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2015屆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政治試題2015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政治科參考答案24—27 BCDB28—31 ACBC32—35 ACCD36.(1)圖一表明2010年以來我國GDP增速放緩,由高速增長轉為平穩增長(1分),圖二表明2010年以來我國三大產業結構在調整中不斷優化(1分)。材料一說明我國經濟結構有所改善,經濟發展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2分)。(說明:凡考生回答到“增速放緩”、“平衡增長”、“第三產業比重加大”、“產業結構優化”均可得1分,但不重復給分。對材料一概括出“經濟結構有所改善”給1分,“經濟發展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給1分。)36、(2) ①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②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加尊重市場規律。 ③改善宏觀調控,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說明:每點4分,在第①點若考生回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或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可給2分,但不與第①點重復給分。)3)①政府要切實履行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職能。 ②政府不能包辦一切,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監督,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 ④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說明:每點3分,第①點中回答履行好政府職能或回答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均可給3分,第②③④點中包含有2層意思,答到其中任意一層意思的即可給3分。)37、(1)①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市場的競爭機制可以促進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 ②文化與經濟相交融。市場化改革使文化企業獲得了合理收益,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③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市場釋放創造活力,提供了藝術性、思想性和觀賞性俱強的文化產品,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說明:每點4分,其中理論表述2分,材料分析2分。在第①點中若考生回答有利于奏響主旋律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等也可給2分,但不與第①點重復給分。)(2)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文化體制改革應立足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實際。②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力。 ③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我國的文化體制改革要自覺遵循社會發展規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④文化體制改革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體制改革帶來的實惠。(說明:每點3分,其中理論表述2分,材料分析1分,若考生回答文化體制改革應堅持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也可給2分,但不與①④點重復給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廣東省佛山市2015屆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一)政治試題(掃描版)有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20435.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漯河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政治試題(掃描版)
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山東省章丘市屆高三一輪檢測政治
浙江省寧波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內蒙古包頭三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