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011年9月29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 "天宮一號"升空一事發表講話,高度
贊賞中國數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祝愿中國能夠進一步為全世界發展、和平、安
全、人權及維和合作做出更大貢獻。關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聯合國一貫與中國關系良好
B.中國支持聯合國的所有工作
C.中國為聯合國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D.中國反對聯合國進行改革,因為改革對中國不利
2.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富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中國航天人成功叩開通向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某政治學習小組就“建造中國載人空間站的必要性”問題進行討論。下列選項,最能說明這一討論主題的是 ( )
A.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B.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C.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D.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3.針對釣魚島問題,我國政府明確指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對這里所說的“主權”理解正確的是
①主權具有對內的至高無上性和對外的獨立性 ②主權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標志 ③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④主權是制定外交政策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美國東部時間2011年7月16日,美方無視中方堅決反對,安排奧巴馬總統在白宮
會見達賴喇嘛。中國外交部和駐美使館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美方這一行為
①嚴重違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②是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錯誤行為③嚴重威脅亞太
地區的安全與穩定④客觀上縱容了達賴危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1年1月17日,首部中國國家形象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的大屏幕上持續滾動播放,向世界展示多元和豐富的中國形象。這一舉措旨在
A.展示國家實力,擴大我國國際影響力 B.鞏固我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的主導作用
C.踐行我國主張構建和諧世界的外交理念 D.消除中美間的矛盾,促迸國際合作發展
6.2011年8月1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美國副總統拜登時指出,中美兩國作為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既肩負著重要責任,也面臨著重大挑戰,中方堅定致力于構建互尊互信的中美關系。11.中方致力下構建互尊互信的中美關系的原因是( )
①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有利于維護各自國家利益
②中美兩國擁有廣泛而重要的共同戰略利益
③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④中美兩國結盟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坎昆召開。中方代表在會議中強調指出,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嚴峻考驗,國際社會必須加強全作,共同應對。這表明( )
①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各國都應承擔相同的義務 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③國際關系健康發展需要協調國家間利益 ④氣候問題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和平問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美國東部時間2011年7月16日,美方無視中方堅決反對,安排奧巴馬總統在白宮
會見達賴喇嘛。中國外交部和駐美使館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美方這一行為
①嚴重違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②是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錯誤行為③嚴重威脅亞太
地區的安全與穩定④客觀上縱容了達賴危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9月29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 "天宮一號"升空一事發表講話,高度
贊賞中國數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祝愿中國能夠進一步為全世界發展、和平、安
全、人權及維和合作做出更大貢獻。關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聯合國一貫與中國關系良好
B.中國支持聯合國的所有工作
C.中國為聯合國的發
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D.中國反對聯合國進行改革,因為改革對中國不利
10.2011年8月95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法國總統薩科齊時指出,中國希望有關國
家財政金融改革取得成功,中方將繼續把歐洲作為主要投資市場之一,也希望歐洲
采取措施確保中方對歐洲投資安全。這表明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發展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B.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C.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D.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積極承擔國際人道主義責任
11.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后,中美關系變得更加引人矚目。當前,中美兩國正在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中美兩國致力于合作是因為
①兩國經濟存在一定的互補性 ②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③兩國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 ④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 “祖國接你回家”,不到10天的時間,中國海陸空三路并進,協調30多個國家,將35860名中國公民從利比亞順利撤離。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有組織撤離海外公民的行動。這一行動
①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精神 ②反映了我國政府積極承擔國際責任
③凸顯了我國強有力的協調組織能力 ④踐行了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如右圖,就國際貿易而言,惡意詆毀“中國制造”
①實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
②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表現
③是不正當競爭
④是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2011年3月,鑒于利比亞國內安全形勢發生重大變化,中國政府迅即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在利人員生命財產安全,通過海、陸、空多種途徑緊急撤離中方在利比亞人員,其行動之迅速、規模之大、效率之高,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這體現了
①我國履行主權國家的國際義務 ②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主要力量
③我國行使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 ④我國政府在外交領域貫徹以人為本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右圖漫畫《放飛和平》說明( )
A.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C.我國走和平發展之路,和平利用太空
D.綜合國力越強,越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
16.近年來,在國際舞臺上,到處可見中國的身影。中國依托自身經濟調整增長的獨特優勢,以更具主動性、建設性和負責任的姿態,在更大的范圍內參與處理世界和地區事務,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高。中國的和平發展 ( )
①標志著多極化世界格局的形成 ②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③表明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是負責任的大國 ④說明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主權是一個國家處理其國內事務和國際事務的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權力,對內最高性和對外獨立性是它的基本特征,這意味著主權國家 ( )
①不論大小、強弱及制度差異,在國際上享有地位平等的權利
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與外交事務
③在處理外交事務時不受國內政治的影響
