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三年級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高考競爭異常激烈,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秋天到了,而你正以凌厲的步伐邁進這段特別的歲月中。這是一段青澀而又平淡的日子,每個人都隱身于高考,而平淡之中的張力卻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破譯。為了助你一臂之力,逍遙右腦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三年級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助你金榜題名!

  1.梯田夜景主要靠燈光呈現,圖中燈光主要沿

  A.山脊線延伸B.山谷線延伸C.等高線延伸D.河流延伸

  2.該地水稻豐收主要取決于

  A.水稻植株密度B.保水設施完備C.水稻收割遲早D.機械程度高低

  讀下面的“日照圖”,完成3~4題。

  3.關于圖中信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時D點為地方時6時B.此時C點為地方時8時

  C.圖中D、E兩點的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線

  4.此時,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是

  A.120°EB.100°WC.20°WD.60°E

  右圖為以極點為中心的部分地區投影圖,圖中陰影部分為m日,空白部分為(m+1)日,讀圖完成5~6題。

  5.P點的經度和地方時分別為

  A.90°E,6:00B.90°W,6:00C.90°E,18:00D.90°W,18:00

  6.此時北京時間為

  A.m日22點B.m日16點C.(m+1)日14點D.(m+1)日8點

  下圖為大氣的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7~8題。

  7.圖示箭頭中,代表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熱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表示大氣逆輻射的箭頭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圖為全球降水量隨緯度變化示意圖;卮9~10題。

  9.圖中②處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13.多上升氣流B.多下沉氣流C.多氣旋控制D.寒流影響

  10圖中③處的盛行風向是

  A.西北風B.西南風C.東北風D.東南風

  下圖為某次長江洪水過程洞庭湖入、出湖徑流量的變化。分析回答11~12題。

  11.這段時間洞庭湖對長江洪水產生蓄積作用的時段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2.黃土塬(黃土高原地區面積廣闊、地面平坦的黃土高地)上水循環過程不同于黃土高原其它地貌類型區,其最弱的環節是

  A.降水B.下滲C.蒸發D.地表徑流

  L湖原是新疆的淡水湖,近年來已演變成微咸水湖,F在該湖西部沿岸蘆葦廣布,而東部沿岸幾乎沒有。下圖示意L湖及周邊地區,讀圖回答13~14題。

  13.正確描述甲、乙兩河與L湖相互關系的是

  A.甲河秋季輸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變化深受L湖影響

  C.乙河對L湖具有排鹽作用D.乙河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為主

  14.有關L湖及其周邊自然環境敘述不正確的是

  A.L湖水位出現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現在冬季B.L湖水位近年來有不斷下降趨勢

  C.L湖及其周邊地區氣候干旱,物理風化顯著D.L湖流域內降水豐富,河流發肓好

  讀下圖,完成15~16題。

  15.組成該山體巖石的礦物直接來自

  A.地表B.地殼上部C.地殼下部D.地幔

  16.在巖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巖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

  A.噴出巖B.侵入巖C.沉積巖D.變質巖

  下圖示意某地的沉積巖層與火成巖體的相互關系;卮17~18題。

  17.各巖層、巖體的生成時代按由老至新的順序依次是

  A.火成巖1、沉積巖1、沉積巖2、火成巖2、沉積巖3

  B.沉積巖3、火成巖1、火成巖2、沉積巖2、沉積巖1

  C.沉積巖3、火成巖1、沉積巖2、火成巖2、沉積巖1

  D.沉積巖3、沉積巖2、火成巖1、火成巖2、沉積巖1

  18.噴出地表的火成巖為噴出巖,沒有噴出地表的火成巖為侵入巖,圖中[來源:學,

  A.火成巖1為噴出巖B.火成巖2為噴出巖

  C.火成巖1、沉積巖2都為噴出巖D.火成巖1、沉積巖2都為侵入巖

  下圖為全球板塊分布的局部示意圖,讀圖回答19~20題。

  19.甲、乙兩陸地分別屬于

  A.亞歐板塊、非洲板塊B.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

  C.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D.美洲板塊、亞歐板塊

  20.M、N兩處板塊邊界類型圖示依次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①

  雪線高度是指永久性積雪的下限高度,與所在地區的氣溫與降水有密切關系。下圖是根據我國氣象臺站觀測資料模擬的各地雪線高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21~22題。

