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東省臨沂市2019屆高三上學期10月階段性教學質量檢測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三階段性教學質量監測生物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本卷含40個題目,每題1.5分,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學性質,使它能夠通過化學鍵連結成鏈或環,從而形成各種生物大分子?梢哉f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上事實可以說明
A.C元素能組成各種各樣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種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2.下列與生產、生活實際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沙漠地區的植物細胞內結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B.新鮮的植物種子比干種子的新陳代謝相對旺盛
C.在生物體的不同發育時期,生物體的含水量不同D.結合水含量高的生物抗旱、抗寒、抗熱能力強
3.在細胞的脂質物質中,對生物體的正常代謝和生殖過程起著積極的調節作用的是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維生素D
4.某蛋白質由N個氨基酸組成,含5條肽鏈,其中有兩條為環狀多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蛋白質分子中含有游離的羧基至少是5個 B.該蛋白質在形成過程中脫水數等于N-3
C.環狀鏈結構的蛋白質的功能與其化學本質無關D.高溫和低溫均能破壞該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5.下列各項中,基本單位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質粒,基因,染色體? B.糖原,纖維蛋白原,抗原?
C.脂肪,膽固醇,維生素D? D.胰島素,生長激素,抗體?
6.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作用表述錯誤的是
A.人體嚴重缺鐵會導致乳酸中毒
B.人體內血鈣含量過低會發生肌無力,血鈣含量過高則會發生抽搐
C.蛋白質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鍵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堿基中
D.C、H、O、N、P可構成細胞中的RNA,RNA具備的生物功能不少于三種
7.同一個裝片在不同放大倍數的顯微鏡下觀察效果不同,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比較項目 低倍鏡觀察 高倍鏡觀察
A 物鏡與裝片之間的距離 大 小
B 一個視野內的細胞數目 多 少
C 能夠看到的裝片范圍 大 小
D 同樣條件下的視野亮度 暗 亮
8.有關某油料種子在成熟和萌發過程 中物質相對含量和代謝活動變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成熟種子干物質量增加,自由水含量減少,呼吸速率降低
B.種子成熟過程中,糖類不斷轉化成脂肪,導致脂肪含量增加
C.種子萌發過 程中,脂肪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導致種子干重下降
D.萌發種子鮮重增加,結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加,細胞代謝變得活躍
9.下列有關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連接兩個氨基酸的化學鍵是“?CO?NH?”
B.組成DNA的堿基有A、G、C、T四種
C.糖類是細胞的 主要能源物質,組成纖維素的單體是果糖
D.ATP是細胞的直接能源物質,每分子ATP中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10.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綠葉色素的分離實驗中,濾紙條上葉黃素擴散速度最快
B.用健那綠處理小麥根尖后在高倍鏡下可見藍綠色線粒體和綠色葉綠體
C.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液對細胞染色
D.用小麥根尖觀察有絲分裂的操作步驟依次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11.下列有關真核細胞部分結構的敘述 ,正確的是
A.細胞核含有DNA,一定不含RNA B.葉綠體合成的ATP,可為主動運輸提供能量
C.線粒體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 D.溶酶體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細胞器
12.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溶酶體是“消化車間”,內含多種水解酶 B.抗體和載體都在核糖體中合成
C.常用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內各種細胞器 D.內質網是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
13.下列生理過程一定不在細胞器中進行的是
A.脂蛋白的合成 B.信息分子與細胞膜受體結合 C.DNA復制 D.丙酮酸的徹底氧化分解
14.細胞核內的液體稱核液,下列關于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液內僅含有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構成的染色質
B.核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而核孔不具有選擇性
C.核糖體的合成都與核仁有關
D.細胞核是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細胞的代謝中心
15.在高等植物的分生組織細胞中和人的胰腺細胞中均存在且功能差異較大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 B.線粒體 C.中心體 D.高爾基體
16.通過一定方法將細胞質內各種結構分開后進行元素分析,以下各項中,磷元素含量最低的是
A.內質網 B.核糖體 C.染色體 D.中心體
17.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套滲透裝置,剛開始漏斗內外液面齊平,S1和S2溶液是質量濃度不同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時間后漏斗內液面不再上升時,漏斗內外的液面差為h。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漏斗內液面開始上升前,S1溶液的質量濃度>S2溶液的質量濃度
B.漏斗內液面停止上升后,S1溶液的質量濃度=S2溶液的質量濃度
C.漏斗內液面開始上升時,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D.漏斗內液面停止上升后,溶質微粒和水分子都不再通過半透膜
18.實驗材料的選擇和正確的操作步驟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下 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A.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細胞,在細胞呈正方形的區域易找到分裂細胞
B.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擴散最快的一條色素帶呈橙黃色
C.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呈現為橘黃色
D.甘蔗莖和甜菜塊根都含較多蔗糖且近于無色,可用于還原糖鑒定
19.據下圖判斷,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酶1能催化ATP→甲,但不能催化甲→乙,表明酶1具有專一性
B.圖中含有磷酸鍵的化合物有三種
C.丙物質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質的合成
D.ATP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需要經過圖示的整個過程
20.下列有關生命科學研究方法和發展過程敘述,正確的是
A.羅伯特森通過電子顯微鏡發現了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
B.施萊登和施旺指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C.卡爾文通過同位素標記發現了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
D.孟德爾在豌豆開花時對母本進行去雄和授粉,實現親本的雜交
21.下列有關酶和ATP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酶與無機催化劑的作用機理不同,酶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B.綠色植物生命活動過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質ATP主要由光合作用提供
C.在一定范圍內增大酶濃度和底物濃度均可加快化學反 應速率
D.人長時間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中每摩爾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與安靜時相等
22.如圖表示細胞呼吸作用的過程,其中1~3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來源:學科網ZXXK]