④在處理內政事務時不受國際環境的影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針對歐洲債務危機,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中國積極參與應對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顯示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的堅定態度,中國提出的應對金融危機的具體舉措有力提振了國際社會的信心。據此回答18~19題。
18.我國贏得高度評價和普遍贊賞,是因為 ( )
A.我國與國際社會成員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我國為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C.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D.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
19.我國積極參與應對金融
危機的國際合作,根本原因是 ( )
A.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 B.發展經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
C.建立國際新秩序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D.經濟競爭是國際競爭的重點
針對當前的國際形勢,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尊重各國的主權和人民的選擇,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促進世界和平。據此回答20~21題。
20.上述材料表明中國的發展 ( )
①要走和平崛起之路,永不稱霸、谥饕菫榱舜龠M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鄯袭斀駮r代的主題、茈x不開良好的國際環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 ( )
①要履行國際義務,維護所有國家的利益、谟芍袊膰倚再|和國家利益決定、蹜獔猿知毩⒆灾鞯暮推酵饨徽,加強國際交往與合作、芗扔欣谠鰪娛澜绾推搅α,又有利于自身的發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2011年11月29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大使29日在安理會講話指出,中方對科索沃北部局勢持續緊張表示關切,科索沃北部地區系少數族裔聚集地區,各方應充分認識到該地區局勢的敏感性和復雜性,堅持通過對話和談判慎重地處理分歧,避免采取導致局勢緊張升級的行動。這一主張體現了 ( )
A.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B.我國是國際事務的主導
C.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 D.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
23. 自從胡錦濤主席提出中國實行“和平崛起”的國家戰略之后,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政府進一步向世界闡明,中國崛起的性質是和平的,中國崛起是和平的,中國崛起是為了和平。 ( )
①國家利益是國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據、趪伊α繘Q定該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蹏倚再|決定外交政策的性質④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 《不要暴力》《鑄劍為犁》是聳立在聯合國紐約總部的兩尊雕塑。它們共同體現了 ( )
①聯合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宗旨、诤推脚c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鄱鄻O化格局在曲折中發展的特點、苁澜缛嗣竦墓餐竿凸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 以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空間、海洋、環境和管理七大科技產業為龍頭的新經濟——網絡經濟已初見端倪,這無疑是各國經濟發展的新機遇,然而對于窮國來說,則意味著新的落伍,因為沉重債務,將使它們無力發展這些新產業。這表明( )
A.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B.發展問題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C.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貿易不對等
D.解決發展問題的關鍵是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二、主觀題(共50分)
1.2011年9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回答
(1)我國為什么要堅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
(2)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應如何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2.商討利比亞政治過渡和經濟重建的“利比亞之友”國際會議2011年9月1日在巴黎召開,中國政府代表在會議上發言, 就利比亞政治過渡和經濟重建,中方提出了4點主張:要盡快恢復利比亞局勢穩定,這符合利比亞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開啟包容性政治過渡進程。利比亞今后的政治安排要充分照顧不同派別、部族和地域的利益訴求,最大限度地維護利比亞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尊重利比亞人民的選擇。國際社會應尊重利比亞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由利比亞人民自主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要支持聯合國在利比亞戰后安排中發揮主導作用。中方支持在聯合國主導下,同非盟、阿盟、伊斯蘭會議組織等加強協調和合作,共同幫助利比亞恢復穩定,重建家園。
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我國政府關于利比亞問題提出的主張依據。
3.2011年9月1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開幕式,“包容性增長”是
胡錦濤致辭中的一個關鍵詞。胡錦濤強調,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要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有效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各國各地區必須加強交流合作,協力解決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實現包容性增長,切實解決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社會問題,為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實現經濟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社會基礎,這是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需要共同研究和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
結合材料,運用《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說明實現包容性增長是世界經和平與發展的必然要求。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CBDBA 6-10 ACBCA 11-15 BCBDC 16-20 BABAC 21-25 DABDD
二、主觀題
1.(1)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的核心利益關系到一個國家的主權和政權的穩固,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利益,必須堅決維護。(3分)②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當和正義的。(2分)
(2)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堅決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別國維護本國利益的正當權利,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4分)絕不會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內政。(2分)
2. ①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我國政府提出要盡快恢復利比亞局勢穩定,最大限度地維護利比亞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就是尊重他國主權的表現。②積極發揮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積極作用。應該堅持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問題。③國家利益是一個國家對外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中國關于利比亞問題的主張符合我國國家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④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中國政府關于利比亞問題的主張順應時代和平與發展潮流。⑤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政府的主張符合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目標和基本準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90187.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章丘市屆高三一輪檢測政治
浙江省寧波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河南省漯河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政治試題(掃描版)
內蒙古包頭三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政治)
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