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其中第Ⅰ卷1~7面,第Ⅱ卷7~8面;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機讀卡和答題卷規定的位置上;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卷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3、選擇題答案使用2B鉛筆填涂,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非選擇題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和機讀卡交上,試題卷自己保存。第Ⅰ卷 (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山峰與橋梁A的相對高度最有可能是 (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2.對該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響 B.地勢由北南東三面向西部傾斜C.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D.河流的流向為自東北向西南【答案】1.B2.A【解析】試題解析: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風,稱為離岸風,反之稱為迎岸風。右圖為“世界部分地區離岸風和迎岸風分布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風向。讀圖回答3~4題。3.風向①~⑤中,形成原因與其它四個明顯不同的是 ( ) A.① B.② C.④ D.⑤4.有關風向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風向影響顯著B.乙海域受③風向影響,冷海水上泛而有利于漁場形成 C.丙地在④風向盛行的季節,草原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風向的控制,光熱充足 電視劇《闖關東》中的場景:“主人公朱開山為了避免所種的莊稼遭受霜凍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帶領全家人及長工們在田間地頭點燃了柴草……”結合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5~6題。5.關于圖中a、b、c所代表的內容敘述正確的是 ( ) A.a代表大氣的直接熱源 B.a、b、c所代表的輻射波長的大小關系是a<b<c C.b代表的輻射主要被大氣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輻射與天氣狀況無關6.朱開山一家燃燒柴草防御霜凍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強a輻射 B.增強b輻射 C.增強c輻射 D.改變b的輻射方向下圖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氣系統的垂直剖面圖”,其中甲(110°E,40°N)、乙(120°E,30°N)是近地面的兩地點,讀圖完成7~8題。7.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控制甲、乙兩地的天氣系統是 ( )8.甲、乙兩地在此天氣系統影響下,天氣狀況最可能是 ( ) A.甲地炎熱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氣溫日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氣溫較低;乙地多狂風暴雨 C.甲地此時多西南風;乙地此時多東北風D.甲地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差;乙地陰雨連綿 下圖為2012年11月20日亞洲部分地區等壓線(hpa)圖,據圖回答9~10題。9.圖中甲、乙兩地天氣狀況比較,正確的是 ( ) A.甲、乙地風向均為西北風 B.乙地風力大于甲地 C.甲地氣溫較低,氣壓較高 D.甲地晴朗,乙地陰雨10.未來24小時內 ( ) A.北京將迎來雨雪天氣 B.廣東省受西北風影響C.朝鮮半島風力逐漸減弱 D.日本列島風力將加強10.根據圖中等壓線分析,北京受高壓控制,同時未來24小時強度增強,晴朗天氣為主,排除A;根據風向的判斷原理,廣東省受東北風影響,排除B;圖中朝鮮受高壓控制,且不斷增強,故風力不斷增強,排除C;日本列島受低壓控制,同時在加強,使得與控制北京的高壓中心氣壓梯度不斷增大,風力增強,選D?键c:本題考查常見的天氣系統下圖甲為我國西南某區域地質剖面圖,圖乙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讀圖回答11~13題。11.甲、乙、丙、丁處,地質構造相同的是 ( ) A.甲與乙 B.甲與丙 C.乙與丙 D.丙與丁12.丙處巖石的成因與圖乙地殼物質循環圖中數字代表的巖石相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13.隨著氣候變暖,自丁至丙地自然帶呈現的變化最有可能是 ( ) A.垂直帶譜更加復雜 B.垂直帶譜變得簡單C.同一自然帶分布高度增加 D.同一自然帶分布高度降低13.垂直帶譜的復雜程度取決于所在的緯度和海拔,海拔越高,帶譜越復雜,如珠峰的南北坡的比較;緯度越低,帶譜越復雜,如非洲乞力馬扎羅,排除A、B;全球氣溫變暖,熱量增多,使得更高海拔的地方滿足某自然帶生長的水熱條件,故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升高,排除D?键c:本題考查地質構造下圖中n和n+4為兩個不同緯度,讀圖完成14~15題。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等溫線的溫度①<② B.受乙系統影響甲地吹偏東風 C.河口處右岸堆積作用明顯 D.