A.1和3都具有雙層生物膜 B.1和2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C.2和3都能產生大量ATP D.甲、乙分別代表丙酮酸、[H]
23.對下列生命現象及其生物學意義表述正確的是
A.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產生ATP均在膜上進行
B.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生多次變異累積可導致癌癥,因此癌癥可遺傳
D.人的成熟紅細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開始表 達
24.關于細胞內物質或結構的轉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有絲分裂中染色質轉變為染色體有利于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
B.人體細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轉變只能發生在線粒體中
C.運動時肌細胞中的糖原轉變為葡萄糖以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產生的還原氫都來自水中的氫原子
25.有科學家認為:成體干細胞分裂時總是將含有相對古老的DNA鏈(永生化鏈)的染色體分配給其中一個子代細胞,使其成為成 體干細胞,并將相對新的合成鏈染色體分配給另一個子代細胞,讓其分化并逐漸衰老。下列相關推測不正確的是

A.衰老的細胞可被免疫系統發現并清除
B.成體干細胞分裂時DNA復制,染色體數目減半
C.成體干細胞仍保留有分 裂和分化的能力
D.根據該假說可推測生物體內的成體干細胞的數量能保持相對穩定
26.在生物學實驗中,酒精是用途較廣的一種化學試劑。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鑒定植物組織細胞內的脂肪實驗,使用體積分數(下同)為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
B.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使用70%的酒精,目的是增大細胞膜的通透性
C.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使用無水乙醇,目的是溶解色素
D.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使用95%的酒精,目的是作為解離液的成分
27.下列關于人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相關結構或物質數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內中心粒數目由1→2→1 B.細胞內染色單體數目由46→92→46
C.細胞內染色體組數目由2→4→2 D.細胞內DNA數目由46→92→46
28.下列關于細胞的生命歷程,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增殖過程中,一定有基因的表達,也一定有ATP的合成與分解
B.細胞分化過程中,基因選擇性表達使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發生改變
C.細胞衰老過程中,細胞代謝速度變慢,胞內大部分酶活性會降低
D.細胞癌變過程中,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而原癌基因功能會增強
29. 在適宜溫度下,讓無菌空氣沿箭頭方向緩慢流動,并用CO2分析儀測定M、N兩處CO2濃度的變化。同化箱內除了測量花卉外,無其他生物。圖2是圖1裝置在不同光照強度下,通過計算而繪制的曲線圖。如要保證同化箱內花卉的干物質量在0~24h內始終不低于0h前,理論上一天最多能黑暗處理

A.14.4小時 B.14.6小時 C.14.8小時 D.15.0小時
30.在孟德爾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中,F1黃色圓粒豌豆(YyRr)自交產生F2。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 F1產生4個配子,比例為1:1:1:1
B.F1產生基因型YR的雌配子和基因型YR的雄配子數量之比為1:1
C.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指F1產生的4種類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能自由組合
D.F1產生的雄配子中,基因型為YR和基因型為yr的比例為1:1
31.孟德爾通過雜交實驗發現了一些有規律的遺傳現象,通過對這些現象的研究提出了遺傳的兩大基本規律.下列哪項與這些有規律的遺傳現象無必然關聯
A.F1體細胞中各基因遺傳信息表達的機會相等 B.F1自交后代中各種基因型發育成活的機會相等
C.各基因在F2體細胞中出現的機會相等 D.每種類型雌配子與每種類型雄配子相遇的機會相等
32.人的前額V形發尖與平發尖是由常染色體上單基因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見圖)。約翰是平發尖,它的父母親都是V形發尖。約翰的父母生一個平發尖女孩的概率是

