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3-2014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三地理說明: 1.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共100分。 2.將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題紙上,只交答題紙。第I卷 選擇題 (共計6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右圖中甲、乙、丙、丁分別表示不同的國家。讀圖完成1~2題。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國家是.甲 .乙.丙 .丁 A. B. C. D.阿拉斯加是美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州。目前阿拉斯加州人口有60多萬,人口密度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數居住在城市。讀圖“美國阿拉斯加局部區域圖”,回答3—4題。3.阿拉斯加超過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該市①不易遭受臺風、風暴潮等災害侵襲 ②緯度較低,氣候較溫暖.5.圖中大型商場的布局A. B.交通C. D..從1990年到2008年該城市的工業部門大部分由城區遷移到郊區,因A.城區用地緊張,地價上漲 B.城市交通網的不斷完善 C.為了緩解城市地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D.C. 總人口增長了兩倍 D. 鄉村人口增長了兩倍8. 30年間該地區的城市化水平 A. 大幅度提高 B. 略有提高 C. 基本沒有變化 D. 略有下降下圖為 “廣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數量統計圖”;卮9—10題。9.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人口不斷增加,農村人口下降B.2001年前C.2001年后城市D.未來的城市化速度不斷加快A.B.社會發展C.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D.城市.關于甲、乙兩條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徑流曲線乙過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補給甲的長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乙過程下滲量小于甲過程A.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甲曲線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線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調蓄能力強 B.城市熱島效應C.下墊面透水能力好 D.城市地面硬化率高讀我國某地某種農事活動安排示意圖,回答16~17題。16.該農業地域類型的主要特點是①生產規模大、谒こ塘看蟆、蹎挝幻娣e產量高④商品率高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下列地區中,可按此圖安排農事活動的是①寧夏平原、谌皆、鄱赐ズ皆、芴皆萑A北平原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④⑤圖為“中國農業綜合開發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20~22題。20.造成我國各地農業生產發展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A.水源、土壤 B.勞動力、技術C.氣候、地形 D.市場、交通21.與①區相比,③區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A.機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C.水熱資源豐富 D.人均耕地面積大22.下列地區中,既體現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農業生產活動是A.②區進行鹽堿地改良,大力發展節水農業 B.③區充分利用光照優勢,發展大棚農業C.④區加速開發熱帶森林,擴大種植園面積 D.⑥區增加牲畜數量,擴大畜牧業規模2003年我國開始實施鼓勵農民種糧的惠農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積與糧食產量變化的分異。下圖是1999~2011年我國耕地面積與糧食產量變化圖。讀圖回答23~24題。23.1999~2011年間我國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變化的特點是A.耕地面積下降B.糧食產量持續上升C.2003年以前糧食產量與耕地面積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積下降速度趨緩,糧食產量持續上升.2003年以后影響我國糧食產量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積減少趨緩B.C.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D.農業生態顯著改善30.該市人口數量持續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遷入 D.原有人口基數.該城市的人口再生產類型為A.過渡型 B.原始型C.傳統型 D.現代型32.根據圖分析,該城市優越的區位條件主要是A.水資源豐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條件好 D.氣候適宜33.該城市城區建設發展的方向是 A.向西擴展 B.向北擴展 C.向南擴展 D.向東擴展2010年12月15日,隨著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爆破成功,結束了墨脫縣是我國唯一一個不通公路的縣的歷史。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端,海拔由7000多米急速過渡的到200米。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量可達5000毫米,當地地震、滑波、泥石流、強降雨頻發;卮34~36題。34.制約墨脫公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地處邊疆,經濟落后 B.地質條件復雜C.人口稀少,運輸需求少 D.海拔高,氣候嚴寒墨脫公路建成通車后,對當地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是A.促進當地產業結構 B.增強區域間文化交流C.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安全 D.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污染加。37.關于兩個三角洲自然地理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地區全年盛行西南風B.兩地區氣候形成原因相同C.兩地區的主要河流水量豐富D.兩地區以流水地貌為主.如果城市A、B利用當地原料發展工業,最適宜的工業部門依次是 A.棉紡織工業、麻紡織工業B.麻紡織工業、棉紡織工業C.水產品加工業、造紙工業D.電子工業、制糖工業39.決定圖中曲線形態的主要因素是A.環境質量 B.交通條件C.地租水平 D.建筑水平.在“O”區域附近形成的功能區一般是A.工業區 B.中心商務區C.住宅區 D.文教區圖為“我國某用地圖”,(1)評價圖中高科技園區布局的利弊。(8分)(2)簡述重化工業集聚的目的。(1)分析A、B兩區域發展種植業共同的自然條件。(8分)A區域是優質棉花的生產和出口大國,該國政府重視棉花生產,棉田主要集中在河流谷地及三角洲地區,9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2)說明該區域河流谷地發展優質棉花生產的主要社會經濟條件。(6分)(3)從地形和氣候方面分析B地區在農業發展過程中,既注重灌溉,又強調排澇的主要原因。(8分)2013—2014學年高三地理期中試題答案一、選擇題二、非選擇題41.(本題共18分)(1)利: 鄰近高速公路和鐵路,交通便利;遠離城市中心區,且位于盛行風的上風向,環境質量較好;鄰近高等院校,人才技術優勢明顯。(共6分)弊:靠近鐵路,高速公路穿過,噪聲污染較嚴重(2分)(2)減少運費和能耗,降低生產成本;(2分)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平,易成洪澇;(2分)旱季降水不足,需要依靠灌溉。(2分)!第12頁 共12頁學優高考網!高等院校江清高速公路鐵 路圖 例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40701.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