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 本卷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地球的不同位置上,如下圖所示,讀圖完成1~3題。1.四地中,正午太陽高度季節變化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2.四地自轉線速度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3.若圖中日期為6月22日,乙地正值中午,從乙地上空看到的光照情況(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應是 ( )【答案】1、C 2、D 3、All月20日開始,日本西之島東南的海底火山發生強烈噴發,形成一座“新島嶼”。讀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4~5題。4.這次火山噴發的巖漿來自左圖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5.右圖是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右圖中序號與這片“新島嶼”的形成過程對應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4、D 5、A【解析】試題分析:4、讀左圖,地球內部圈層中,甲是地核,乙是地幔,丙是地殼,丁是軟流層;鹕絿姲l的巖漿主要是來自軟流層,D對。A。B、C錯。 某校地理學習小組在一次活動中發現:某地區某日最高氣溫并沒有出現在午后2:00(地方時),而是出現在12:00(地方時)前后。他們猜想:該現象的出現與大氣的熱力作用有關。請結合大氣的熱力作用示意圖,回答6~7題。6.圖中,表示大氣對地面保溫作用的箭頭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7.箭頭①②③④中,可能導致該地最高氣溫時間提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6、B 7、D【解析】試題分析:讀太平洋西部沿32N地形剖面圖,完成8~9題。8.圖中位于板塊交界線附近的是 ( ) A.a B.b C.c D.d 9.d處洋流流向 ( )A.東 B.西 C.南 D.北號稱全球最強臺風的“海燕”11月8日在菲律賓登陸,11月11日到達我國廣西,如圖所示。據此完成10~12題。10.下圖中,表示“海燕”水平氣流運動形式的是 ( ) 1 1.影響“海燕”移動路徑的因素主要有 ( ) ①洋流 ②大氣環流 ③地轉偏向力 ④日月引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 2.當“海燕”到達圖示位置時,雷州半島的風向是 ( )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 我國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中,不乏描述地理現象、揭示地理規律的詩句。閱讀下列詩詞,回答13~14題。①數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盡,平沙長未休。②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舶棹風。③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 3.能夠體現水循環對地理環境影響的詩句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 4.與詩句③中“夜雨”的形成相關的是 ( ) A.冷鋒 B.暖鋒 C.氣旋 D.山谷風【答案】13、C 14、D2 0 1 3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四國時,強調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在“堙沒”多年之后,又一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閱.讀古絲綢之路示意圖,完成15~16題。1 5.“絲綢之路”沿線四幅農田景觀,在出發地拍攝的是 ( )1 6.導致該線路上農田景觀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 A.氣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答案】15、A 16、A 【解析】試題分析:15、讀古絲綢之路示意圖,東起西安,西到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選項中四幅圖,橄欖樹是亞熱帶植被,屬于地中海氣候的植被,可能在意大利,B錯。哈密瓜田、長絨棉都是新疆的物產,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不在出發地,C、D錯。蘋果是溫帶水果,西安位于溫帶季風氣候區,有蘋果園,A對。16、結合前面分析,線路上景觀差異主要是氣候不同的原因,A對。農田土壤差異不大,B錯。農田的地形都比較平坦,沒有明顯差異,C錯。灌溉水源都充足,D錯?键c:陸地自然帶地域分異規律,影響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下圖中為某河流、湖泊的發展過程四個階段,讀圖完成17~19題。1 7.圖中所示演化過程最可能出現在 ( ) 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橫斷山區 D.