A.1/4 B.1/2 C.1/16 D.1/8
33.下列有關遺傳的基本概念說法正確的是]
A.綿羊的長毛與短毛、棉花的細絨與長絨都屬于相對性狀
B.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
C.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
D.表現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34.下列有關孟德爾“假說—演繹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提出了性狀是由染色體上的遺傳因子控制
B.測交實驗是對推理過程及結果進行的檢驗
C.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屬于假說的內容
D.提出問題是建立在純合親本雜交和F1自交兩組豌豆遺傳實驗的基礎上
35.假如水稻的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瘟病(R)對易染。╮)為顯性,F有一高稈抗病的親本水稻和矮稈易染病的親本水稻雜交,產生的F1再和隱性類型進行測交,結果如圖所示(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問F1的基因型為

  A.DdRR和ddRr B.DdRr和ddRr C.DdRr和Ddrr D.ddRr
36.現有一株高莖(顯性)豌豆甲,要確定甲的基因型,最簡便易行的辦法是
A.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子代中若有矮莖出現,則甲為雜合子
B.選另一株矮莖豌豆與甲雜交,子代若都表現為高莖,則甲為純合子
C.讓甲與多株高莖豌豆雜交,子代中若高、矮莖之比接近3:1,則甲為雜合子
D.讓甲豌豆進行自花傳粉,子代中若有矮莖出現,則甲為雜合子
37.現有①~④四個純種果蠅品系,品系①的性狀均為顯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種性狀是隱性,其他性狀均為顯性。這四個品系的隱性性狀及控制該隱性性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如下表所示:
品系 ① ② ③ ④
隱性性狀 - 殘翅 黑身 紫紅眼
相應染色體 Ⅱ、Ⅲ Ⅱ Ⅱ Ⅲ
若需驗證自由組合定律,可選擇交配的品系組合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8.假如某植物莖卷須的長短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單雜合子植物的莖卷須中等長度,雙雜合子植物的莖卷須最長,其他純合 植物的莖卷須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對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莖卷須最長的與最短的雜交,子代中莖卷須最長的個體占1/4
B.莖卷須最長的植株自交,子代中沒有莖卷須最短的個體
C.基因型為Cc的個體自交,子代中cc個體占1/4[來源:學|科|網]
D.如果三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則該植物種群內對應的基因型有27種
39.白花三葉草有兩個品種:葉片內含氰(HCN)的品種和不含氰的品種,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其代謝過程如圖所示:

兩個不含氰的品種雜交,F1全部含有氰,F1自交獲得F2,則
A.兩親本的基因型為DDhh(或Ddhh)和 ddHH(或ddHh)
B.向F2不含氰品種的葉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約有3/7類型能產生氰
C.氰產生后主要儲存在葉肉細胞的溶酶體中
D.F2中性狀分離比為含氰品種:不含氰品種=15:1
40.MRSA菌是一種引起皮膚感染的“超級細菌”,對青霉素等多種抗生素有抗性。為研究人母乳中新發現的蛋白質H與青霉素組合使用對MRSA菌生長的影響,某興趣小組的實驗設計及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組別 培養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 μg/mL蛋白質H 生長正常
2 20 μg/mL青霉素 生長正常
3 2 μg/mL青霉素+100 μg/mL蛋白質H 死亡
A.細菌死亡與否是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其細胞核的有無確定
B.第2組和第3組對比表明,使用低濃度的青霉素即可殺死MRSA菌
C.實驗還需設計有2μg/mL青霉素做處理的對照組
D.據實驗可知蛋白質H有很強的殺菌作用,是一種新型抗生素

高三階段性教學質量監測生物試題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本卷含5個題目,共40分。
41.(8分)分¬¬析下列細胞結構圖、曲線圖,回答以下問題:

(1)若圖甲是念珠藻細胞,其細胞器只有[ ] 。若圖甲為動物細胞,不應有的結構是 。若圖甲是骨骼肌細胞,首次進入高原地區的人,其骨骼肌會感到酸痛, 是因為 導致的。
(2)圖甲細胞內表面積最大的細胞器的功能是 。
(3)若用含3H標記的亮氨酸的培養液培養乙圖細胞,該細胞中含3H的物質出現的部位依次為 (填圖中標號)。丙圖表示分泌蛋白分泌前后某些生物膜面積會發生變化,則d、e、f分別代表 的面積變化。
42.(8分)如圖1表示在適宜條件下測得的某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圖2表示該植物葉肉細胞中兩種細胞器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生理狀態。(注:圖1中縱軸的單位是mg/100cm2•h)。

