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二附中南校區2013 —2014 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年級地理期中考試試題第 I 卷(選擇題,共50 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 25 小題,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圖1是亞洲中緯度地區一種適應環境、別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稱為土拱。這種民居較高大,屋頂為拱頂或平頂,墻體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據此回答 1~ 2 題。1.這種民居所處環境的突出特點有( ) A.晝夜溫差大 B.秋雨綿綿 C.氣候濕熱 D.臺風頻繁2. 6月8日當地地方時 15 時,照射土拱的太陽光來自( ) A.東北方向 B. 東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右圖為某半島地形圖。讀右圖回答 3~5 題、3.該半島火山活動頻繁,是因為受到 A.太平洋板塊張裂的影響 B.印度洋板塊張裂的影響C.印度洋板塊擠壓的影響D.太平洋板塊擠壓的影響4.當地居民穩定的用電來源于 A.地熱能 B.風能 C.水能 D.太陽能5. 7 月份該半島可能出現( )A.高山冰川與巖漿相映 B.極晝C .成群的企鵝 D.臺風讀圖3,回答第 6 題。6.圖4的四幅曲線圖中,能正確反映圖3氣流運動過程中氣溫、降水可能性變化趨勢的是( )圖5是我國某地區氣溫、降水量和蒸發量、年內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 7~ 8 題。7.該地區位于我國的( )A.華北地區 B.華南地區 C.青藏地區 D.西南地區 8.有關該地區自然環境的敘述,是( ) A.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B.河流多冰雪融水補給為主C .農業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 一年中春季最干早9.圖5為某島嶼簡圖,該島嶼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 1 000 恤以上,東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異較大。東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異及主要影響因素是( )A.東北部降水少,洋流因素 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因素C.東北部降水多,信風和地形因素D.西南部降水多,地形因紊圖6是某區域等溫線圖,讀圖回答10~ 11 題。10 .該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當前的季節為( ) A.北半球冬季 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P 處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 P 處氣溫在 10 ℃ 以立 C. P 處地勢低洼,沙漠廣布 D. P 處為一座山,山頂海拔可能超過1000 米讀全國高溫預報圖,回答 12 ~13 題12.造成圖中甲區域高溫天氣的天氣系統是( ) A.鋒面氣旋 B.暖鋒C.熱低壓 D.反氣旋 13 .圖中乙地氣溫高達 40 ℃ 以上,其成因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盆地地形,不易散熱 B.沙漠地表,增溫較快 C.副高控制度=,氣流下沉增溫 D.氣候干燥,太陽輻射強烈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一月等溫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 ~13 題14. 8 ℃ 等溫線大致呈東西走向,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 A.海岸線 B.緯度C.地形 D.大氣環流 15.昆明和臺北緯度位置相近,但溫度差異較大,主要原因有( ) ① 地勢高低 ② 距海遠近 ③ 寒潮影響④ 洋流影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圖9表示四種氣候類型的月均溫和年降水量狀況,讀圖回答 16 ~17 題。16.與圖中甲、乙、丙、丁四種氣候類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別為A.倫敦、悉尼、莫斯科、開普敦 B.圣保羅、開普敦、孟買、北京C.圣保羅、開普敦、北京、巴西利亞 D.巴西利亞、倫敦、開普敦、北京17.當丁氣候類型處于少雨季節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多雨 B.中國江淮流域正值伏早天氣 C .青藏高原景區正值旅游旺季 D .我國江南地區桃紅柳綠2010年4月20日發生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造成嚴重海洋污染,有關專家擔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歐洲沿海,讀墨西哥海域示意圖(圖10),回答 18~19 題。18.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歐洲沿海的洋流是( ) A .墨西哥灣暖流 B .阿拉斯加暖流 C .加利福尼亞寒流 D .