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學期湖南省四所名校11月聯考試卷科目:政治時量:90分鐘 分值:100分(注:請考生務必將答案寫在答卷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一、最佳選擇題1.閱讀下面表格中內容勞動生產率原來現在某電器廠的勞動生產率一天生產電視機100臺一天生產電視機400臺同類電器廠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一天生產電視機100臺一天生產電視機200臺現在該電器廠電視機的單位商品價值量是過去的 ,該廠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是過去的 。( )A.1/4 4倍 B.1/2 4倍C.1/4 2倍 D.1/2 2倍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簡稱PPI)反映了工業企業產品第一次出售時出廠價格的變化趨勢和變動幅度。造成我國PPI持續下滑的主要經濟原因是 ( ) ①產能過!、谡{整結構、劭刂莆飪r ④需求不足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3.政府不僅要當好“紅娘”,牽線搭橋,還要盡力辦好“嫁妝”,為民企提供越來越好的創業、發展環境。為此,政府要( )①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②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辦事效率,打造服務型政府③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④不斷增強民營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一般情況下,銀行利率提高股市會作出股票價格下降的反應。對于這一反應的合理解釋是( )①銀行業利潤高于其他行業②投資者改變投資組合③投資者預期企業利潤下降④股民的投資收益減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5.右圖是美國經濟學家格魯斯曼用來描述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變化關系的曲線。在我國,圖中的拐點出現,必須()A.大力發展第一、三產業,限制第二產業發展B.禁止高耗能產業發展,放緩經濟增長速度 C.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D.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40.78表2 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人力資源與科技活動比較情況項目地區在校大學生(萬)授權專利中發明比例(%)流動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長江三角洲地區228.179.6122.07珠江三角洲地區166.855.0840.57材料二 珠三角市場經濟的發展路徑是盡量減少對經濟活動的管制,其優勢是市場開放早,成熟度高,投資環境好,空間大,政府具備了成熟運行和駕馭市場的能力,寬松的政策環境等。 長三角的發展模式則相反(浙江除外),它是以規劃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導經濟發展,其優勢是政府管理較規范,文化底蘊好,教育發達,研發能力比較強,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發展又都有各自的瓶頸,政策是制約長三角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資源質量則成為制約珠三角發展的因素,F在兩者都在反思自己的發展模式,尋求更好的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相結合的模式 。材料一中表1與表2各自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6分)結合材料一、二談談珠三角經濟發展應當借鑒長三角的什么經驗。(6分)結合材料二簡述你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關系的認識。(6分)27、(14分)閱讀材料,運用相關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近年來,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網上購物因方便、實惠而受到消費普遍歡迎,與此同時,一些傳統的實體商店門庭冷落,有的百年老店已經破產,有的則正處于破產邊緣。在經營一實體書店的小老板告訴記者,“對于網絡書店的沖擊,實體店相當無奈,因為他們的成本比我們低,相應地,賣價也低。很多讀者都是到實體店看樣書,滿意了再到網上訂購,這樣下去,實體書店遲早都要死掉。10月7日受臺風“菲特”影響,浙江余姚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水災70%以上城區受淹,主城區城市交通癱瘓。因為進水導致部分變電所、水廠、通訊設備障礙,供電供水出現困難。城市一般地區1-3年一遇城市排水設施多數屬于地下工程,“重地上,輕地下”是各個城市建設過程中的普遍現象。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建設重點往往放在看得見、能夠提升城市形象的地面工程上。政治參考答案時量:90分鐘 分值:100分命題及審卷:瀏陽一中高三政治組(注:請考生務必將答案寫在答卷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一、最佳選擇題聯考政治試卷1.閱讀下面表格中內容勞動生產率原來現在某電器廠的勞動生產率一天生產電視機100臺一天生產電視機400臺同類電器廠的社會勞動生產率一天生產電視機100臺一天生產電視機200臺現在該電器廠電視機的單位商品價值量是過去的 ,該廠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商品價值總量是過去的 。( D )A.1/4 4倍 B.1/2 4倍C.1/4 2倍 D.1/2 2倍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簡稱PPI)反映了工業企業產品第一次出售時出廠價格的變化趨勢和變動幅度。造成我國PPI持續下滑的主要經濟原因是 ( C ) ①產能過!、谡{整結構 ③控制物價、苄枨蟛蛔鉇.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3.政府不僅要當好“紅娘”,牽線搭橋,還要盡力辦好“嫁妝”,為民企提供越來越好的創業、發展環境。為此,政府要( C )①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②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辦事效率,打造服務型政府③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④不斷增強民營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4.