(1)圖1中,影響d點左右上下移動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適當提高外界溫度,圖中c點將向   移動。
(2)由圖1可知,在光照強度   klx時,植物才會表現出生長現象。在相同溫度下,將該植物的葉片置于8klx光照下11小時,然后移到黑暗處13小時,則該24小時內每100cm2葉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為   mg。
(3)圖2中細胞器①產生O2的場所和細胞器②利用O2的場所分別是   、  ;對該植物來說,圖1中四種不同光照強度(a、b、c、d對應光照強度)對應圖2中的狀態依次是   。
43.(8分)某研究小組從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細胞(無突變發生),測定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并根據染色體數目不同將這些細胞分為甲、乙、丙三組,各組細胞數如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據圖分析,有可能進行染色體復制的是  組細胞,可能正進行有絲分裂的是   組中的細胞,細胞內一定不存在細胞核的是 組細胞;與乙細胞相比丙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因是 。
(2)假設一個精原細胞中的一個DNA分子的兩條單鏈被15N標記(原料含14N),如果該精原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那么經七次分裂后可產生    個被15N標記的子細胞;據圖乙組細胞的數量遠大于丙組細胞的數量,請分析原因: 。
44.(8分)某植物花的顏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多對等位基因共同決定。當顯性A、B、C、D同時存在時是紅色的,當另一個顯性基因E也存在時,花成為紫色。當A、B、C、D中任何一個基因不存在時,花是白色的。純合的紅花植株甲與純合的白花植株乙雜交得F1,若將F1植株自交,所得的F2植株中紫花:紅花:白花=9:3:4。請回答:
(1) 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的結果,可推知該植物的花色遺傳遵循基因的 定律,植株甲的基因型是 ,純合白花植株乙的基因型可能有 種。
(2) F2植株中白花植株中純合體所占的比例為    。
(3) 基因型為AaBBCcDDEe的紫花個體自交,子一代中白花個體所占的比例為    。
(4) 基因型為aabbCCDDEE的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乙雜交,Fl的表現型為    花。
45.(8分)每年八、九月份是葡萄成熟的季節,人們發現受到碰撞損傷的葡萄容易腐爛,易爛可能與碰撞損傷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有關。有人利用下圖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探究碰撞損傷與葡萄呼吸速率的關系。
(1) 實驗原理: 。
(2)實驗自變量: 。
(3)實驗假設:碰撞損傷能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或碰撞損傷不能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
(4)實驗步驟:
第一步,按裝置圖中所示進行操作,半小時后記錄有色液滴移動距離為N;
第二步: ;
第三步:記錄相同時間內有色液滴移動距離為M,比較M、N的大小。
(5)預期結果及結論:
如果M<N,則說明 ;如果M=N,則說明 ;如果M>N,則說明 。

高三生物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1--5 B A C B D 6--10 B D D B C 11--15 D D B D D 16--20 D A D D C
21--25 C D B A B 26--30 B C D A D 31--35 A D C A C 36--40 D D A B C[來源:學科網ZXXK]
二、非選擇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共40分)
41.(8分)
(1)7核糖體 1、3、9 骨骼肌細胞(細胞質基質)中無氧呼吸產生了乳酸(2分)
(2)蛋白質合成加工及脂質合成的場所(或與蛋白質合成加工及脂質合成有關)(2分)
(3)②→③→④→⑤ 內質網膜、細胞膜、高爾基體膜
42.(8分)(1)二氧化碳濃度、溫度 左
(2)大于2 198(3)(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 線粒體)內膜 Ⅳ、Ⅱ、Ⅲ、Ⅰ(2分)
43.(8分)(1)乙 乙、丙 丙 著絲點分開,染色單體分離成染色體
(2)2 乙組細胞可代表不進行細胞分裂的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的部分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部分細胞;僅就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而言,乙組細胞可代表處于間期、前期、中期、末期的細胞,而丙細胞僅代表處于后期的細胞。(3分)
44.(8分)(1)分離和自由組合(只答自由組合也可) AABBCCDDee 4(2分)
(2)1/2 (3)7/16(或28/64)(2分) ( 4)紫或白
45.(8分)(1)葡萄有氧呼吸消耗容器內氧氣,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容器內的NaOH吸收,造成容器內負壓,導致有色液滴左移,單位時間內有色液滴移動距離可以反映呼吸速率的快慢。(2分)
(2)葡萄是否受到碰撞損傷
(4)向容器內加入與對照組等量消毒的受到碰撞損傷后的葡萄,其它處理及裝置與對照組完全相同(2分)
(5)機械損傷能引起葡萄呼吸速率降低 機械損傷對葡萄呼吸速率沒有影響 機械損傷能引起葡萄呼吸速率升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23499.html

相關閱讀:2019屆高三第一次全國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9學年湖南省雅禮中學高三下高考模擬卷生物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嚴砭C生物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2014屆高考生物第一輪選修3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復習測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