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無錫市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江蘇無錫市2013屆高三期期中考試地 理 試 題考生注意: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綜合題)兩部分: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請將答案填寫在地理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交地理答題卡。第I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3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圖1為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1~2題。1.若圖中甲地外圍閉合等高線的高度為400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是洼地 B.甲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間 C.甲地是凸地 D.甲地海拔比500米高2.圖中陡崖頂部的海拔可能是 A. 899米 B. 999米C.1099米 D.1199米圖2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圖中晨昏線與68°緯線圈相切,A地地方時為3時。讀圖回答3~5題。3.此時北京時間為 A.2點 B.8點 C.20點 D.22點4.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是 A. 22N B. 22S C.D.12S5.此日過后的幾天 A.莫斯科正值隆冬季節 B.悉尼正午太陽高度增大 C.北極圈內極夜范圍擴大D.地球公轉速度變慢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做兩個相同規格的玻璃箱(如圖3),甲底部放一層土,中午同時把兩個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鐘后,同時測玻璃箱里的氣溫,結果發現底部放土的比沒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據此回答6~7題。6.該實驗主要目的是測試 A.大氣的溫室效應B.大氣的熱力運動 C.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的時刻D.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7.甲箱氣溫比乙箱氣溫高的原因是 A.太陽輻射強弱差異 B.地面輻射強弱差異 C.大氣輻射強弱差異 D.大氣逆輻射強弱差異 圖4為等值線圖,圖中數值a>b>c。讀圖回答8~10題。8.若為海洋表面等溫線圖,且等溫線彎曲是受洋流影響,則該洋流是 A.北半球暖流 B.南半球暖流 C.北半球寒流 D.南半球寒流9.若為陸地表面等溫線圖,且等溫線彎曲是受地形影響,則該地地形是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10.若為南半球某地等壓線分布圖,則甲地的風向是 A.東南風 B.西南風 C.西北風 D.東北風讀圖5,回答11~12題。11.以下最適合圖5的圖名是 A.區域差異性示意圖B.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示意圖 C.區域整體性示意圖D.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示意圖12.圖示地區葡萄特別甜的原因是 ①生長期日照時間長②氣溫日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圖6為四個國家人口的性別——年齡構成圖。讀圖回答13~14題。13.圖示四國中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4.圖示四國中30-39歲人口數量從少到多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圖7是某生態工業園內部產業鏈示意圖,實線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的流動過程,虛線箭頭表示副產品或廢棄物的流動過程。讀圖回答15~16題。15.圖中甲、乙、丙分別代表 A.電廠、鹽場、化工廠 B.化工廠、電廠、鹽場 C.電廠、化工廠、鹽場 D.鹽場、電廠、化工廠16.該生態工業園區中 A.建材廠有效利用了鹽場的廢棄物 B.化工廠的廢棄物得到利用 C.發電廠的廢水、廢氣與廢渣得到有效利用D.制鹽的副產品得到利用快速公交系統,簡稱BRT,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公共客運系統。圖8為“我國東部某城市某BRT站臺分時段乘客流量統計圖”。讀圖回答17~18題。17.該站臺所在區域最有可能是 A.工業區 B. 行政區 C. 中心商務區 D. 居民住宅區18. BRT的開通 A.有利于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提高 B.可以促進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C.有利于加強城鄉之間的交通聯系 D.可以取代出租車成為城市客運的主要方(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選兩項且全選對者得3分,選錯、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讀圖9,回答19~ 20題。19.圖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蝕作用 B.流水堆積作用 C.地殼斷裂下沉 D.地殼斷裂抬升20.甲類巖石中可能含有 A.銀礦 B.銅礦 C.煤層 D.生物化石圖10為“我國東南部某地197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21~ 23題。21.與1979年相比,2009年面積減少的土地利用類型有 A.