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北京市豐臺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練習(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豐臺區~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練習高 三 地 理2012.01一、選擇題(共45分):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圖1是民居景觀圖。讀圖,完成第1題。甲 乙 丙 圖11.圖中①甲、丙兩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相同 ②甲、丙兩地區的傳統民居都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 ③甲、丙兩地民居景觀反映了自然環境影響人類活動 ④傣族民居的變化主要反映了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 ⑤夏至日瑞典北部居民可見自己影子始終朝北的現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圖2是世界局部區域圖。讀圖,完成第2、3題。2.從北京看東京,方位與距離組合最接近 A.東南,2000千米 B.西北,2000千米 C.東南,5000千米 D.西北,5000千米3.圖中 A.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相距最近 B.A、B、C所表示的區域面積中C的面積最廣C.a、b、c、d四地中d地沒有發生過地震 D.E、F、G、H四地中F地沒有冰川分布北京時間9月29日21時16分,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圖3是“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升空當天某時光照圖。讀圖文資料,完成第4、5題。 4.圖中 A.德班(約30°S,31°E)為早4時 B.新加坡(約1°N,104°E)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自轉方向為順時針方向轉表1是我國某地連續三個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時刻(北京時間)。讀表,完成第6、7題。時間a月21日b月21日c月21日日出5:105:055:19日落19:0519:2019:156.從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間 A.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B.該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增大C.該地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在c月 D.該地晝長夜短且晝逐漸變短7.許多地理現象的出現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下列現象不是出現在b月的是 A.江淮地區適逢梅雨季節 B.非洲草原上的角馬大規模南遷C.華北平原正在收割小麥 D.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域風大浪高圖4是昆明準靜止鋒示意圖。讀圖,完成第8題。 圖48.從圖可知A.剖面圖是沿東西方向繪制的 B.昆明冬季多晴朗溫暖天氣C.云貴高原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 D.昆明與貴陽冬季多冷濕天氣9.《水經注》中有一段關于三峽地區古代土著“祈雨”的記載:“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燼,下移淵中,尋即降雨!薄皩ぜ唇涤辍钡摹捌碛辍鄙裥N含的某種科學道理對應下圖中 10. 圖5為太行山區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與海拔關系示意圖,圖中 A.降水最多的地區,海拔高度約300米 B.揭示的降水規律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交通運輸方式以鐵路運輸為主 D.標注“鐵路”處的鐵路線是隴海線圖6示意我國某地景觀。讀圖,完成第11、12題。 11.圖中A.處向斜槽部受擠壓,物質堅硬不易被侵蝕而成山嶺B.處巖層的斷裂和錯位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C.處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沖積扇D.處巖層發生傾斜是內力作用的結果12.根據圖示信息,推斷該地區最可能位于 A.天山 B.武夷山 C.祁連山 D.太行山圖7是水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類巖石。讀圖,完成第13~15題。13.關于圖中水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有a、b環我國西北部河流的補給主要靠d環節若該地位于北美中緯度西部,則c通常為向東北方向輸送的水汽e環節水量為d環節和f環節的水量的差值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關于圖中巖石圈物質循環的敘述,正確的A.e環節在海岸沙灘地區主要為作用B.g、j、k環節C.i、h、三環節分別屬于地殼運動、變質作用、巖漿活動D.②③兩種巖石可以直接相互轉化.若乙處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則A.汛期時e環節輸水量B.f環節蒸騰加強C.i處巖塊上升加速D.甲處泥沙淤積增A.從30°N的副熱帶向南北兩極遞減 B.林線海拔最大值出現在赤道上 C.天山林線低于橫斷山脈是因其遠離海洋、水汽少 D.50°N-70°N之間緯度每升高1°,林線海拔約升高130米 17.控制林線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溫度 ②濕度 ③坡度 ④坡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8.有關圖中山脈敘述正確的是A.阿爾卑斯山脈是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相撞形成的B.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 C.安第斯山脈西側沿岸洋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 D.