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解析版】山東省淄博市2014屆高三期末考試試題(生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2頁。滿分100分?荚囉脮r90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座號、準考證號、縣區和科類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50分)注意事項:1.第Ⅰ卷共40小題。1~30小題,每小題1分;3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卡上,只答在試卷上不得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關于細胞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淀粉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B.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C.DNA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D.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2.胸苷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用含有3H?胸苷的營養液處理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一段時間后,含有放射性的結構有①細胞核②線粒體③葉綠體④核糖體⑤內質網⑥高爾基體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答案】D3.構成細胞的有機化合物及其組成元素如下表。據表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有機化合物組成元素甲C、H、O乙C、H、O、N、P丙C、H、O、N,有些種類還含有P、S丁C、H、O,有些種類還含有N和P A.玉米細胞核中不含甲類化合物B.甘蔗細胞壁中不含乙類化合物C.紅螺菌細胞質中不含丙類化合物D.酵母菌線粒體中不含丁類化合物4.下列實驗操作與結果或結論均正確的一組是①雙縮脲試劑A、B液與蛋白質樣液混勻后,將試管水浴加熱;溶液呈紫色。②用甲基綠對口腔上皮細胞進行染色;顯微鏡下線粒體呈藍綠色。③用澄清石灰水鑒定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石灰水變混濁一定是有氧呼吸。④用低溫處理生長的大蒜根尖;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加倍。A.①B.②C.③D.④5.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描述正確的一組是①溶酶體具有單層膜結構②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類囊體腔內③動物細胞中的中心體與有絲分裂有關④所有酶、抗體、激素都在核糖體上合成⑤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內有大量的線粒體,是物質運輸的能量供應者⑥高爾基體主要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進一步加工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⑤6.下列關于生物膜組成和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運動而蛋白質分子不可以運動B.生物膜由外到內依次由糖被、蛋白質、磷脂雙分子層構成C.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以通過囊泡的轉移來實現D.組成膜的各種化學成分在膜上是均勻分布的7.果酒放久后易產生蛋白質沉淀而使酒渾濁,加入少量菠蘿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質防止渾濁,而加氨基酸氧化酶等則無濟于事,這說明A.酶的催化作用受環境溫度的影響B.酶的化學成分主要是蛋白質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8.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內合成ATP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都能形成ATPB.正常情況下,線粒體內形成ATP時伴隨著氧氣的消耗C.在綠色植物葉綠體內,形成ATP的過程需要光照D.ADP與ATP相互轉化,使細胞內ATP大量積累考點:本題考查ATP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9.關于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其紡錘體的形成不同于高等植物細胞B.人正常細胞有絲分裂時,細胞內最多含有92個DNA分子C.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與高爾基體的活動密切相關D.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數目的加倍不在同一時期10.正常細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遺傳物質發生改變,成為不受機體控制、連續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癌細胞)。下列與癌細胞相關的敘述中,不合理的是A.細胞周期較正常細胞短B.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顯著地變化C.細胞中的自由水比例比正常細胞高D.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細胞間的黏著性降低11.下圖是某動物精巢中部分細胞的分裂圖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該細胞中染色體數∶DNA數=1∶1B.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甲、乙、丙細胞C.如果P為X染色體,則Q一定是Y染色體D.位于染色體P和Q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遺傳12.右圖表示某哺乳動物體內正在進行分裂的一個細胞,該細胞A.存在于動物的精巢中B.在圖示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最多時為8條C.在分裂的間期產生了基因突變D.分裂產生成熟生殖細胞的基因型有兩種13.一個用15N標記的DNA分子有12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700個。該DNA分子在無放射性標記的溶液中復制2次,則A.復制完成后,具有放射性的腺嘌呤共有1400個B.復制完成后,不含15N的DNA分子總數與含15N的DNA分子總數之比為3∶1C.復制過程中,共消耗胞嘧啶脫氧核苷酸1500個D.含有放射性的DNA分子的兩條鏈都有放射性14.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X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用一對紅眼雌、雄果蠅交配,子一代中出現白眼果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紅眼對白眼是顯性B.子一代的白眼果蠅既有雄性也有雌性C.子一代的雌果蠅中有為雜合子D.讓子一代雌雄果蠅自由交配,理論上子二代果蠅中紅眼與白眼比例為13∶315.水稻的非糯性對糯性是顯性,將純合子糯性品種與純合子非糯性品種雜交得到Fl,讓Fl自交得到F2。取F2植株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藍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紅色。