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天津市五區縣—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天津市五區縣—2018年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 理 試 題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測試時間為90分鐘。注意事項:1.請考生將第I卷每小題答案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1~25)的答案標號涂黑。2.請考生將第II卷答案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寫在試卷上。3.交卷時只交第II卷和答題卡。第I卷(選擇題,共50分)(本卷共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北京時間8月12日20時,深圳大運會開幕式在深圳灣體育館隆重開幕。完成1~2題。1.在約翰內斯堡(東二區)的中國留學生小明準時收看了這一盛典.開幕式開始時.他所在地的區時應是( )A.12日2時 B.13日2時 C.12日14時 D.11日14時2.大運會開幕式當天,下列有關圖中四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最后看到日出的是北京 B.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是莫斯科 C.自轉線速度最小的是里約熱內盧 D.該日白晝時間最長的是新加坡讀某大洋局部環流示意圖,完成3—4題。3.如果該海域完全位于東半球,那么該洋流所位于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4.與圖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A.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小B.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C.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大D.氣溫較低,空氣濕度較小5.下列四幅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中與天津白晝時間最短的時刻相一致的是( )A.aB.bC.cD.d 下面是大陸東部、內陸、西部風向和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6~8題。6.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冬、夏季風向相反的原因是( )A.洋流的影響B.緯度位置的影響C.海陸位置的影響D.地形的影響7.有關甲、乙兩地氣候類型和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都是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②都是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是農業生產的限制性資源③甲地是熱帶季風氣候,乙地是熱帶沙漠氣候④高溫多雨是甲地農業生產的優勢,干旱少雨是乙地農業生產的劣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當大陸內部④處出現強大冷性高壓時( )A.圖中①處盛行偏南風,②處盛行西風B.圖中①處盛行偏北風,②處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C.圖中①處盛行偏南風,②處東北信風控制D.圖中①處盛行偏北風,②處西風控制9.下圖為“某地氣溫和降水扇形百分比圖”,則其氣候類型為( )A.溫帶季風氣候B.溫帶海洋性氣候C.亞熱帶季風氣候D.溫帶大陸性氣候下圖為“黃河干流部分河段水質狀況圖”(1類為優質水)。讀圖,回答10~12題。10.根據圖中所示信息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水質由好到差的排列順序是烏海、包頭、呼和浩特B.包頭以上河段比以下河段水質差C.高緯地區比低緯地區水質好D.河渠越多,水質越好11.關于a附近河段水質差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①靠近工業發達區,污染嚴重②航運發達,油污排放多③河渠多,引水量大④城市人口密集,排污量大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12.甲、乙兩地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A.兩地都以土地荒漠化為主B.甲地以土地荒漠化為主,乙地以水土流失為主C.兩地都以水土流失為主D.甲地以水土流失為主,乙地以土地荒漠化為主讀我國東部某地區圖,完成13~14題。13.圖示區域水災多發的自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支流眾多B.河道彎曲C.降水集中D.山高谷深14.影響該地區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河流②氣候③植被④地形中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敦煌許多文物雖經歷千余年仍然保存比較完好,但是科學家最近一些年考察發現敦煌壁畫半數以上正患上難以治愈的“癌癥”(壁畫和彩塑褪色、龜裂、變形、脫落等),而且災難還在繼續蔓延。讀敦煌位置和氣候資料圖(右下圖),回答15~16題。15.判斷下列表述不能說明敦煌許多文物經歷千余年保存比較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是( )A.該地地處內陸B.年降水量少C.敦煌文物堅固D.氣候干旱,風沙埋沒16.敦煌壁畫半數以上正患上難以治愈的“癌癥”,其受嚴重破壞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蝕B.風化和風蝕C.冰川侵蝕D.水的溶蝕 讀我國某地農村勞動力不同年齡段的遷移率(注:遷移率是指一定地區一定時期遷入遷出人口之和占該時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狀圖,完成17~18題。17.圖中數據顯示1990至2010年間該地( )A.農村勞動力的遷移率先下降后上升B.