列物質中含有氮元素的是( )。
A.糖類 B.維生素C C.蛋白質 D.油脂
6、下列物質能使溴水因反應而褪色的是( )。
A. 苯 B.乙烷 C.NaOH溶液 D. NaCl溶液
7、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質粒子是由多個分子集結而成的是( )。
A.Fe(OH)3膠體 B.葡萄糖溶液
C.生理鹽水 D.SO2混在空氣中
8下列變化中生成物的總量高于反應物的總能量的是( )。
9、下列物質的電子式不正確的是( )。
10、下列各物質互為同系物的是( )。
A麥芽糖和蔗糖 B乙烷和丙烷
C.12C和14C D氧氣和臭氣
11、下列各組物質反應,有紅棕色氣體產生的是( )。
12、工業上制硫酸中一步重要反應是,此反應在某條件下在某密閉反應容器中達到的化學平衡狀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此時,的轉化率達到最大程度
B此時,的消耗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
C此時,的濃度保持不變
D若再向容器中通入,的轉化率仍保持不變
13、下列試驗方法或實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用鹽酸除去NaOH溶液中的雜質
B用KSCN溶液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C某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詞溶液可能含
14、已知苯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如下反應,此反應屬于( )。
A取代反應 B加成反應
C聚合反應 D氧化反應
15、下列物質中,只能與鹽酸反應不能與NaOH反應的是( )。
16、白色的氫氧化亞鐵在空氣中易轉化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這是因為具有( )。
A氧化性 B還原性
C酸性 D堿性
17、下列物質中,不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
18、國際上不提倡伊朗濃縮鈾,因為鈾是制造原子彈的燃料。原子核內含有中子數為( )。
A 92 B235
C143 D327
19、下列關于物質的用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農業上可用硝酸作氮肥
B實驗室可用酒精從點水中富集碘
C工業上制取漂白粉要使用熟石灰
D醫院里用銀氨溶液化驗糖尿病
20、下列各物質中,物質的量的最多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
21、下列轉化過程中,一定要使用還原劑的是( )。
22、下列反應不能作為原電池的反應的是( )。
23下列各組離子能同時在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 )。
24、鐵在下列條件下反應最慢的是( )。
A常溫下鋼鐵表面有含NaCl的水膜
B常溫下鐵接觸濃硝酸
C常溫下鐵接觸水蒸氣
D高溫下鐵接觸氯氣
25、工業上制造金剛砂(SiC)的化學方程式玩為,在此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2 B2:1
C1:3 D3:1
第Ⅰ卷答題卡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題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答案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空2分,共26分)
26、(8分)環境污染已成為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下列名詞都與環境污染有關:
①白色垃圾 ②光化學煙霧 ③重金屬污染
④水華與赤潮 ⑤臭氧空洞 ⑥酸雨
請你根據已有的環保知識,選擇上述名詞的序號填空:
(1) 大量使用聚乙烯制品造成的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二氧化氮在空氣帶來的兩種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造成的污染是_____________;
(4) 鉛、汞、銅等造成的污染稱為______________。
27、(4分)硅和硅的化合物既是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又是重要的現在新型材料。
(1)陶瓷、玻璃、水泥的組成中的共同成分是__________鹽。
(2)2009年,華裔科學家高錕以研究傳播力纖維光信號傳輸的驕傲成績活的諾貝爾物理獎,制造光導纖維的原材料是______________。
28、(6分)某溶液中含有三種陰離子,如果只取用一次該溶液,把三種離子一次檢驗出來,應該:
(1)先檢驗________(填寫離子符號),加入的試劑是稀硝酸;
(2)再檢驗,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
(3)最后檢驗_______________;加入的試劑是。
29、(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個字母表示一種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 畫出H原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C、F、G四種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弱的是(些元素名稱)___________;
(3) D、E兩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較強的是_______;
(4) 寫出A和G形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斷題(本題每空2分,共8分)
30、(8分)已知A、B、C、D為氣體(其中A為黃綠色氣體),E、F為固體,G在通常狀況下位液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反應條件略去)。
(1)寫出A和G的化學式:A_________G___________
(2)寫出D和C反應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C的水溶液和F的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實驗題(本題包括2小題,每空2分,共16分)
3、(8分)進行鈉與誰反應的實驗,實驗現象歸納也下表中。為了解釋這些現象,青蔥“供選擇的理由”欄中,選擇適合的字母代號填入對應的空格中。
序號
實驗現象
答案
供選擇的理由
(1)
小刀能切割鈉塊
A有堿(NaOH)生成
B鈉密度小于誰的密度,鈉球表面生成氣體速率不同
C鈉硬度較小
D鈉的熔點較低,發生放熱反應
(2)
鈉溶液化成閃亮的小球
(3)
鈉球浮在水面上,四處游動
(4)
水中酚酞變紅色
32、(8分)已知某燃料含有碳、頃、氧三種元素。為了測定這種燃料中碳和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可將此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氣中燃燒,并把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如圖所示的裝置,得到如下表所列的實驗數據(假設產生的氣體完全被吸收):
試驗前
試驗后
(干燥劑+U形管)的質量
101.1g
103.8g
(NaOH溶液+廣口瓶)的質量
312.0g
316.4g
根據實驗數據填空:
(1) 實驗完畢后,生成物中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g
(2) 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mol
(3) 此燃料分子中碳原子與氫原子的個數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
(4) 進一步實驗測定,這種燃料的每個分子中含有一個氧原子,則結構簡式為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6363.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