一般情況下,銀行利率提高股市會作出股票價格下降的反應。對于這一反應的合理解釋是( C )①銀行業利潤高于其他行業②投資者改變投資組合③投資者預期企業利潤下降④股民的投資收益減少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5.北京進行了一系列工資改革。社區工作者待遇將與事業單位同步同幅增長,企業也量化漲工資標準,工資協商由第三方代勞,且低保標準與CPI同比變化。同時完善國有企業工資總額預算管理機制,打擊壟斷行業高收入。針對物價上漲,設立價格調節基金。這樣做有利于( C)①穩定物價,切實維護低收入群體的生活②打擊過高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③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④促進收入分配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A.②③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③6.近幾年,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茶、古董、郵票、農產品等虛擬經濟,產業空心化現象明顯。為此( B )A.投資者要避“實”就“虛”,化解經濟風險B.國家應該引導過剩資金流向實體經濟C.金融市場應該縮減投資理財品種D.國家應該加快實體經濟的發展7.8月,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第二季度中國貨幣執行報告》指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利于( C )①控制信貸規模,緩解通脹壓力②擴大投資需求,避免經濟下滑③刺激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④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8.“十二五”規劃實施的第三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本年度的重點。以下有利于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措施包括(D )①依據市場組織生產②擴大企業生產規模③加強對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④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實行股權激勵機制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9.“當下中國不應該追求過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也不應該去追求的過大外貿順差”,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的這一觀點被評為度最具價值的50個觀點之一。對“中國不應該去追求過大的外貿順差”理解正確的是( B)①過大的外貿順差,會引起更多的貿易摩擦 ②過大的外貿順差,會引起人民幣貶值③外匯儲備過多,要承擔外幣貶值的風險、芡鈪R儲備過多,會造成我們貨幣政策靈活性的困難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10.目前,“中國制造”行銷世界各地,但沒有培育出自己的尖端技術和品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但也成為遭到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在當前形勢下,我國必然著力( C )①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谔岣咦灾鲃撔履芰Γ嘤龂H知名企業③遵循和利用世貿規則,維護企業合法權益④完善市場調節機制,充分利用國際市場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11.“完全的民主等于沒有民主,這不是怪論而是真理。”這個觀點( D)A.正確,因為社會主義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B.正確,因為民主是大多數人的統治C.錯誤,因為民主是少數人的統治D.正確,因為民主總是具體的、相對的12.在社會公眾的強烈呼吁下,近來國務院下屬98個部門中的絕大部分已向社會公開了他們的“三公”經費及財政撥款情況,至此,中國的預算公開終于邁出了“從無到有”的一步。公眾關注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財政預算公開,反映的是(B )①“財政預算公開”是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②公民有了解公共事務的知情權③公民行使監督權有利于規范公共權力的行使④民意是政府科學決策的出發點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②④13.某市居委會為配合區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需要張貼宣傳標語,你認為下列最合適的一條標語是( C )A.加強人大建設,接受政府監督B.發展基層民主,推進居民自治C.增強主人翁意識,選人民滿意代表D.保障人民民主,擴大公民政治權利14.近一段時期以來,公共輿論出現了“被增長”“被就業”“被自愿”等“被”現象。所謂“被增長”,就是說實際沒有增長,但在政府的統計數據中卻增長了,使我們被統計數字“幸福”地籠罩著。“被增長”現象給我們的啟示是,政府要( C )A.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B.不斷提高行政工作效率C.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D.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15.“當真理還在穿鞋,謠言已經走遍天下。”在網絡時代,謠言,給人們帶來傷害,給社會造成危害。防范、制止、打擊湖南省四所名校屆高三上學期11月聯考試卷 政治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72781.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章丘市屆高三一輪檢測政治
浙江省寧波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河南省漯河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政治試題(掃描版)
內蒙古包頭三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