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遼寧省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遼寧省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考試時間:90分鐘 考試分數:100分試卷說明:試卷共Ⅱ部分:第一部分:客觀題(1-30題 60分)第二部分:主觀題(31-32題 40分)。第Ⅰ卷(客觀題 共60分)下圖為“北半球某陸地局部圖”,其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米,L為河流,ab線為經線。據此回答1一2題。1.若X數值為500 米, 則沿上圖中經線的地形剖面圖,是下圖中的 A.A B.B C.C D.D2.圖中,P點地表水的流向是A.北方 B.南方 C.東方 D.西方右圖所示為某時刻晝半球側視圖,OM為赤道,回答3-5題。3.該日,太陽直射在A.赤道上B.北緯20°緯線上C.南緯20°緯線上 D.北回歸線上圖中A.北半球各地晝長達全年最大值 B.M地晝短夜長C.E地以北晝長24小時D.F地出現極晝現象圖中各地地方時A.E地為0時 B.O地為18時C.M地為24時D.F地為6時6.圖中所示天氣系統是A.北半球鋒面氣旋 B.北半球冷鋒 C.南半球鋒面氣旋 D.南半球暖鋒7.圖中各點天氣狀況可能處于陰雨天氣的是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 D.②③讀長江全年補給水源示意圖,回答8—9題。8.讀圖判斷長江補給水源A.b是雨水補給,a是冰雪融水補給 B.a是地下水補給,c是冰雪融水補給C.a是雨水補給,b是冰雪融水補給 D.a是冰雪融水補給,c是地下水補給9.圖中顯示冬季b項很少,其原因是A.雨季結束,降水較少 B.氣溫較低,冰雪不會融化C.地下水位較低,無法補給河流 D.農業灌溉減少,下滲減少洋流是海水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流動,對全球的熱量平衡起著重要作用。讀圖回答10—11題。10.若經緯示意圖中粗實線為洋流,箭頭表示洋流流向,則關于圖中洋流說法正確的是A.①洋流流向正北B.該大洋環流可能出現在北太平洋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亞西岸D.該大洋環流中只有一支為寒流11.若圖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強度變大的年份,則熱帶太平洋A.東部沿岸易出現洪澇災害B.東部秘魯漁場會大幅度減產C.西部沿岸易出現洪澇災害D.西部沿岸臺風次數減少天山大峽谷由紅褐色的巨大山體群組成。這里山體高大,山坡陡峭,峽谷細長,山體由紅色巖石和粗砂礫石組成。谷內山體陡峭險峻,奇峰異石,千姿百態。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下圖為巖石轉化圖,讀圖回答下面12—13題12.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A.冰川侵蝕 B.風力侵蝕 C.流水侵蝕 D.海水侵蝕13.據圖文資料,判定該峽谷主要巖石為A.甲 B.乙 C.丙 D.丁讀 “自然地帶與水熱條件關系”圖,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帶R為年輻射差額,即熱量收入;R/Lr為干燥指數(多年平均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指數越大,表示越干燥。,讀圖回答14—15題。14.關于圖中自然帶的描述,正確的是A.A-B-C-D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山地垂直自然帶變化B.A-B-C-D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水分條件的差異C.C-F-G-H自然帶的更替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自然帶變化D.C-F-G-H自然帶的更替主要體現了熱量條件的差異15.圖中E自然帶是A.熱帶雨林帶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C.熱帶荒漠帶   D.熱帶草原帶人口負擔系數=(14歲以下人口數+65歲及其以上人口數)/(15—64歲人口數)×100%。下圖為中國、日本和韓國人口負擔系數百年比較圖。讀圖回答16~17題。[][]16.三個國家人口負擔系數小于50%的持續時間大約都為.20年左右 ?B.40年左右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人口負擔系數小于50%時被稱為“人口機會窗口期”或“人口紅利期”,其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是A.人口老齡化加劇,阻礙社會經濟發展B.生育率迅速上升,減輕老齡化現象C.住房條件差,社會不安定,環境污染嚴重D.勞動力供給充足,社會負擔相對較輕,利于社會經濟發展18.表示土地成本、運費、勞動力成本的曲線依次是A、a、b、c B、b、a、c C、c、b、a D、c、a、b19.綜合考慮土地、運輸、勞動力成本,該工業部門應布局在A、① B、② C、③ D、④20.從主導因素看,該工業部門最可能是A、服裝廠 B、制糖廠 C、乳制品廠 D、煉鋁廠讀下圖,完成21—22題21.城市的興起和農業經濟關系最密切的是 A.休斯敦 B.巴格達 C.布宜諾斯艾利斯 D.開普敦[]22.①②③④四地農業地域類型相同的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城市空間分布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其發展演變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讀某城市空間分布不同階段的發展演變模式圖,回答23—24題23.