農村勞動力遷移人口以30~39歲年齡段為主C.農村女性勞動力遷移率高于農村男性勞動力D.農村勞動力各年齡段人口遷移率均呈上升趨勢18.對我國農村勞動力遷移率變化影響最小的因素是( )A.宗教B.交通C.收入D.性別讀“江南丘陵某縣農村生活用能構成圖(圖甲)”及“該縣農村秸稈利用方式比例圖(圖乙)”,回答19~20題。19.該縣農村這種生活用能構成狀況可能帶來的嚴重生態問題是( )A.土地鹽堿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大氣污染20.關于該縣農村秸稈利用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方式多樣化,科學合理B.主要用于還田,提高土壤肥力C.直接作為生活燃料,燃燒效率高D.利用不充分,浪費嚴重一個城市制造業就業密度與服務業就業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下圖示意我國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隨距市中心距離遠近的分布曲線,讀圖完成21~22題。21.與R值的最大值出現在近郊區關系最小的因素是( )A.環境B.地租C.交通D.技術22.與2000年相比,2010年該特大城市( )A.制造業就業密度增加B.服務業就業人數減少C.制造業比重上升D.服務業比重上升 地形、氣候、河流相互影響和制約,下圖為某區域地形和地質構造、湖泊蓄水情況圖。讀圖回答23~25題。23.關于該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位于北半球,屬溫帶海洋氣候B.河谷是地塹,中間巖層垂直下降C.位于南半球,屬地中海氣候D.Q湖深度的變化,南側大于北側24.關于甲河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部分河段有結冰期和凌汛期現象發生B.七月,Q湖的湖面大、湖水深C.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D.是中緯西風帶,冬季盛行西南風25.下列湖泊示意圖中,最能反映上圖中P湖泊與其入湖河流間的水體運動聯系方式的是(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26.(12分)下圖為日本及其周邊地區示意圖。圖中虛線表示晨線,此刻北京時間3:40,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示時刻,P地太陽高度為 ;該日Q地晝長為 。(2分)(2)試比較圖示季節P、Q兩地降水差異,并說明理由。(6分)(3)試分析富士山地區樹種較日本其他山區豐富的原因。(4分)27.(18分)讀某島嶼等高線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分析判斷甲、乙、丙、丁四個聚落中,哪個人口規模最小,并說明理由。(4分)(2)若要在甲、乙兩城市之間修建一條道路,請在圖中畫出你認為最合理的線路,并說明理由。(6分)(3)說明該島嶼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并根據大氣環流相關知識分析其原因。(8分)28.(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2001—2007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變化圖。材料二:近年來,世界上越來越重視風電發展,我國已把風力發電作為新能源開發的重點,并制定了長期發展計劃,在十幾個省區規劃建設風電場,其中上海、福建和內蒙古等地是重點開發地區。下圖為我國風能資源分布情況:材料三:北京時間11月1日5時58分,“神八”飛船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11月3日1時36分“神八”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標志著我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建立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發射中心外,我國還將在海南文昌建設完成我國第四個航天發射中心,預計建成并投入使用。(1)閱讀材料一,概括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變化情況。(4分)(2)根據材料二,試分析我國將上海、福建等地作為風力發電重點開發地區的原因。(4分)(3)與酒泉發射中心比較,分析文昌在航天發射方面的突出優勢。(2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共12分)(1)0°(1) 14 (1分)(2)P(3)緯度較低,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熱、水條件好;(2分) 山地海拔較高,相對高度大,垂直分異明顯。(2分)27.(共18分)(1)丙(2分)地處山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因而人口較少。(2分)(2)畫圖略(2分);理由:沿等高線修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且工程難度。2分);連接更多的居民點,帶動沿線經濟發展(2分)28.(共10分)(1)從2001年到2007年,我國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均持續增長(2分),但能源生產量始終低于能源消費量(1分),而且能源缺口(生產和消費的差值)逐年擴大。(1分)(2)上海、福建等地:地處沿海,風能資源豐富;人口稠密,工業生產能耗大,需求量大;科技發達,經濟水平高,利于開發風能資源;風能為清潔能源,有利于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因果各1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2點給滿分,共4分)(3)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快,利于航天器發射,節省燃料;海上運輸方便,可以運輸大型火箭;四面環海,發射更安全。(每點1分,答出其中2點給滿分,共2分)天津市五區縣—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14983.html

相關閱讀: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