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北省保定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下學期周練(十九) 生物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一、單項選擇題:1.右圖所示的細胞可能是A.酵母細胞B.原核細胞C.動武細胞D.植物細胞2.某物質從低濃度向高濃度跨膜運輸,該過程A.沒有載體參與 B.為自由擴散C.為協助擴散 D.為主動運輸3.水稻細胞內合成的某物質,能夠在常溫下高效分解淀粉,該物質A. 在4°C條件下易變性 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4.利用地窖貯藏種子、果蔬在我國歷史悠久。地窖中的濃度較高,有利于A.降低呼吸強度 B.降低水分吸收C.促進果實成熟 D.促進光合作用5.用高倍顯微鏡觀察黑藻葉片細胞,正確的結論是A.葉綠體在細胞內事固定不動的B.葉綠體在細胞是均勻分布的C.葉綠體的存在是葉片呈綠色的原因D.葉肉細胞含有葉綠體,不含線粒體6.對下表中所列待測物質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待測物質檢測試劑預期顯色結果①DNA甲基綠紅色②脂肪蘇丹Ⅲ橘黃色③淀粉斐A.Ⅰ-1B.Ⅰ-2C.Ⅰ-3D.Ⅰ-4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試驗都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這兩個實驗在設計思路上的共同點是A.重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應B.誘發DNA突變,研究其表型效應C.設法把DNA與蛋白質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D.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DNA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10.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熟綠葉中葉綠素的降解,表明細胞分裂素能A.延緩葉片變黃 B.促進葉片衰老C.在成熟的葉肉細胞中合成 D.獨立調節葉綠素降解的生理過程11.下列敘述中,不屬于種群空間特征描述的是A.斑馬在草原上成群活動B.每毫升河水中有9個大腸桿菌C.稗草在稻田中隨機分布D.木棉樹在路旁每隔5米種植12.在5個相同的瓊脂塊上分別放置1—5個水稻胚芽鞘尖端,幾小時后將這些瓊脂塊分別緊貼于5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經暗培養后,測定胚芽鞘彎曲角度(如右圖所示)。正確的結果是13.目前氣象預報中有“紫外線指數”的內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線傷害。造成地面紫外線照射增強的直接原因是A.濫伐森林 B.水體污染C.南極冰川融化 D.臭氧層破壞14.右圖為南極某海域的食物鏈。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此食物網共有6條食物鏈硅藻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磷蝦在不同食物鏈上都屬于同一營養級嚴禁過度捕殺藍鯨由于其對該食物網影響最大15.有關“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動態變化”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A.改變培養液的pH值不影響K值(環境容納量)大小B.用樣方法調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數量的變化C.取適量培養液滴于普通載玻片后對酵母菌準確計數D.營養條件并非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唯一因素16.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是A.心猿意馬 B.飛蛾撲火 C.花香引蝶 D.老馬識途17.右圖中曲線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別飲1升清水及飲1升生理鹽水后的尿生成速率。錯誤的敘述是 A.飲清水后約1h,尿生成速率達到峰值 B.飲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濃度降低 C.在3h內,飲清水較飲生理鹽水產生的尿量多 D.3h后兩條曲線將不再交叉或重疊18.關于人體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激素在人體內作為信息物而發揮作用 B.激素在人體內含量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狀腺激素除了促進人體產熱,還有其他生理效應 D.正常人體內,激素的分泌受反饋調節19.有關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3種以上的生理系統參與維持體內環境穩態 B.人體內環境穩態的失調與外界環境無關 C.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 D.穩態有利于參與其調節的器官保持機能正常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發病率為19%,一對夫婦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們所生的子女患該病的概率是 A.19 B.9 C.9 D.二、多項選擇題:21.脂質具有的生物學功能是 A.構成生物膜 B.調節生理代謝 C.儲存能量 D.攜帶遺傳信息22.大多數老年人頭發變白的直接原因是頭發基部細胞內 A.物質轉運加速 B.新陳代謝變緩 C.呼吸速率加快 D.與黑色素合成相關的酶活性降低23.有關真核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無絲分裂過程核膜不消失B.動物細胞僅以有絲分裂方式進行增值C.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不形成細胞板D.無絲分裂僅出現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細胞24..有關DNA分子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分子由4種脫氧核苷酸組成B.DNA單鏈上相鄰堿基以氫鍵連接C.堿基與磷基相連接D.磷酸與脫核糖交替連接構成DNA鏈的基本骨架25.有關蛋白質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A.