工業用地 B.交通用地 C.林地 D.灘涂22.造成該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直接原因有 A.現代農業迅速發展 B.工業規模顯著擴大 C.城市化快速推進 D.生態環境顯著改善23.從土地利用的變化看,該區域可持續發展中應注意 A.優化農業結構 B.控制城市用地規模 C.嚴禁占用耕地 D.加大產業轉移力度下表為“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標(部分)統計表”(摘自《江蘇改革開放30年統計資料簡編》),讀表回答24~ 26題。2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的原因是 A.能源消費總量減少 B.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C.環境整治力度加大 D.污染產業省際轉移25.江蘇經濟、社會的變化主要有 A.人口增長轉為“高高低”模式 B.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發展加快 C.城鎮人口就業壓力逐步緩解 D.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擴大26.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江蘇對外貿易的積極措施有 A.擴大資源出口,增加外匯收入 B.積極培育品牌,開拓國際市場 C.加大自主創新,提升產品檔次 D.實施降價銷售,切實拉動內需第II卷(綜合題共60分)27.圖11為四地氣候資料圖,圖l2為風向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1)根據圖12中的風向判斷,圖示是北半球 季,判斷的依據是 。(2分)(2)根據圖11中甲、丁兩種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在圖12中與其相對應的位置分別是 、 _(填寫代表字母)。(2分)(3)與乙地植被類型相同的另一種氣候類型的名稱是 。(1分)(4)C、D同為300~400N之間的大陸,但氣候類型卻不同,分別是 、 ;產生差異的原因是 。(6分)28.圖13為“南美洲局部地區自然帶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丙地區自然帶為 帶,其成因主要是 。(4分)(2)南美洲西海岸,從甲處到丁處自然帶分布的特征是 ,其形成因素主要有 、 。(4分)(3)在甲、丁兩處東側山地,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帶分布差異顯著,其主要表現有 、 、 等方面,形成這些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4分)29.讀中南半島簡圖(圖14)及泰國洪災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 材料二2011年10月,泰國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首都曼谷及其附近變成了汪洋澤國,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從上世紀中期到現在,曼谷人口由100萬增至1200萬,市中心高樓林立,市郊工業區成片分布。在城市開發進程中,不遵守相關的規劃法規,違規改變規劃用地性質,把綠地改為商業用地。綠地濕地面積日漸減少,多條運河先后被填埋。有資料顯示,作為泰國首都的曼谷,曾經以每年20厘米的速度下沉。 (1)圖示地區的地形特征為 ,地勢特征是 。(2分) (2)中緬合作開發伊洛瓦底江,開發的重點是 ,其流域綜合開發利用的方向還有 。(4分)(3)根據材料二,分析造成這次曼谷洪災的人為原因是 。(3分)(4)泰國的農業地域類型為 ,是世界著名的 (農產品)生產國和出口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請你為該地農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5分)30.2011年4月,沈陽經濟區被正式批復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圖中鞍山、本溪、阜新、撫順等城市形成的共同區位因素是 。該經濟區城市體系中,等級最高的城市是 ,該城市的主要職能有 。(3分) (2)該區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簡述其發展的有利區位條件。(4分) (3)簡述該地區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的措施。(6分)31.以下是某城市略圖(該城市有四個工業區,分別是鋼鐵、機械、輕紡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2008年該市各城區人口變動(人口遷移差額率指人口遷入率與人口遷出率之差)1998~ 2008年三大產業比重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根據圖17信息推斷,圖中河流流向 (東北/東南/西南)方向。(1分) (2)如果圖17中城市工業布局比較合理,那么,BCDE四處中, 處可能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判斷理由是 。(2分)(3)根據圖18判斷,2008年ABCDE各城區中,人口不斷減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 ,人口總數基本不變的是 。(3分) (4)根據圖19判斷,與1998年相比,該市2008年三大產業比重的變化趨勢是(雙選題) 。(2分) A.第一、二產業比重呈下降趨勢,第三產業比重呈上升趨勢 B.第一產業比重呈下降趨勢,第二、三產業比重呈上升趨勢 C.三大產業比重變動幅度最大的是第一產業 D.三大產業比重變動幅度最大的是第三產業 (5)描述該城市擴展過程 。(2分)!第12頁 共12頁學優高考網。〗K省無錫市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82265.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