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2013年1月28日上午8:30-10:30 滿分:100分)
說明: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座號填寫在試卷指定位置。
2.答案寫在各題指定的答題處。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Cu 64
第Ⅰ卷( 共48分)
一、(本題包括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說法,你認為無科學性錯誤的是( )
A. CO2可以滅火,所以鎂條著火時可用CO2滅火
B. 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劑才能提取Br2
C. 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所以常溫下不可能發生氮的固定
D. 碘遇淀粉變藍,所以可用米湯檢驗含碘鹽中的碘酸鉀(KIO3)
2.溴單質與氯氣的性質相似。在探究溴單質的性質時,其基本程序應該是( )
A.觀察溴的外觀→預測溴的化學性質→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分析、解釋,得出結論
B.觀察溴的外觀→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分析、解釋,得出結論
C.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分析、解釋,得出結論
D.預測溴的性質→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分析、解釋,得出結論→觀察溴的外觀
3.下列氣體中,既能用濃硫酸干燥又能用堿石灰干燥的是( )
A. O2 B.SO2 C.NH3 D.Cl2
4 .下列有關試劑的保存方法,錯誤的是( )
A.濃硝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并放置在陰涼處
B.少量的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應保存在棕色細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無色玻璃試劑瓶中
5.Na2O、NaOH、 Na2CO3可 按某種標準劃為同一類物質,下列分類標準正確的是( )
① 鈉的化合物;② 能與硝酸反應的物質;③;④細分為:堿性氧化物、堿、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某溶液中存在較多的OH-、K+、CO32-,該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a2+ C.SO42- D.NH4+
7.鑒別NaCl、NaBr、NaI 三種溶液可以選用的試劑是( )
A.氯水、CCl4 B.淀粉溶液 C.溴水 D.碘水
8.下列物質不能用單質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a2O2B.FeCl3C.NO2D.SO2
9.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板:Fe3++Cu === Cu2+ +Fe2+
B.氯氣跟水反應:Cl2 + H2O === 2H+ + Cl- + ClO-
C.鐵與 稀硫酸反應:2Fe+6H+ === 2Fe3++3H2↑
D.NaHCO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OH-+ HCO3-=== CO32- + H2O
10.下列實驗現象,與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號內物質)沒有關系的是( )
A. 將NaHCO3固體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無色氣泡(H+)
B. 將紅色布條放入新制的氯水中,布條退色(HCl)
C. 將SO2通入新制的氯水中,溶液退色(Cl2)
D. 將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產生(Cl-)
11.除 去下列溶液中的雜質(括號內是雜質)所用試劑不正確的是( )
A.NO(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HCl ):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12.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下圖中所示的實驗方法、裝置或操作完全正確的是( )
已知:氯氣不溶于飽和食鹽水
13.下列溶液中的Cl-濃度與100 L 0.1 ol∙L−1 gCl2溶液中的Cl-濃度相等的是( )
A.200 L 0.1 ol∙L−1 KCl溶液 B. 50 L 0.2 ol∙L−1 CaCl2溶液
C.150 L 0.2 ol∙L−1 NaCl溶液 D. 25L 0.15 ol∙L−1 AlCl3溶液
14.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 確的是( )
A. 常溫常壓下,48 g O2和48 g O3 含有的氧原子數均為3NA
B.1 ol∙L−1 NaCl溶液中含有Na+的個數為NA
C.22.4L N2所含分子數為NA
D.標準狀況下,22.4 L的水中含有NA個H2O分子
15.下列顏色變化不是因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的是( )
A. 無色的NO在空氣中變紅棕色
B.向紅墨水中投入活性炭,紅色消失
C. 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退色,加熱后又恢復原色
D. 足量銅與一定體積的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顏色由深變淺
16.等物質的量的CH4和NH3相比較,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個數之比為5:4 B.氫原子個數之比為4:3
C.分子個數之比為16:17 D.質量比為16: 17
17.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含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B.陽離子只有氧化性,陰離子只有還原性
C.失電子越多,還原性越強
D.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不一定能發生
18.某;瘜W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做實驗,按 照左圖連接好線路發現小燈泡不亮,按照右圖連接好線路發現小燈泡會亮,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NaCl固體是非
B.NaCl在水中能電離出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
C.NaCl能使溶液中的水電離出大量的離子
D.NaCl溶液是電解質
19.下列塊狀單質在常溫時,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濃硝酸的是( )
A.C B.Ag C.Pt D.Fe
20.泡沫滅火器內裝的藥液之一是飽和NaHCO3溶液,而不選用更廉價的飽和Na2CO3溶液。其原因是( )
①NaHCO3比Na2CO3穩定,便于長期保存
②NaHCO3與酸反應產生氣泡比Na2CO3快
③質量相同的兩種鈉鹽,NaHCO3與足量酸反應產生CO2氣體多
④產生相同質量的CO2,消耗的酸量NaHCO3比Na2CO3少
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21.下列過程涉及的是( )
①制漂白粉 ②工業制硝酸 ③海水提鎂 ④過氧化鈉作供氧劑
⑤合成氨 ⑥酸雨的形成 ⑦石灰巖溶洞或石筍的形成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⑦
22.下列實驗所推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向漂白粉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無味氣體產生,則說明漂白粉已變質
B.用丁達爾現象可鑒別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
C.溶液里加入鹽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的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成,則說明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