四個階段按時間的發展演變順序,正確的是A.? B.C.? D.24.發展階段表明A.階段以農業城市B.階段區域以小城鎮為主,C.階段D.階段“最短時間距離”是指某鐵路站點與其他鐵路站點之間列車運行的最短時間之和,單位為百小時(100h)。一般可用來表示鐵路交通通達性。下圖示意中國鐵路站點“最短時間距離”等值線分布。讀圖完成25—26題25.鐵路交通通達度最好與最差的站點分別是A.北京、福州 B.廣州、烏魯木齊C.蘭州、哈爾濱 D.鄭州、拉薩26.我國高速鐵路的發展,圖中等值線的變化趨勢是A.數值變大 B.數值變小 C.變得密集 D.無任何變化冰川是一種具有一定形狀和運動著的,較長時間存在于地球寒冷地區的天然冰體,由多年降雪不斷積累壓固形成的。近年來,珠峰地區的冰川強烈消融。下圖是1921年和2007年喜馬拉雅山地區的絨布冰川對比圖,讀圖回答27—28題。27..喜馬拉雅地區冰川面積大幅縮減的原因有①臭氧減少紫外線增強 ②農業生產發展大量引水灌溉③溫室氣體大量排放 ④過度砍伐森林 ⑤酸性氣體的大量排放導致酸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28.隨著喜馬拉雅山冰川的大量消融,下列現象可能出現的是A.三江源濕地面積先增后減 B.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C.全球淡水資源不斷增多 D.南亞各國的糧食產量不斷提高讀某區域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完成下面29—30題.29.甲、乙兩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A.80 mm B.190 mmC.3l0 mm D.430 mm.甲處附近等降水量線密集的原因是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氣流抬升作用明顯C.冷暖氣團頻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蓋率高第Ⅱ卷(主觀題 共40分)31 . ( 20 分)根據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下圖為某國簡圖:[]材料二 圖示國家以咖啡出口為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咖啡樹最理想的種植條件為:氣溫介于15~25°C之間的溫暖氣候,年降雨量達 1 500—— 2 000 毫米.此外還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高度為 500——2000米.材料三 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魚類(鯊魚、箭魚和大海鰱)的淡水湖。當地印第安人稱之為科西沃爾卡湖.意為“淡水海”.湖水由 40 多條大小河流補給,湖水通過圣胡安河.向東南注入加勒比海。(1)說出尼加拉瓜湖水位季節變化規律.并分析水位變化規律與氣壓帶、風帶的關系.(6 分)(2)說出該國最適宜咖啡種植的地區,并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 8 分)(3)結合所學知識和圖文資料.從內力作用及水循環的角度解釋尼加拉瓜湖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洋魚類的淡水湖的原因。(6 分)( 20分)根據圖文材料,回答問題。經政府大力扶植,重慶梁灘河流域養殖業從 20世紀 90 年代初興起.成為該市重要的畜禽生產基地: 90 年代中后期以來.流域水質惡化.很快變成了一條散發著惡臭的“黑河”.其中養殖污染嚴重是導致梁灘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從 2009 年開始啟動了全面的治理工程,其中.針對養殖污染嚴重問題,有學者提出發展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1)說出梁灘河流域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4 分) (2)從社會經濟方面簡述梁灘河流域成為畜禽生產基地的優勢。( 6 分) (3)說出該地區發展沼氣的優勢 ,并分析該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優點。( 10分) 期末考試地理答案Ⅰ選擇題:1—5: CABCA 6—10:AACBC 11—15:CCACD 16—20:BDDBA 21—25:BDCBD 26—30:BCAABⅡ非選擇題:31.(20分) (1)尼加拉瓜湖水位隨著濕季、干季的交替而變化,夏半年濕季水位高,冬半年干季水位低。(2分)夏季氣壓帶和風帶北移,該地區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多,湖泊水位高;(2分)冬季氣壓帶和風帶南移,該地區受信風帶控制,降水少,湖泊水位低。(2分)(共6分)(2)在該國的北部和中部地區,(2分)大部分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區,溫度、水分條件適宜;(2分)海拔高度適宜,排水便利;(2分)附近火山活動頻繁,帶來肥沃的火山灰土。(2分)(共8分)(3)該湖原為太平洋的一個海灣,(2分)火山噴發的巖漿流入海灣冷凝與海洋隔離,形成湖泊。(2分)該地區降水豐富,四周不斷有河流補給,湖水逐漸淡化,又有河流與海洋相連,成為外流湖。海灣中的魚類逐漸適應水體的淡化,因而尼加拉瓜湖成為唯一有海洋魚類的淡水湖。(2分)(共6分)遼寧省新民市第一高級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01033.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