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江蘇蘇、錫、常、鎮第一次調研)
據報道,2009年大蒜價格翻了幾十倍。右圖漫
畫反映了人們對[大蒜價格暴漲的擔憂。這種擔
憂不無道理,因為市場具有( )
A.自發性 B.靈敏性
C.盲目性 D.周期性
2.(江蘇南通第一次調研)漫畫《設局》告訴我們( )
A.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滯后性特征
B.社會信用制度要以法律為支撐
C.要遵循市場交易的誠信原則
D.有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就能合理配置資源
3.(江蘇南京二模)盡管有關部門年年都有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專項活動,但少數廠家制假售假現象仍屢禁不止,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對此問題的治本之策在于
( )
A.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 B.消費者加強對企業監督
C.不斷完善市場競爭規則 D.經營者要樹立質量意識
4.(江蘇蘇北四市第二次調研)2010年國家將繼續加大對三農、科技、節能環保等方面支持力度。這一舉措的主要目標是 ( )
A.增加就業 B.穩定物價
C.促進經濟增長 D.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5.(江蘇南通第一次調研)2009年我國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屬于運用貨幣政策調控經濟運行的是( )
A. 擴大信貸規模和優化信貸結構 B. 提高農村低收入人口的扶貧標準
C. 提高小麥和稻谷的最低收購價 D. 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推進稅費改革
6.(江蘇徐州第三次調研)右面漫畫告訴我們( )
A.市場調節具有滯后性、盲目性
B.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C.必須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
D.企業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益
7.(江蘇揚州期末)有這樣一種觀點:統觀當今世界經濟,美國人掌握標準,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術,站在中間;中國人靠力氣,只好在底端干苦力。改變這一格局的關鍵在于 ( )
A.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B.大量引進技術,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
C.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D.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8.(江蘇鹽城第三次調研)調查顯示:東部沿海地區有70%的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用工荒。同時,不少勞動者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就業比較困難。要從根本上破解用工荒與求職難并存的難題,就必須( )
A.簽訂勞動合同,維護勞動者權益B.更新就業觀念,樹立職業平等觀
C.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D.暢通就業信息,完善勞動力市場
9.(江蘇無錫高三調研)某省2010年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
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消耗萬元工業增
加值用水量二氧化硫
排放量化學需氧量
(COD)
2005年0.92噸標準煤169立方米137.5萬噸96.6萬噸
2010年0.74噸標準煤118立方米112.6萬噸82萬噸
降低比例20%30%18%15.1%
下列有利于實現上述目標的措施有( )
①關閉全部化工企業,發展環保產業
②開發推廣節能和治污的先進實用技術
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
④推動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江蘇蘇北四市期末)2009年11月25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迪拜政府宣布,其負債590億美元的國有集團“迪拜世界”請求償還債務暫停6個月。消息傳出立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經濟全球化( )
A.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
B.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C.對我國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D.以跨國公司為主要載體
11.(江蘇常州期末)2009年9月12日白宮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即在4%的原有關稅基礎上,在今后三年分別加征35%、30%和25%的附加關稅。美國輪胎特保案的做法。ā 。
①違背了WTO的非歧視性原則 、诘种屏速Q易保護主義 、圻`背了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 、軋猿至速Q易自由化原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江蘇鹽城第三次調研)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成功收購福特旗下的沃爾沃轎車100%的股權。對于飛速增長的中國汽車行業來說,這項交易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吉利的行為反映了( )
①我國汽車工業實力已居世界前列 ②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
③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發生重大轉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江蘇鹽城第一次調研)近期,商務部啟動以“中國制造,世界合作”為主題的海外宣傳,強調中國企業生產的高質量的產品,是與世界各國公司合作的結果。這體現了( )
A.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生產全球化 B.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
C.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 D.我國創造性地實施“走出去”戰略
