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州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地理一、選擇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D.自然資源9.圖中反映的自然災害是 A.臺風 B.干旱 C.寒潮 D.風沙10.造成該城市郊區農業種植模式的最可能因素是某城市郊區農業作物分布示意圖A.勞動力 B.光熱條件 C.農業技術 D.市場需求11.影響我國城市空氣污染分布(見右圖)的最主要區位因素是A.城市化水平 B.工業結構 C.植被覆蓋率 D.地形地勢40.(30分)愛爾蘭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小,人口少(446萬)。它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也極大地促進了其經濟的繁榮和創造力。20世紀80年代以來,愛爾蘭完成了由農牧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跨越。分析以下材料,完成(1)~(5)題。 材料一:愛爾蘭區位示意圖和出口貿易額占GDP比重示意圖。愛爾蘭區位示意圖 2003~2009年愛爾蘭出口貿易額占GDP的比重材料二:愛爾蘭經濟發展模式示意圖。愛爾蘭經濟發展模式示意圖(1)愛爾蘭位于 ① (東、西)半球;農業地域類型屬于 ② 。(4分)(2)愛爾蘭風能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 ① 地區。愛爾蘭經濟最主要的特點是 ② 。(4分)(3)愛爾蘭與我國東北北部緯度位置相當,但冬季氣溫卻高出30多度,請分析其原因。(6分)(4)若同一外資在愛爾蘭和中國投資建廠,試分析其類型的差異及原因。(8分)(5)試分析愛爾蘭經濟近年來停滯不前、波動性較大的原因,并指出其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8分)41.(26分)近十年來,中國革命的“紅都”——志丹縣,面對“群山惡水”,奮發圖強,實現了由貧困縣向西部百強縣、陜西十強縣的歷史巨變。閱讀以下材料,完成(1)~(4)題。 材料一:陜西省志丹縣地理位置示意圖。志丹縣地理位置示意圖材料二:1997~2010年志丹縣工業產值以及生態環境、經濟與社會指數變化示意圖。志丹縣工業產值變化示意圖 志丹縣生態環境、經濟與社會指數變化示意圖(1)這里的“群山”是指 ① ;“惡水”是指 ② 。(6分)(2)志丹縣自然帶屬于由 ① 向 ② 的過渡地帶。(4分)(3)試指出志丹縣從農業向工業經濟轉型的過渡時期,并分析促使其轉型的原因。(6分)(4)指出志丹縣生態環境、經濟與社會指數的變化趨勢,并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指出志丹縣綜合整治的措施。(10分)文科綜合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題號答案二、非選擇題中國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API)我國某自然災害分布示意圖(2000年)廣東省廣州市屆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地理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73632.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