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上海市崇明縣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崇明縣2012學年(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考生注意:1試卷滿分10分,考試時間0分鐘。2第一部分全部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綜合分析題,包括填充題、選擇題和簡答題等題型。全卷包括兩大題,第一大題為選擇題,第二大題為綜合分析題。選擇題(30小題,共60分)一穿衣指數是指根據自然環境對人體感覺溫度起主要影響的天空狀況、氣溫、濕度及風等氣象條件,對人們適宜穿著的服裝進行分級,以提醒人們根據天氣變化適當著裝。讀我國某日穿衣指數落區圖,回答1~2。1該圖所示的日期,最不可能是A.4月5日B.5月1日C.7月1日D.11月1日2造成全國某日穿衣指數如右圖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B.海拔C.海陸位置D.文化背景二圖中的斜線示意晨昏線。甲地經度為。假定西五區區時為6日時20分。據此完成3~4題。 3、圖中甲地時間為A.5日5時20分B.6日6時20分C.6日5時20分D.5日6時20分4當日下列城市白晝最長的是A.悉尼B.上海C.雅加達D.莫斯科三下表為我國某區域l999年主要土地覆被類型的面積。圖示意該區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類型面積變化率,正值表示增長,負值表示減少。該區域生態環境已呈退化趨勢。據此完成5~6題。5、改善該區域生態環境首先應A.治理鹽堿地B.退耕還草C.保護沼澤地D.植樹造林6該區域可能位于A.云貴高原東部B.松嫩平原中部C.黃土高原中部D.內蒙古高原西部四自20世紀60年代,甲國開始在鄰近乙國邊境的地區設立邊境工業區,吸引乙國的企業來此投資建廠,并從乙國進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組裝成品后再銷往乙國。目前,這些邊境工業區已發展成規模不等的工業中心。據此完成7~9題。7、據圖文資料推斷,與乙國相比,甲國A.勞動力價格較低B.技術水平較高C.消費市場較廣D.資金較雄厚8影響甲國邊境工業區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是A.廉價勞動力B.交通運輸C.研發能力D.環境質量9甲國邊境工業區的發展,提高了A.乙國的勞動生產率B.甲國的環境質量C.乙國的就業率D.甲國的城鎮化水平 五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飛速發展,耕地不斷被擠占。但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總產量仍連續增長。據此完成10~12題。10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連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A.擴大了糧食播種面積B.加大了農業科技投入C.改進了農田水利設施D.完善了糧食流通體系11改革開放以來,下列糧食主產區在全國商品糧生產中的地位下降最為顯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漢平原D.成都平原12河南省和黑龍江省都是我國產糧大省。兩省相比,黑龍江省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積廣B.生產規模大C.機械化水平高D.人口較少六下圖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該流域內一次局部暴雨前后甲、乙兩水文站觀測到的河流流量變化曲線(b)。完成13~14題。13、此次局部地區暴雨可能出現在圖a中的A.地B.地C.地D.地14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為甲、乙水文站之間A.河道淤積B.河谷變寬C.湖泊分流D.湖水補給量減小七2011年PM2.5一舉登陸各大網絡媒體和報刊,從而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熟悉,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讀2011年衛星監測部分地區PM2.5數據表,回答下列15~17題。朱夫盆地剛果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PM2.5(u9/m3)45~500~1050~5575~80注:朱夫盆地位于西部撒哈拉沙漠。15影響朱夫盆地和剛果盆地PM2.5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氣候B.氣候、植被C.植被、人類活動D.人類活動、地形16影響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PM2.5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B.人類活動C.氣候D.地形17降低四川盆地內城市地區PM2.5指數的主要舉措是A.節能減排B.人工降雨C.加強監測D.植樹種草(八3~4級。結合下圖回答18~20題。18、若圖中E山頂的海拔是750米,則E山頂與古寺的相對高度可能是()A.650米B. 570米C. 550米D. 530米1游客從C山頂向下遠眺,最有可能看不到的是()A.古寺B. 古寺C. 古寺D. 大壩D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乘船游覽尼湖風光,從A到B比B到A(均直線航行)快B.某游客在湖畔A附近拍攝到太陽從E山頂徐徐落下C.在圖中D處擬建一水壩,水壩建成后,古寺最有可能被淹D.游客分別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漂流,在支流a漂流更加驚險刺激九下圖中格陵蘭島大部分終年被冰雪覆蓋,甲、乙分別是北美洲和英國的港口,甲乙之間的虛線示意航線。十八世紀郵政長官富蘭克林調查發現,沿北美洲和英國之間航線航行的郵船,往、返航程耗時明顯不同。