喜瑪拉雅山脈是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圖中關鍵作用的是A. B.C. D.20.能表示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是A. B.C.D.圖10為奧地利圖奧地利1921.該國的地勢A.東北高,西南低 B.西北高,東南低 C.東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東北低.根據圖中信息,判斷該國A.西部人口密度大,東部人口密度小B.北部人口增長快,南部人口增長慢C.中部人口密度大,西部密度小D.西部人口增長速度快,中部人口增長慢.依據圖中人口變化特點,可以推測1981-2001年該國A.西部城市化程度高 B.東北部經濟發展速度快C.中部地區人口老齡化嚴重 D.東北部最先進入人口老齡化圖12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各類土地的付租能力與該地區地形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第24、25題。24.在城市規劃時,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手段主要是A. RS GPS B.GPS GIS C. RS GIS D.RS GPRS25.圖中b1、b2功能區相同,但級別不同,在b2地區發展該功能區的原因是A.靠近景點和林地,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B.位于農耕區附近,乳肉蛋食品豐富C.位于背風坡地區,空氣濕度小,日照多D.位于城市工業區附近,工人上下班較方便圖13為某區域IT產業轉移的路徑圖(左圖)和IT產業競爭模式示意圖(右圖)。讀圖,完成第26-28題。26.IT產業在東亞內部各國和地區之間轉移的線路中,順序正確的是 A.乙→①→②、③  B.乙→③→④→②   C.乙→③→④、⑤   D.乙→①→③→⑤27.IT產業全球化競爭模式中,c是指 A.制造和研發環節   B.加工和組裝環節   C.市場和運輸環節   D.品牌和核心技術環節28.圖中 A.甲可高層次承接新一輪的全球IT產業轉移B.乙具有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可降低成本、增強產業競爭力 C.②、③產業高度集聚,規模效益進一步擴大 D.①、④、⑤可增強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創造”升級某區域平均每萬元生產總值的碳排放量可顯示區域產業CO2減排效率。讀圖14,完成第29、30題。29.節能減排任務最緊迫的是A.京津地區 B.東部沿海地區 C.地區 D.西北地區.科技水平高,減排效率高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業比例小減排壓力較小?A. B. C. D.31.讀圖15,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15(1)說明該島嶼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并根據大氣環流相關知識分析其原因。(8分)(2)據圖判斷甲、乙、丙、丁四個聚落中人口規模最小的一地,并簡要說明理由。(2分)32.讀圖16,回答下列問題。(11分)(1)說出該流域內的地勢特征及AB河段河流水文特征。(5分)據青海省氣象部門監測,青海湖面積自2005年以來持續增大,達到近11年來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青海湖面積曾不斷萎縮。(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簡述2004年前青海湖湖面萎縮對周邊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3分)(3)結合所學地理知識,推斷2005年以來青海湖面積不斷增大的原因。(3分)33.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0分)目前,東部地區已發展成為以二、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發達地區.我國三大經濟圈(圖17)正經歷著從“速度東部”到“效益東部”的新跨越。(1)與我國其他地區相比,指出三大經濟圈吸引外資的共同區位優勢條件。(4分)(2)描述江蘇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產業比重變化的特點°N,106.5°E,海拔 260 m)1961-199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最低氣溫(℃)5.66.910.915.119.021.524.524.520.416.211.57.2表3 武漢氣候資料(30.6°N,114.1°E, 海拔 23m)1961-199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最低氣溫(℃)-0.51.46.112.217.721.825.224.619.413.47.21.5(1)對比說明重慶和武漢兩地冬季氣溫特征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6分)三峽水電站是中國西電東送工程中線的巨型電源點。(2)說出三峽工程建成后重慶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變化。(2分)(3)在調出區和調入區中任選其一,說明西電東送諺曰“湖廣熟,天下足”。從明朝中后期開始,江漢平原就已成為全國商品糧棉基地,但長期以來,其農業生產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條件影響。(4)說明江漢平原農業生產的不利氣候條件。(4分)夏季,暴雨連降武漢,每一次都導致武漢發生內澇,有網友為此調侃:“到武漢看海!”武漢曾是全國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區現存的湖泊只有38個,“楊汊湖”、“東沙湖”等諸多湖泊已不見水,只剩一個帶“湖”字的地名。針對武漢等城市雨澇嚴重的現象,有人提出推廣使用滲水磚的建議。(5)結合圖表及上述資料,概括說明近年來武漢城市內澇嚴重的原因,并簡述推廣使用滲水磚對城市地理環境的有利影響。(8分)~學北京市豐臺區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練習(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02640.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