云貴高原1 8.圖示河段,最易發生洪澇災害的階段是 ( ) A.a B.b C.c D.d1 9.在b階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出現城市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7、A 18、B 19、C【解析】考點:河流發育形態,對城市形成的影響,凹岸、凸岸。某家電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吸引了若干零部件商來圖中城市落戶,形成了一個家電工業區。下圖為此城市功能分區現狀圖,讀圖完成20~21題。20.該工業區最可能是圖中 ( ) A.甲工業區 B.乙工業區 C.丙工業區 D.丁工業區2 1.家電工業區的發展屬于 ( ) A.工業擴散 B.工業集聚 C.工業轉移 D.工業結構調整【答案】20、B 21、B【解析】考點:城市功能區的布局原則,工業集聚,工業分散。創意產業也叫創新經濟、創意工業、創造性產業等。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它通常包括廣告、建筑藝術、藝術和古董市場、手工藝品等等。讀上海市創意產業集聚區分布圖,完成22~24題。22.影響創意產業集聚區形成的主導因素是 ( ) A.勞動力數量 B.交通通達度 C.人才和技術 D.環境質量23.創意產業的興起,促進了上海的 ( ) A.城市空間結構改變 B.基礎設施改善 C.人口年齡結構優化28.產業集聚帶布局在東部的主導因素是 ( ) A.交通 B.風向 C.水源 D.市場29.鄂爾多斯市規劃,2020年城鎮化水平達到85%,其措施主要是 ( ) A.盡快放開城市生育政策,促進城市人口增長 B.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 C.提高煤炭開采技術,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D.改善交通條件,減小農民向城市遷移的阻力30.該城市總體規劃的空間結構 ( ) A.有利于擴大城市規模 B.利于資源的深入開發 C.利于減輕城市環境問題 D.不利于區域經濟協作【答案】28、B 29、B 30、C【解析】試題分析:28、讀材料,“一城雙核、一軸兩帶多組團”中的一城為鄂爾多斯中心城區,包括東勝片區和康阿片區。雙核為東勝片區綜合服務核和康阿片區綜合服務核,分別是城市南北兩大片區的中心極核,主要承擔城市公共服務與綜合生產服務職能。一軸為中部綜合服務功能軸,為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間拓展的中心主軸,主(1)在圖上用箭頭畫出上海的水平氣壓梯度力(F1)和風(F2)的方向。(2分)(2)圖中,甲、乙、丙、丁四地風速最大的是_________;氣壓最高的是________。(2分)(3)描述未來幾天東京的天氣變化過程。(4分)(1)A、B兩地同在32附近沿海,氣候迥異,試說出兩地的氣候類型。(2分)(2)從A地到B地的航線多選擇沿較高緯度航行,從洋流、風向和航程三方面簡述其理由。(3分)(3)C、D兩漁場形成都與洋流有關,其中受寒暖流交匯影響形成的是_________,受上升流影響形成的是_________。(2分)(1)指出甲、乙、丙、丁、戊中哪些河段可能會有凌汛現象,并說明判斷理由。(4分)(2)評價松嫩平原種植業發展的自然條件。(5分)(3)若圖中濕地全部開墾成耕地,可能會帶來哪些環境問題?(4分)【答案】(1)。1分)、戊(1分)。緯度較高、有結冰期(1分);從低緯流向高緯(1分)(2)有利:溫暖濕潤,雨熱同期(1分);地形平坦,便于耕作(1分);水源充足,灌溉便利(1分);土壤肥沃,土地資源豐富(1分)。不利:緯度較高,熱量不足(1分)。(其它答案合理亦可得分)(3)洪澇災害增多(1分);氣候惡化(1分);水土流失加。1分);物種減少,生態失衡(1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考點:河流的水文特征,區域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區域生態環境問題。34.(12分)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首屆黃河金三角投資貿易洽談會10月28日至30日在渭南市舉辦,旨在加強區域合作,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目標是建設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與裝備制造基地、區域性物流中心、區域合作發展先行區和新的經濟增長極。材料二 黃河金三角(圖中黑色部分)及周邊區域示意圖。(1)分析該示范區承接傳統工業的區位優勢。(4分)(2)隨著產業轉移,分析“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人口遷移狀況會有什么變化?(4分)(3)工業化可能給“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地區’’的環境帶來哪些不利影響?(4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1 1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天津市五區縣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05447.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