據此完成2l~22題。21、圖中最可能出現冰山的海域在A.附近B.附近C.附近D.附近22沿甲乙之間航線航行的郵船往、返時間不同主要受A.海浪的影響B.流的影響C.海風的影響D.的影響 十下表為三地連續兩日日出與日落時刻(北京時間)回答23~24題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9: 0023: 008: 5823: 02②7: 1918: 417: 2018: 40③5: 4018: 485: 3918: 4923、三地按緯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A.B.C.D.24、若地為北京,則此時A.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C.北極圈內極晝的范圍逐漸擴大十一2012年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制造業面臨的招工難、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懸的招工條幅已經成為這些地區的日常風景。根據相關知識,完成25~26題。25、圖中是四種工業區位選擇結構圖,最有可能面臨用工荒的是()A.B.C.③D.26、“用工荒對沿海地區經濟的可能影響是()A.減少資金投入,縮小生產規模B.促進農業發展,改善糧食供應C.增大重工業比重,減少用工數量D.刺激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十二下圖為水循環和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其中代表三大類巖石。讀圖回答27~28題。27、關于圖中水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有()A.a、b環節可以使陸地淡水資源不斷更新B. 若該地位于北美中緯度西部,則c通常為向東北方向輸送的水汽C. 我國西北部河流的補給主要靠d環節D.e環節多年平均輸送的水量為f環節和d環節多年平均水量的差值28關于圖中巖石圈物質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有()A.海岸沙灘地區主要沉積物來自于e環節 B.g、j、k環節分別形成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C.h、i、l三環節分別屬于地殼運動、變質作用、巖漿活動D.②③兩種巖石可以直接相互轉化十三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中國居民的汽車消費逐漸活躍。完成29~30題29、對大城市來說大量使用家庭轎車有利于A.緩解道路交通壓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C.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D.30、由于石油用量增加,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是全球氣溫上升 地方病增加 臭氧層空洞擴大 光化學煙霧增加A.B.C.D. 二、綜合題(90分)十四下圖中,左圖為我國某河流河道示意圖,甲為一河心沙洲,右圖為沙洲一年內面積變化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題。31、若P河道為該河的主航道,則該河段基本的流向是 ,判斷依據是              。32、根據圖中信息該河位于我國 地區,理由是:                   。33、河心沙洲一般發育于河流的  ,若沙洲上游修筑水壩,則沙洲面積增長速度會 ,原因是 。十五下圖為江蘇省和貴州省三個年份城市化水平統計圖。讀圖回答問題。34、自1990年至2010年,兩省城市化發展的特點有何不同                                            35、指出與貴州省相比,江蘇省城市化發展的優勢條件。                                           。ㄊ喿x圖文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南蘇丹共和國國土面積約60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約800萬;國土南北氣候存在一定的差異,南北年均溫的變化為25°~35°,南北年降水量的變化為600~2000mm;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匱乏,經濟十分落后,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材料二:圖中陰影部分為南蘇丹共和國。圖為南蘇丹水系圖。  材料三:右圖為南蘇丹降水與氣溫分布圖36、描述南蘇丹共和國的地理位置特點。                    。3流總體流向 ,水系分布特點是 。38、結合南蘇丹氣候資料,分析該國旱雨季的成因。                    。圖示區域沼澤廣布,試分析原因。                    。4說明該國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                                         。十七讀我國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示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41、從階段一到階段二,甲地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由 變為 。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4分析乙、丙兩個工業區選址時考慮的區位因素。乙: 上海市崇明縣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80010.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