  21.圖中模擬的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是

  A.從南向北逐漸升高B.從西向東逐漸升高

  C.從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D.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22.梅里雪山位于橫斷山區,雪線高度4000米左右。該山雪線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豐富B.緯度低,氣溫比較高

  C.距海遠,降水比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下圖表示2000-2005年我國各省(市、區)實際人口遷入率、遷出率(以5年為統計單位,不包括)回答23~24題。

  23.造成圖中A點所示省(市、區)人口遷移特點的原因最可能的是當地

  A.收入水平高B.遠離東部C.人口數量少D.經濟落后

  24.圖中能夠反映的省際人口遷移狀況是

  A.遷入率值小于遷出率值B.凈遷移率小于-5%的省(市、區)多

  C.凈遷移率大于10%的省(市、區)少D.所有省(市、區)的遷入率均大于遷出率

  下圖為我國某城市工業、商業和居住用地比例時空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25~26題。

  25.曲線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符合一般城市三類用地時空變化特點的是

  A.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商業用地B.居住用地、商業用地、工業用地

  C.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商業用地D.商業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

  26.2005年與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處

  A.工業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減小B.工業用地比例增加,商業用地比例變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減小,工業用地比例變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減小,商業用地比例變化很小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明顯。在自然環境方面,我國形成了特點各異的三大自然區(如下表)。回答27~30題:

  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

  地形和地勢平原丘陵/海拔較低高原山地高原

  氣候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高寒氣候

  水文特征外流河內流河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溫帶森林/黑土、褐土、紅壤草原發育下的土壤凍土

  區域內部差異形

  成的主導因素①②海拔高度

  27.表中空格①、②應該填寫的內容分別是

  A.地形、熱量B.熱量、水分C.水分、熱量D.海陸位置、緯度位置

  28.我國東部季風區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B.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

  C.熱帶氣旋的形成D.冬夏季節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29.相對于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生產的優勢是

 、俳邓S富②熱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氣溫日較差大⑤氣溫年較差大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③④

  30.青藏高寒區相對于東部季風區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B.地勢C.內陸D.晝夜長短

  第II卷(主觀題,共三大題,共40分)

  31.(12分)讀北半球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問題。

  (1)分析圖中A、B氣壓中心的形成原理。(4分)

  (2)分析D地區氣候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和不利影響。(8分)

  32.(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北美區域圖

  材料二兩城市氣溫曲線及降水柱狀圖

  (1)乙城市附近海域洋流按性質劃分,屬于流。(2分)

  (2)材料二中①、②是甲、乙、丙其中兩個城市的氣候資料,其中①是______城,②是________城。②夏季降水少是因為受_______________控制。(6分)

  (3)五大湖地區是北美的傳統重工業區,根據材料分析其工業發展有利區位條件。(8分)

  33.(12分)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工業化進程加速,我國城鎮化經歷了一個起點低、速度快的發展過程。

  材料一:我國城鎮水平變化圖和我國城鎮數量和規模變化情況圖。

  材料二:我國城鎮化目前存在許多突出問題,比如“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鎮空間分布和規模結構不合理;“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力,城市建設缺乏特色。

  (1)分析材料一,說明我國城鎮化從1978年到2018年的變化特點。(8分)

  (2)結合材料二,列舉我國“城市病”有哪些。(4分)

  答案:

  一、選擇題

  12345678910

  CBADADDCBA

  11121314151617181920

  CDCDDCDBBD

  21222324252627282930

  CADCCBBDD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86484.html

相關閱讀: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