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B.每種tRNA只運轉一種氨基酸C. tRNA的反密碼子攜帶了氨基酸序列的遺傳信息D.核糖體可在mRNA上移動26.《物種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響著現代科學研究,達爾文A.提出了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觀點B.提出了用進廢退的理論C.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D.認識到變異廣泛存在并能遺傳給后代27.右圖為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某一時期的顯微照片,該時期A.是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是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中期C.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了互換D.結束后,同源染色體發生聯會28.關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關比較,正確的是A.均使感染者發燒,因此兩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體后均能引發特異性免疫反應D.均可能發生基因突變而改變傳染性三、非選擇題: 29.下圖表示病菌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做出應答的部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②為 細胞,④為 細胞。(2)⑦與④功能上的區別是 ,由④分化為⑦的過程中,④細胞核內的 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該分子的作用是作為 的模板。(3)抗體從在細胞內合成到分泌至細胞外的過程為 。(4)過程③表示 ,過程⑤表示 。30. 在充滿N2與CO2的密閉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幾株番茄,CO2充足。測得系統的呼吸速率和廣合速率變化曲線如下圖,請回答問題。(1)6~8h間,光合速率 (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內的O2含量 ,CO2含量 ,植株干重 。(2)9~10h間,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測最可能發生變化的環境因素是 ;10h時不再產生ATP的細胞器是 ;若此環境因素維持不變,容器內的O2含量將逐漸下降并完全耗盡,此時另一細胞器即 停止ATP的合成, 成為ATP合成的唯一場所。(3)若在8h時,將容器置于冰浴中,請推測呼吸速率會出現的變化及其原因。31. 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細胞膜的通透性,將小鼠肝細胞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發現它們的含量發生了明顯得變化(如下圖)。請回答問題。(1)由圖可知,隨培養時間延長,培養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養液中沒有尿素,推測其是 的產物。(2)培養液中的氨基酸進入細胞后,其主要作用是 ;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過 作用,為細胞提供 。(3)轉氨酶是肝細胞內參與氨基酸分解與合成的一類酶,正常情況下這類酶不會排出胞外,若在細胞培養液中檢測到該類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斷,細胞膜對物質的轉運具有 的特性。32.為了快速培育抗某種除草劑的水稻,育種工作者綜合應用了多種培育種方法,過程如下。請回答問題。(1)從對該種除草劑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藥離體培養,誘導成 幼苗。(2)用射線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該除草劑噴灑其幼葉,結果大部分葉片變黃,僅有個別幼葉的小片組織保持綠色,表明這部分組織具有 。(3)取該部分綠色組織再進行組織培養,誘導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使染色體 ,獲得純合 ,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噴灑該除草劑鑒定其抗性。(4)對抗性的遺傳基礎做一步研究,可以選用抗性植株與 雜交,如果 ,表明抗性是隱性性狀。自交,若的性狀分離比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測 。33.如圖所示,鐵釘刺入某人的腳底,隨即她產生了一系列的反應。請回答問題.(1)當鐵釘刺入皮膚時,痛覺感受器可產生傳向中樞的 。此人還未感覺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腳縮腿反應,調節該反應的神經中樞位于部位 (①;②;③)。(2)圖中此人反應是一系列神經調節的結果,參與此過程調節的神經中樞有多個,包括 及丘腦。(3)途中此人腎上腺分泌增加,使垂體的 分泌增多,從而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協同調節血糖、血壓以應對該緊急情況。(4)此人腳底受傷后出現了紅腫,醫生擔心她感染破傷風桿菌,立刻給她注射 進行應急免疫治療。該方法屬于(A.非特異性免疫B.特異性免疫)答案:29:B? ,記憶B,? 能否產生抗體和是否能直接識別抗原,mRNA,翻譯, 胞吐作用,增殖分化,識別。30:大于,增加,減少,增加,光照,葉綠體,線粒體,細胞質基質,(3)略河北省保定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下學期周練(十九) 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60021.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南昌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嚴砭C生物解析版
2014屆高考生物第一輪選修3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復習測試
2019屆高三第一次全國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9學年湖南省雅禮中學高三下高考模擬卷生物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