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類學是研究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學分支。小編準備了2016屆高三生物寒假作業,供練習。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1.2016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導致核電站放射性物質向外釋放,在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皮膚傷口及消化道等進入人體內,引起內輻射,放射線也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輻射傷害。受放射性物質輻射后人體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人體癌變、畸變風險加大
B.人體大部分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
C.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最可能會引發呆小癥
D.導致人體內各種細胞變異機會均等
答案 A
解析 核輻射可導致基因突變,使人體癌變、畸變風險加大;輻射可導致基因突變,而不是染色體數目加倍;幼年時缺碘可導致人患呆小癥;基因突變主要發生在分裂間期,人體內具有連續分裂能力的細胞更容易變異。
2.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A.個別堿基對的替換可能不影響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B.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性狀的改變,屬于基因突變
C.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出現或多或少的差異主要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
D.DNA復制和轉錄時出現差錯都可能發生基因突變
答案 A
解析 由于一種氨基酸可能對應多種密碼子,所以個別堿基對的替換,并不一定會導致相應的氨基酸的變化,也就不一定會引起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變化;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屬于染色體變異,不屬于基因突變;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出現的差異主要來自于基因重組;DNA復制出現差錯會引起基因突變,如果轉錄出現差錯,會引起RNA發生變化,不屬于基因突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66302.html
相關閱讀:2019學年湖南省雅禮中學高三下高考模擬卷生物解析版
2014屆高考生物第一輪選修3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復習測試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嚴砭C生物解析版
2019屆高三第一次全國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