北太平洋暖流 19.石油污染對墨西哥灣沿岸產生的影響主要是( ) A.引發赤潮 B.旅游業遭受打擊C.降水增多 D.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圖11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 20~21 題。20.日本以及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點是( )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C.由西向東深度增大 D.由東向西深度增大 21. 2011年 3 月11 日,日本以東海域發生了9級地震,福島核電站遭受破壞,其泄露的污染物隨洋流擴散的主要方向是( ) A.西南 B.東北 C.西北 D.東南圖12為我國東部地區的三種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紅壤的土壤成分構成。回答 22 ~23 題。22.圖中 a 、 b 、c代表的三種土壤正確的排序組合是( ) A.黑土、水稻土、紅壤 C.紅壤、水稻土、黑土B.水稻土、黑土、紅壤 .紅壤、黑土、水稻土23.關于 a 、 b 、 c 三種土壤的正確敘述是( ) A. a 土壤可通過摻入砂子、施用石灰等方法進行改良 B. 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國的松嫩平原和江漢平原等地 C. c土壤和黑鈣土是在人類長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D. a 、 b、c 三種土壤中, c 土壤的透氣性最好讀沿 20 " N 緯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回答 24~25 題。24.甲、乙兩地形區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① 水量、跊]有結冰期的小③ 水位變化大 ④ .落差小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25 .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將工廠轉移到乙地區的最重要原因是乙地區 A.交通發達 B.資金雄厚 C.科技永平高 D.勞動力豐富第 Ⅱ卷(綜合題,五大題,共 50 分)26.下圖是兩大洲氣候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 ① 、 ② 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 氣候、 氣候; .其成因分別是: 。 2 )圖中 ③、④兩地緯度位置、距海遠近相同,但氣候不同,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3 )⑤ 、⑥ 兩地同屬熱帶雨林氣候,但面積大小不同。試從大氣環流、她形兩方面作簡要解釋。 。27. 圖15為途經我國的寒潮路徑及寒潮等次數線分布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 l )描述圖示區域寒潮蟲理次數的空間分布特點。 ( 2 )比較西安與成都遭受寒潮影響程度的差異,并說明原因。2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 )根據圖示經緯度及輪廓判斷,該圖所示國家處在 板塊和 板塊的 (張裂、碰撞)處,故多火山。 ( 2 )圖16中的右圖是 A 港口附近等高線和等深線圖。港口應建在甲、乙兩處中的 處,并 說明判斷理由: ( 3 )從 A 港出發經紅海開往北印度洋的船只吃水深度的變化是由 變 ,再變 。 說明判斷理由: 29 .讀“世界陸地自然帶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17a中自然帶從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帶的 規律和 規律。( 2 )自然帶 ② 在南半球的同緯度有無分布? ,原因是: 。 ( 3 )圖 2 是沿 46°S 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圖中 A 的自然帶與圖17a 中的 _ (填序號)自然帶相符;圖中 B 自然帶名稱是 。 30 .讀某內流湖變化示意圖,回答問題。( 1 )該湖泊是世界有名的內陸湖咸海簡要分析該湖泊所處區域的氣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 2 )該湖泊面積的變化特點是,分析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 ( 3 )分析該湖泊面積的變化趨勢可能導致的環境間題.高三年級地理答案30. ( 1 )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年較差較大,降水稀少。深居內陸,離海較遠,受海洋影響小,水汽難以進入。 ( 2 )湖泊面積不斷縮小水灌溉。 ( 3 )濕地面積不斷萎縮,本地區氣候干旱,蒸發量大;沿河發展農業,大量引使該區域的氣候更加干旱,沙塵暴天氣頻繁,土地鹽堿化和荒漠化不斷加重,湖泊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水生生物瀕臨滅絕2014屆高三年級地理期中考試試題 第 5 頁 共 7 頁甲乙u圖3圖5氣溫降水圖4圖6圖11圖7圖8圖9圖10圖14圖12圖12圖13圖15圖17a圖1 土拱民居圖17b圖16陜西省西安市交大二附中南校區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17597.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