D.溶液 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含有Cl-
23.A、B、C、D均為中學常見物質且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下圖
所示(反應條件已經略去): 。以下推斷不正確的是( )
A.若A為溶于CS2的淡黃色固體單質,且D為強酸,則B通常用品紅試劑來檢驗。
B.若A為噴泉實驗常用的氣體且其水溶液呈堿性,則D能與A反應制化肥
C.若C為溫室氣體,則A與C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B
D.若B、C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光化學煙霧等,則A不可能是單質
2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0.1ol CuSO4•5H2O晶體加入到100 L水中,該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1 ol∙L−1
B.一定體積的濃硫酸(其中含0.2ol H2SO4)與足量的銅共熱反應,生成SO2氣體0.1ol
C.將34.2 g Al2(SO4)3溶于水配成100 L溶液[Al2(SO4)3的相對質量為342],取出10 L該溶液中Al3+濃度為1 ol∙L−1
D.KCl溶液的密度為1.174 g•c−3,物質的量濃度為4.0 ol∙L−1,則此溶液中KCl的質
量分數為
第Ⅱ卷(共52分)
二、與簡答(22分)
25.(4分)下列實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含有SO42-
B. 用加熱法除去碘單質中的氯化銨
C. 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D. 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Cl2,使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或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
26.(8分)有下列物質:氧氣、濃硫酸、二氧化硫、硫化氫、銅片、鈉、焦炭、氨氣
請選擇合適的物質,并回答有關問題:
(1)單質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有氣體生成、溶液變紅,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
式:
(2)二氧化硫表現氧化性的實驗,選擇的試劑應是二氧化硫和
(3)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退色的酸性氧化物為
(4)兩種物質間反應,生成的兩種氣體均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發生催化氧化(制硝酸其中的一步)的化學方程式
27. (10分)已知A、B、C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單質, A為是生產、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金屬單質,室溫下B是黃綠色氣體,C為無色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
請回答以下問題:
(1)A、B、C分別是什么物質:A是 ,B是 ,C是,F是 (填化學式)
(2)寫出A和B生成D的化學方程式: ,向D溶液中加
入 溶液可看到溶液變血紅色。
(3)寫出F溶液中加入B的離子方程式:
三、實驗與探究(22分)
28.(11分)某中學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以下裝置制取并探究氨氣的性質。
(1)A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2)A裝置還可用于制取氣體 (只填一種)
(3)若有21.4gNH4Cl固體,最多可制取NH3(標準狀況)的體積是 L (NH4C1的摩爾質量為53.5g•ol-1)。
(4)實驗室收集氨氣的方法是
(5)C、D裝置中顏色會發生變化的是 (填“C”或“D”)
(6)當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擠壓E裝置中的膠頭滴管,滴入1-2滴濃鹽酸,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7)為防止過量氨氣造成空氣污染,需要在上述裝置的末端增加一個尾氣處理裝置,合適的裝置是 (填“F”或“G”)。
(8)生石灰與水作用放出熱量。實驗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濃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氣。你認為生石灰可用下列 物質代替(填序號)。
A.堿石灰(NaOH和CaO的固體混合物) B.NaOH 固體
C.硫酸溶液 D.石灰石(含CaCO3)
29.(11分)現用18.4 ol•L-1的濃硫酸來配制50 0L 0.2 ol•L-1的稀硫酸,可供選擇的儀器有:①玻璃棒 ②燒杯 ③膠頭滴管 ④量筒 ⑤托盤天平
(1)上述儀器在配制過程中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除上述儀器外,尚缺最重要的儀器是 。
(2)計算所需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_______ L(保留1位小數)。
(3)實驗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制時,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①量取 ②計算 ③稀釋 ④搖勻 ⑤轉移 ⑥洗滌 ⑦定容 ⑧冷卻。其正確的操作順序
為:②→①→③→____ →____→____→____→④(填序號)
(5)在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濃度偏低的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定容時,仰視刻度線。
②未冷卻至室溫就轉移到容量瓶中。
③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餾水。
④未洗滌稀釋濃硫酸時用過的燒杯和玻璃棒。
⑤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又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四、計算與分析(8分)
30. 把19.2 g 的Cu放入500L 2 ol∙L−1稀硝酸中,充分反應,Cu完全溶解。求:
(1)寫出Cu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轉移電子數目為 (用含NA的式子表示);
(3)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比為 。
(4)反應后溶液中C(H+)為 (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普通高中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三明一、二中聯 合考試高一化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BAADBCACDBCA
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CABCDBBAB CDD
注明:方程式未配平、條件未寫、氣標號等扣1分;
25.(共4分)A、D (少選給一半,多選不給分,一個2分)
26.(共8分)
(1)2Na +2H2O ===2Na+ + 2OH- + H2 ↑ (2分)
(2)硫化氫(H2S ) (1分)
(3)二氧化硫(SO2 ) (1分)
△
(4)C+2H2SO4(濃) 2SO2↑+CO2↑+2 H2O(2分)(“濃”字未寫扣1分)
(5) 4NH3+5O2 4NO+6H2O (2分)
27.(共10分)
(1)Fe Cl2 H 2 FeCl2 (各1分)
(2)2Fe + 3Cl2 2FeCl3 (2分) KSCN或硫氰酸鉀(2分)
(3)Cl2 +2Fe2+ = 2Cl- + 2Fe3+(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1458.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