甲地受洋流影響,降溫減濕15.有關該河流水文特征和開發利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A處河流的含沙量比B處大 B.B處因流速慢常形成沖積扇C.A處在開發中易產生水污染問題 D.B處以下河段適宜發展航運和灌溉15.含沙量大小和植被有關,圖中A處植被覆蓋率大于B處,排除A;沖積扇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山前),排除B,A處位于河流的源頭,主要環境問題是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等生態破壞,而不是環境的污染,排除C;B處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形平坦,水量大,河道寬廣,河流開放方向為航運等,選D?键c:本題考查大氣運動、水文特征讀中美洲及附近地區示意圖,完成16~17題。16.甲、乙兩地相隔不遠,但降水差異較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甲處于信風背風坡,降水少;乙處于迎風坡,降水多 B.甲處于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區,降水多;乙處于信風帶,降水少 C.甲沿岸有寒流經過,降水少;乙處有暖流影響,降水多 D.甲處于西風迎風坡,降水多;乙處于背風坡,降水少17.中美洲是世界上香蕉的主要產地,導致其香蕉產量大的主要社會經濟條件是 ( ) A.農業技術水平高 B.以香蕉為主要食物C.高溫多雨的氣候 D.鄰近美國,市場需求量大18.下圖中虛線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選項中,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頂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頂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 生物質能是以生物為載體,將大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存的一種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讀我國三個省區生物質能資源狀況表,回答19~21題。19.浙江和江蘇的薪柴總量相差很大,但生物質能滿足狀況相差較小,主要原因是 ( ) A.浙江的水熱條件更好 B.浙江丘陵多,江蘇平原多 C.省區面積差異較大 D.江蘇人口遠少于浙江20.新疆的生物質能資源遠不能滿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遷入多,礦物能源少 B.海拔較高,雪山面積小 C.交通落后,運輸不便 D.氣候干旱,植被稀疏21.下列對生物質能開發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 ①發展沼氣,解決農村燃料 ②生產燃料乙醇,減輕對石油的依賴 ③大面積種植薪炭林,解決我國能源不足狀況 ④提倡燃燒秸稈,以防止蔬菜遭受凍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19.B20.D21.A 下圖是某典型的生態城市市區在21世紀初的十年間總人口和自然增長率的情況圖,據此回答22~23題。22.2009年至今,該市市區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但是總人口卻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①出生率下降,少年兒童人口增多 ②經濟發展致使人口機械增長較多 ③死亡率上升,人口平均壽命縮短 ④高校擴招,學生數增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23.該市市區人口的迅速增加,將直接導致 ( ) A.城市交通壓力增大 B.城市綠地面積減少C.城市環境質量惡化 D.市民生活水平下降【答案】22.B23.A【解析】試題解析:22.考查人口變化。①前后矛盾,出生率下降,少兒比也要下降,排除;③也矛盾,隨著經濟發展,我國人口的壽命在增長,排除;由于經濟的發展,吸引大量外來人口進入,機械人口增長率增長;同時高校的擴招,高校學生增加。故選B。23.考察人口增加的影響,人口過快增長,勞動力過剩;就業困難;失業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醫療、衛生、交通等各方面社會開支擴大,壓力增加,故選A。考點:本題考查人口的數量變化、 人口結構和人口問題 讀我國部分省(市、區)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關數據,回答24~25題。24.表中a、b、c、d四省區排列可能是 ( ) A.浙江西藏上海江西 B.西藏浙江江西上海 C.江西上海西藏浙江 D.上海江西浙江西藏25.關于北京人口數據說法正確的是 ( ) A.兩次人口普查數據變化,養老行業受影響最大 B.人口增長率高,主要是人口出生率高 C.15~64歲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受經濟發展的影響D.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主要是人口遷移的結果 香港于2013年3月1日施行的“奶粉限購令”,使國內奶業標準低再次成為兩全的熱議話題。讀“我國某年良種奶牛的主要分布統計表”(單位:萬頭)。據此完成26~27題。我國某年良種奶牛的主要分布統計表(單位:萬頭)26.影響我國良種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飼料【解析版】河南省南陽市五校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24119.html
相關閱讀: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