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A寶雞市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文科綜合地理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其中第42題為選考題,其它題為必考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50分鐘。2.考生一律將答案涂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44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如下圖n和n+4為兩個不同緯線的度數.讀圖完成1~2題.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等溫線的溫度①<②B.受乙系統影響甲地吹偏北風?C.甲地受洋流影響,降溫減濕?D.河口處右岸堆積作用明顯 2.有關圖示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A.A處河流的含沙量比B處大B.B處因流速慢常形成沖積扇?C.A處在開發中易產生水污染問題D.B處以下河段適宜發展航運和灌溉讀江蘇三大名石圖及相關材料,據此回答3~4題。?3.關于“江蘇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確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產物?B.都是內力作用的產物?C.形態都和流水作用有關?D.雨花石的形成與流水作用有關?4.從地殼物質循環角度來看,下列轉化可能實現的是()?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礫巖C.雨花石→昆石D.礫巖→昆石?讀甲、乙兩國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變化曲線圖,完成5~6題。??5.下列關于兩國人口發展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A.20世紀中期以來,甲國人口增長快于乙國?B.近些年來,乙國老年人口比重大于甲國?C.20世紀末,甲國人口增長模式已為“現代型”?D.乙國代表了大多數發達國家人口的增長情況?6.甲、乙兩國人口的變化可能產生的主要問題有()?A.甲國的社會負擔加重B.乙國的城市化進程減慢?C.甲國的勞動力豐富D.乙國的城市大多出現逆城市化現象根據圖文資料,回答7—9題7.甲國發展經濟的合理措施有?A.利用海峽位置,發展造船業和航運業B.利用濕熱的氣候資源,發展水稻種植業?C.利用各類土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農業D.利用能源資源優勢,發展石油出口業?8.圖中乙所在地不屬于?A.美洲板塊B.北美洲C.南美洲D.拉丁美洲?9.某船從甲國附近海峽經過時正好是北京時間12時,此時乙國區時大約為A. 23時 B. 12時 C. 6時 D. 18時讀我國某地區農業用地分布圖,回答10~11題。??10.有關圖示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A地所在省區以盆地、平原地形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B.圖中A地所在省區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地勢西高東低?C.A→B→C,年降水量逐漸減小?D.A→B→C,年降水量先減小后增大?11.下表表示C地所在省區南部某農村生活用能構成的變化,推測其有利于()???A.耕地面積增加B.外出務工人口增加?C.植被覆蓋率增加D.糧食單產提高?第Ⅱ卷(非選擇題56分)36.讀某地年等降水量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22分)(1)圖中甲處等降水量線密集的原因是什么?死海所在地區地形類型是什么?(6分)(2) 描述圖中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3)分析圖中海岸地區發展水果業的有利條件。(8分)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有利于果樹越冬;夏季高溫少雨,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積累。(3分)37、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能源強度亦稱單位產值能耗,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單位產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據能源強度的高低,對我國各地區進行區域劃分如下:材料二“"碳強度"是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強度位居全國第一。低碳經濟旨在通過不斷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逐步使經濟發展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的問題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結構和清潔能源開發問題。(1)描述低能源強度區域、高能源強度區域的分布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西省碳強度位居全國首位,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說一說我國要實現低碳經濟的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京正在建設大型太陽能發電站,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的社會經濟區位條件有哪些?請列舉三項。(9分)(1)低能源強度區域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高能源強度區域主要集中于我國西部地區。(2)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能源的使用效率低;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任答2點)(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清潔燃燒技術);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開發利用新能源);調整產業結構。(任答2點)A卷選擇題參考答案:1D 2 D 3 D 4 B 5C 6 A 7 A 8 C 9 A 10B 11C B卷選擇題參考答案:1B 2 B 3 D 4 B 5C 6A 7A 8C 9D 10D 11B 36題:(1)位于盛行西風的背風坡,區域降水變化大(3分),谷地(3分)(2)分布特征:由東南向西北增多(其余合理說法均可)(2分) 原因:自東向西受大西洋影響越強,降水越多(3分) 自南向北受西風帶控制時間越長,影響越大,降水越多(3分)(3)氣候夏季高溫少雨,日照充足,光照強,有利于糖分的積累(2分);冬季溫和多雨,有利于果樹生長越冬(2分);交通發達,有利于果品出口(2分);市場廣闊(2分)。(其余合理說法亦可得分)37題、(1)低能源強度區域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中能源強度區域主要集中在我國中部地區;高能源強度區域主要集中于我國西部地區。(6分)(2)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能源的使用效率低;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9分)(3)市場對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強;經濟基礎雄厚(資金充足);首都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點即可得9分)。42A旅游地理:窯洞參觀,故事講解,戲曲演藝,實景演出,拋繡球游戲,征婚,古今中外愛情故事展示,垂釣,游泳,照相;窯洞建筑講解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出5條即可得10分)。42B自然災害:地震發生時就地躲避;防止墜物砸傷;選擇物體結實,有支撐的,易于形成三角空間,開間小的地方;盡量蜷曲身體,降低重心,保護好頭部、眼睛,掩住口鼻。避開門窗,陽臺,走廊過道和電梯等死亡線。(不可跳樓,平時做好應急預案,建立家庭防震避震方案等。其余合理說法均可,答出4點得10分)42C環境保護:生產污染類: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和塑料薄膜污染土壤水體和農產品;鄉鎮企業和工廠遷移造成的污染下鄉;飼養禽畜造成水體和空氣(糞便)污染。生活污染類:生活廢水和垃圾的無序化處理。農村建設的城市垃圾掩埋場等。(其余合理說法均可,答出4條即可得10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陜西省寶雞市屆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074139.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