(江蘇海安中學、南外、金陵三校調研)新華社刊發文章指出,有充分證據表明,頻頻指責別國操縱匯率并不斷施壓強迫別國改變幣值的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匯率操縱國”。通過操縱匯率,美國獲得了巨額的經濟利益。據此回答14-15題。
14.對我國發展經濟的警示是( )
A.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地結合起來
B.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C.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跨國公司
D.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
15.體現的政治學道理是( )
A.國際形勢的總趨勢是由緩和趨向緊張
B.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C.發展問題最突出的是南北關系問題
D.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外交政策
二、非選擇題
1.(江蘇鹽城第三次調研)
表一:江蘇省衛生資源基本情況 表二:全國衛生支出內部構成的變化
注:每萬人醫院床位數反映醫療供給,發達國家達到300?600張;人均診療次數反映醫療需求。
材料:自1985年開始,我國不斷推進醫療衛生改革!笆袌龌钡尼t療改革使醫療效率、醫療水平得到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突出。2009年1月國務院通過新醫改方案,政府3年內擬投入8500億元,規劃2020年達到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2010年2月23日,衛生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
(1)請概括表一、表二包含的主要經濟信息。
(2)聯系上述材料并結合實際,說明政府進行新醫療改革的經濟依據。
2.(江蘇徐州第三次調研)2010年,世博會、碳減排與我們不期而遇。世博會,是世界各國展示其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成就和發展前景的盛會;碳減排,將引發經濟、產業、科技以及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一場深刻革命。某校高三(1)班同學在分組探究的基礎上,以“世博?低碳”為主題開展了一次專題交流討論活動,讓我們一起參與其中。
低碳建筑的示范
第一組的同學展示了搜集到的上海世博建筑圖片。他們發現,上海世博會建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展示了未來城市建筑的設計理念。
(1)世博建筑的設計理念,給我們怎樣的文化和哲學啟示?
低碳經濟的起點
第二組的同學介紹說,世博會有句名言,即一切始于世博會。白熾燈、縫紉機、蒸汽機、火車頭、電視機、電話機、電影,甚至巧克力、冰淇淋、漢堡包等都是在世博會上第一次展示的。上海世博會是第一個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會,低碳理念與低碳成果,將從上海世博會出發,走向世界,成為開啟并推進低碳經濟的起點。
(2)從《經濟生活》角度看,我們應該怎樣把握低碳經濟發展的契機?
低碳生活的樣板
第三組同學認識到,一成功舉辦一屆低碳世博會,向世界展示了我國不斷增強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踐行低碳理念不僅關系到國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將深刻地影響我們個人未來的生活。
(3)請從《政治生活》角度,說明踐行低碳理念政府和個人應承擔的責任。
答案:
一、選擇題
1、A2、C3、A4、C5、A6、B7、D8、C9、C10、A11、B12、B13、D14、D15、D
二、非選擇題
1、(1)①表一反映了1980年以來江蘇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每萬人醫生數呈現增長趨勢,說明江蘇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②1980年以來江蘇人均診療次數翻倍,反映人民醫療衛生需求日益增長。每萬人醫院床位數不斷增長,但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反映醫療供給還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③表二反映了醫療支出中個人支出有所下降,政府和社會支出有所上升,但個人支出比例仍然偏大、負擔重,政府承擔的衛生支出比重偏少,反映了醫療公益性不足,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需要改革。
(2)①市場調節有其弱點和缺陷,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笆袌龌钡尼t療改革不能解決公平問題,需要國家運用財政等手段解決公民基本醫療問題。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政府進行新醫療改革,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是貫徹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③政府適時推出新醫療改革,努力實現社會公平,解除人們的后顧之憂,有利于擴大內需,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1)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其實質在于文化創新。文化的發展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要堅持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辯證的否定觀,樹立創新意識。
(2)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依靠科技進步,提高低碳經濟發展的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
(3)政府要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依法履行政府職能,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公民要樹立責任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養成低碳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1715.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漯河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政治試題(掃描版)
山東省章丘市屆高三一輪檢測政治
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內蒙古包頭三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政治)
浙江省寧波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