在顯微鏡下統計這兩種花粉,非糯性花粉與糯性花粉的比應是A.1∶1B.1∶2C.2∶1D.3∶116.報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黃色(含黃色錦葵色素)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控制機理如下圖所示,F選擇AABB和aabb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l,Fl自交得F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Fl的表現型是白色B.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C.F2中黃色∶白色=3∶5D.F2中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種類是7種17.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原因不包括A.能產生多種多樣的基因型組合方式B.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可以產生適應環境的新性狀C.能產生新的基因D.突變率低,但是普遍存在的能力。18.下列各項中屬于基因重組的是①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②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③染色體上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④DNA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⑤雜合的黃色圓粒豌豆產生綠色皺粒后代⑥純舍高莖豌豆培養成四倍體⑦花粉培養成單倍體植株A.①②③B.⑤⑥⑦C.①②⑤D.②④⑤19.假設a、B為玉米的優良基因,F有AABB、aabb兩個品種,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右圖表示不同的培育方法,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過程的育種原理是基因突變,定向產生新基因B.過程②③④的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基因型aaB_的類型經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C.⑤和⑦過程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D.②過程是將優良基因集中于同一生物體20.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ㄈ缦聢D),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B.Ⅱ?3的致病基因均來自于I?2C.Ⅱ?2有一種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種可能D.若II-4與Ⅱ-5再生育一個孩子,兩種病都患的概率是6【答案】B【解析】21.瘧疾流行的地區,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基因的攜帶者(Aa)對瘧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現對A、B兩地區進行調查,其中B地區流行瘧疾。已知A地區人群中各種基因型比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地區中A的基因頻率為94%B.B地區人群中Aa的基因型頻率大于8%C.變異的有利是相對的,是否有利取決于環境D.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基因是基因重組的結果22.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說法,錯誤的是A.內環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場所B.維持內環境的穩態是細胞正常代謝所必需的C.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取決子血漿中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量D.內環境穩態調節機制的現代觀點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23.下圖為人體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圖(圖中a、b為微型電流計F的兩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神經元處于靜息電位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B.從a處切斷神經纖維,刺激b處,細胞E能產生反應C.刺激皮膚細胞A一次,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兩次偏轉D.興奮從B傳到D,存在化學信號與電信號的轉換24.阻斷下丘腦與垂體的聯系后,血液中含量變化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甲狀腺激素C.胰島素D.性激素25.下列各項中與植物激素調節功能相符的一項是A.培育無子蕃茄過程中,生長素的作用改變了細胞染色體數目B.乙烯廣泛存在于植物多種組織中,其作用主要是促進果實發育C.植物組織培養形成根、芽時,受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的影響D.赤霉索引起植株增高,其原因主要是促進了細胞的分裂26.下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消滅破傷風桿菌外毒素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2和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B.細胞l~5中都有合成物質a的基因C.②、③過程與細胞膜上蛋白質有關D.細胞l~5均能識別抗原27.下列關于群落空間結構的特征及生態意義的敘述,錯誤的是A.群落空間結構的特征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B.群落的空間結構有利于對資源的充分利用,緩解種間競爭C.影響群落空間結構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溫度和水分D.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28.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A.草原生態系統比農田生態系統的群落結構復雜B.環境條件分布不均勻是形成群落水平結構的原因之一C.我國南方熱帶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謝活動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解析版】山東省淄博市2014屆高三期末考試試題(生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1665.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嚴砭C生物解析版
2019屆高三第一次全國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9學年湖南省雅禮中學高三下高考模擬卷生物解析版
2014屆高考生物第一輪選修3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復習測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