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人:姚 瑤 審核人:吳權威)一、選擇題(共5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個正確答案)讀甲、乙、丙三個國家的輪廓圖,回答~題。.關于甲、乙、丙三國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國土全部位于南半球B.都分布有熱帶沙漠景觀 C.人口密集區都位于國土的東南部 D.都是所在大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關于三國進出口貿易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出口鈾礦 B.都出口小麥 C.都進口石油 D.都進口熱帶經濟作物.關于三國概況說法錯誤的是 A.甲國有豐富的鐵礦資源 B.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 C.丙國是世界著名的黃金生產國 D.丙國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生產國在德國和日本,隨處可見廠房這就是太陽能屋頂。風和日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入電網;傍晚人們下班時,再使用從電網購買的電。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預計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電來自太陽能。據此回答—6題。.上海的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高于德國和日本,是由于 A.地勢高,空氣稀薄 B.河湖縱橫,太陽有效輻射強 C.地面裸露,比熱容小 D.緯度偏低,晴日多.上海積極推廣 A.酸雨危害嚴重B.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C.太陽能資源清潔、可再生、能量集中D.人口密集經濟發達,能源消耗大上海的太陽能電力主要用于 A.生產消費 B.生活消費 C.運輸消費 D.娛樂消費.有關圖中兩山脈附近地區自然地理要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兩山脈都處于板塊碰撞地帶 B.甲山脈西坡降水量大于東坡,乙山脈東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甲、乙兩山脈的西側都有地中海氣候分布 D.甲、乙兩山脈以東的河流汛期均出現在5~10月.有關①、②兩地所在國家的正確敘述是.兩國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B.兩國都屬于發展中國家 ①地所在國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D.②地所在日本自2世紀50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戰2005年上半年,日本貿易盈余比上半年30 8%,而所得的海外投資收23 7%。日本的對外經濟結構已經從商品輸出為主向~9.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與其他大洲的距離較近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實現河海聯運 C.太平洋沿岸航線被稱為海上生命線D.日本工業原燃料和工業產品依賴于國際市場.日本許多汽車行業的知名企業紛紛到美國投資建廠,是因為美國 A.國土遼闊,資源豐富B.經濟發達,汽車市場廣闊 C.生產成本低,規模效益大 D.汽車生產技術落后于日本.近年來,日本在中國的海外投資比重不斷上升,中國的區域優勢表現在 A.勞動力與土地成本較低,潛在市場廣B.石油資源豐富,為工業生產提供充足能源 C.科技力量雄厚,工業地域組合優良D. 正值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有利時機.日本的大城市多為港口城市,這說明 A.城市的繁榮依賴于交通運輸的發展 B.港灣水深的沿岸地勢平坦開闊,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 C.沿海地區更適宜人們的居 D.港口的建設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從而擴大城市規模.有關英國、日本在地理方面的正確敘述是 A.兩國都是由四個大的島嶼組成 B.兩國都是處在北緯40°一60的島嶼 C.兩國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 D.英國能源豐富,日本礦產資源貧乏讀世界某區域某氣象受害發生頻率等值線圖數字越大表示頻率越大,回答-16題。.該自然災害最可能是 A.颶風 B.臺風 C.風暴 D.寒潮.有關該自然災害的正確說法是 .主要發生在冬季B.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一種形式C.主要由海底地震引起的D.該災害中心天氣是狂風暴雨.有關圖示區域的正確 A.是溝通東亞和北非的航線B.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區 C.冬季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D.有世界著名漁場.讀下,完成上圖示意的四個城市中,某氣候特點與下表統計數據相符的是 A.①城市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市.在圖中②城市南部的廣闊海域,為世界著名的漁場,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 A.冷海水上泛而致 B.位于密度流海區 C.沿岸大量河水注入 D.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甲國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擁有的 A.領海范圍為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范圍為領海的5倍 C.領海范圍為12海里D.專屬經濟22.甲國附近海域污染嚴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A.海洋航線上的油輪 B.大陸架上的石油鉆井 C.港口工業區的廢棄物 D.被污染的河水.關于圖中甲、乙兩地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為主 B.地處不同的火山地震帶附近 C.氣候都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D.甲地以黑色人種為主.飛機從甲地飛往乙地,最近的飛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B.先向東北,后向東南 C.一直向西飛行 D.先向北,后向南飛行.影響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最主要條件是 A.土壤肥沃 B。雨熱同期C.地形平坦 D.灌溉水源二、綜合分析題(共100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簡述北海與南海的資源優勢與存在的環境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分析南海沿岸多發地質災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農業區位選擇的角度,指出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盛產天然橡膠的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980年前后,泰國、馬來西2002年三國人均710、3540、2030美元,該指標差距,說明馬來西亞天然橡膠產量的變化及其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比利時、荷蘭、挪威從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進口橡膠,請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簡述北海沿岸的氣候特點及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閱讀材料并結下回答。2005年7月底,印度孟買地區經歷了一次歷史上最大的降程,死亡人數突破1000人。災民達2000多萬。經濟損lO0億美元。孟買市1/3地區已完全癱瘓。圖中字母代表孟買的是,該市所在地區水旱災害頻繁,試分析其原因。 _____ _____ 33.圖中陰影部分代表的是(農作物)分布區。評價印度發展這種農作物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孟買的交通壓力、通訊、社會服務和貧民窟激增等嚴重問題,是其難以經受暴雨考驗的重要原因,針對由暴雨而引發的城市病,談談提高城市防災能力應重點關注哪些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將孟買打造成一個像中國上海那樣的國際大都市是印度人的夢想,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比分析兩大城市共同的區位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讀圖,并閱讀相關資料,答有關問題。 以色列面積.49萬平方千米,50%以上的領土為沙漠。鹽堿地面積廣大,農業以種植業尤為發達。該國有一種智能節水壓力系統,這種系統不但可以通過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將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時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以達到最佳效果,整個過程由計算機控制。寫出圖中A海區突出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其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世紀70年代,在B河興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壩,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水庫。大壩建成后,帶影響可能有(多項選擇)。 A.得到發電、灌溉、航運、旅游等綜合效益 B.有效防止河流游的洪水泛濫 C.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斷擴大 D.泥沙淤積,使水庫庫容量下降以色列所在的西亞地區沙漠廣布,與我國西北地區的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自然條件考慮,以色列發展農業生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該國家發展農業的經驗對我國西北地區農業的發展有什么借鑒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讀俄羅斯和日本工業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3分)[來源:學優高考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83752.html

相關閱讀: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