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寒假檢測地理試題 2、16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2010年春季,冰島的火山多次噴發,使一些地區航空運輸業遭受了巨大損失。讀圖1,完成13題:4.當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時,四地晝長由長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 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5.丙地可能是( )A.天山 B.秦嶺 C.大興安嶺D.陰山下面圖表表示我國某主要地形區中,某山自然帶的垂直分布和該地形區中某城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6~7題。自然帶類型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山地針闊混交林帶山地針葉林帶山地草原帶山地草甸帶氣溫曲線降水量直方圖垂直分布高度西坡高度(米)1100至15001500至18001800至24002400至27002700至2870東坡高度(米)800至11001100至16001600至19001900至25802580至28706.該地形區最可能是( )A.黃土高原 B.云貴高原 C.青藏高原 D.華北平原7.山地東西兩坡自然帶分布高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熱量差異 B.水分差異 C.地勢高低差異D.緯度差異讀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3),分析回答8~11題。8.該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為( )A.山地B.丘陵C.低緩高原D.平原9.圖中陡崖M的相對高度最有可能是A.50米B.90米C.155米D.220米10.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則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A.由西北向東南B.由西向東C.由東南向西北D.由東向西11.在N點( )A.能同時觀察到甲、乙兩村B.能看到甲村,無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無法看到甲村D.兩村都無法看到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導致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圖為地球熱量平衡示意圖。讀圖回答題。.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導致大氣對地面保溫作用增強。下列數字所示環節與保溫作用直接相關的有A. B.C. D.13.全球氣候變化會對糧食生產產生較大影響,其主要原因是A. B.旱澇災害增多C.某些物種滅絕 D.土壤肥力下降14.P地氣候類型沒有分布的大洲是 ( )A.亞洲 B.歐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15.P地自然帶為( )A.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C.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D.溫帶草原帶讀我國北緯35°~40°之間大陸上四地的氣候資料(下表),回答題16~17。16. 導致四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質. 關于四地說法正確的是A.①、兩地河流都有春汛B.、兩地位于青藏高寒區C.、兩地位于季風區 D.、兩地位于半區22.圖中①②③④四點氣壓由高到低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表示城郊熱力環流,則①處為城區B.若表示夜晚沿海地區海陸間熱力環流,則②處為陸地C.若表示白天沙漠與綠洲間熱力環流,則①處為沙漠D.若表示冬季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季風環流,則②處為太平洋圖8為亞洲東岸某地海陸分布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24~25題。24.水循環中( )A.①環節是水汽輸送,冬季風是其主要動力B.②環節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節C.③環節是地表徑流,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D.④環節蒸發的水汽全部被輸送到陸地上空25.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處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處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蝕而成 B.乙處為向斜,主要由內力作用形成C.丙處為火山,位于板塊張裂地帶 D.丁處為海溝,由板塊碰撞而形成圖9表示1962年~2007年中國南方某省年平均氣溫變化。完成26~27題。26.1962年~2007年該省年平均氣溫變化的總體趨勢是( )A.降幅超過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約2.1℃ D.波動上升27.氣候變化對該省的影響有A.生長期縮短 B.低溫凍害損失減小C.極端天氣事件增多 D.天然濕地面積擴大28.2010年6月日第l9屆世界杯足球賽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拉開(東二區)20:00進行此時上海地區可能是( )A.