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綜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歷史、思想政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地理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兩部分,共4頁,滿分100分。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并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 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第I卷(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硬(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圖1為某設計師設計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圖。“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將地面蒸發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據此回答1——2題。圖2為內地芙知名體育服裝品牌發展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3一一4題.5.當地首要而迫切的生態建設任務是A.治理鹽漬化B.退耕還湖C.整治河流D.防治荒漠化6.據圖判斷當地主要的農產加工品是A.牛奶制品 B.青棵美酒C.水果罐頭 D.玉米食油【答案】5.D 6.A【解析】試題分析:7.圖示時期該省(市)人口總數A.持續上升 B.持續下降 C.先增后減 D.先減后增8.推斷圖示時期該省(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鎮房價增長快 B.經濟水平持續下降C.產業升級和轉移 D.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專業村是指某農村大部分農戶商品性地從事一種或多種相互關聯的生產或服務活動,從而使該活動的經濟總量(如產值)構成這個村經濟總量的主體。圖5為河南省四類典型專業村形成與發展因子圖。據此回答9——10題。9.重渡溝村發展的最優產業應是A.鄉村旅游 B.民俗文化C.家具制造 D.方便面業10.專業村比傳統農業村產品的商品率高,主要原因是專業村A.土地資源豐富 B.水利設施完善C.機械化水平高 D.特色產品質優表1顯示了我國某城市發展過程中土地利用類型結構變化情況。據此回答11——12題。11.據表1推斷,從1995年至2010年該城市的“熱島效應”A.增強 B.減弱 C.消失 D.面積縮小12.該城市發展中,最值得借鑒的成功做法是A.擴張城市用地規模 B.保護有限耕地資源C.重視園林綠地建設 D.增加道路建設用地【答案】11.B 12.C【解析】第II卷(共52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13.(2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烤煙對自然環境要求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長.在我國,烤煙一般3, 4月為育苗期,5-8月為生長期。云南省是我國優質烤煙生產基地。材料二:圖6是我國烤煙種植面積的省區分布圖。圖7為烤煙適宜生長土壤比重構成圖。(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從土壤和氣候兩方面說出烤煙適宜的種植環境。 (6分)(2)根據圖6,描述我國烤煙種植面積的主要變化特點。(10分)(3)以黑龍江省為例,分析該省大面積縮減烤煙種植面積的原因。(8分)【答案】(24分)(1)最適宜生長的土壤以酸性、微酸性土壤為主(2分);育苗期需氣溫(≥10℃)溫暖(2分),生長期水熱需求量大。(2分)14.(2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干燥度又稱干燥指數,是指潛在蒸發量(指一時段內植物的蒸騰與地面蒸發之和)與降水量之比。圖8為陜西省水系與干燥度分布圖。材料二:陜西省原煤儲量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4%和5%.圖9為2000年至2010年陜西省煤炭轉換變化圖。(1)根據圖8指出陜西省34°N以北地區地勢的主要特點,并說明判斷的理由。(4分)(2)根據圖8分析陜西省干燥度的空間特征及形成原因。(8分)(3)結合陜西省的位置,比較該省南部與北部地區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差異。(8分) (4)陜西省將進一步加大煤炭的轉換,對此你是否贊同?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8分)【解析】試題分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四川省綿陽市高中屆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試題(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01927.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