旭日初升 B.烈日當空 C.夕陽西下 D.30.若此圖表示中低緯度洋流分布圖,且G、H緯度相同,則③處洋流名稱可能是( )A.若該海域為太平洋,則③為加利福尼亞寒流B.若該海域為太平洋,則③為秘魯寒流C.若該海域為大西洋,則③為加納利寒流D.若該海域為印度洋,則③為馬達加斯加暖流31.若此圖表示海陸間水循環,且G、H位于地表,則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G表示海洋,H表示陸地B.①②對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的景觀起主要作用C.③表示蒸騰,④表示大氣輸送D.徑流②的右岸始終比左岸陡圖11為某河流入海徑流量和輸沙量的逐年變化。讀圖題。.圖中信息表明該河流A.1950~1969年輸沙量與徑流量年變化同步B.1985年之后輸沙量和徑流量變化趨勢相反C.1950~2005年輸沙量的變化率高于徑流量的變化率D.高徑流量年份與高輸出量年份逐一對應.比較1984年以來徑流量和輸量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流域內A.氣候變暖、變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顯著C.地質災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資源總量呈波動式下降34.乍得湖流域A.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小B.河水主要來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徑流參與海陸間水循環 D.水面蒸發參與陸地內循環.根據圖中信息可以判斷A.流域面積減小B.湖泊水位總體下降C.流域主體位于熱帶荒漠D.1963年時湖底東南高,西北低36.12月27日~28日,我國東南沿海( )A.風速加大 B.氣壓明顯下降 C.東北風轉東南風 D.天氣轉睛37.12月28日,①地最高氣溫為 -1.5°C,②地最高氣溫為15°C。導致①、②兩地最高氣溫差異明顯的主要原因是( )A.①地受冷空氣南下影響大,降溫明顯 B.②地的晝長比①地長,且太陽高度較大C.①地的氣壓比②地高D.②地位于沿海,受海洋影響大讀圖14,回答38~39題。38.圖中洋流所在的大洋為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39.圖中洋流對相鄰陸地環境的影響是A.增加了濕、熱程度B.降低了干、熱程度C.減輕了寒冷狀況 D.加劇了干燥狀況40. 我國甲、乙兩地均位于29°N附近。讀甲、乙兩地各月氣溫和降水分布圖”(圖15),可知A. 甲地年平均氣溫較乙地低B. 乙地降水較甲地豐沛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氣候D. 甲地屬溫帶季風氣候高三寒假檢測地理試題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40 分)4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24分)材料一 澳大利亞相關資料圖材料二 杭州位置圖及杭州與澳大利亞甲城市的氣溫資料統計表(1)杭州與澳大利亞黑德蘭港之間的距離約為 千米。(2分)(2)根據材料分析杭州與甲地的氣溫差異及其成因。(10分)(3)說明圖中甲地降水特征及其成因。(8分)(4)說出澳大利亞東岸污染擴散的特點,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42.下圖為我國部分地區2010年10月25日天氣圖及甲地局部地形圖,讀圖回答問題(16分)(1)簡述甲地25日的天氣特征及成因(12分)(2)簡要說明A、B兩支流水量差異及其原因。(4分)題號分值4142高三寒假檢測地理試題參考答案1-5 BBDDB 6-10 ABBCA 11-15 CCBAC 16-20 BCBBD 21-25 CADCD 26-30 DCDAB 31-35 BCBDB 36-40 DABDC41. (24分)(1)5550 (2分)(2)差異:杭州最冷月氣溫比甲低,最熱月氣溫比甲高,(2分) 杭州氣溫年較差比甲大(2分);原因:冬季:杭州受冬季風影響氣溫較低,甲受西風影響氣溫較高 (4分)夏季:杭州受暖濕的夏季風影響氣溫較高,甲受西澳大利亞寒流影響氣溫較低 (2分)(3)特征: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較豐富),(2分)夏季(2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2分)成因:夏季(1月)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降水少,(2分)冬季(7月)受西風控制降水多。(2分)(4)特點:東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擴散(向東、向南擴散);(2分)原因:東部海區主要受由低緯(西北)向高緯(東南)的洋流(暖流)影響。(2分)42.(16分)(1)氣溫降低 (2分) 原因:受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2分)氣壓升高 (2分) 原因:氣溫降低,氣壓升高(2分)陰雨天氣 (2分) 原因:暖氣團被迫抬升,成云致雨(2分)大風 (2分) 原因:溫差大氣壓差大,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強(2分)(答出三點即可給6分)(2)A比B水量小(2分) 原因:A支流少,匯水面積小,B支流多,匯水面積大(2分)學優版權所有!投稿可聯系QQ:1084591801山東省威海市乳山一中2014屆高三寒假開學檢測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22074.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