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高考文綜二診政治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綿陽市高中2010級第二次診斷性考試
文科綜合思想政治部分
文科綜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歷史、思想政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 思想政治卷分為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共4頁,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 卡上。并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
2. 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 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 無效。
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右圖中OP表示價格,OQ表示供給量和需求量,D是某商品 需求曲線,S是某商品供給曲線。據圖可以推斷
①當某商品價格處于P2時,j荀品過剩,需求者可以壓低價格
②當某商品價格處于P2時,供不應求,供給者應增加供應
③當某商品價格處于PO時,商品短缺,需求者只能接受漲價
④當某商品價格處于Pl時,供不應求,供給者可以提高價格
A.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
對事件的態度占調查人數百分比
認為會有影響70. 7%
認為不會有影響19%
不關心10. 3%
2. 11月21日,質檢部門公布的檢測果顯示酒鬼酒樣品中被檢出含有塑化劑。小李同學對“塑化劑事件是否會對酒鬼酒企業造成很大影響? ”進行 了微博調查(結果如下表)》請你針對調查結果在微博上發出如下倡議:
①國家要發揮宏觀調控的基礎性作用,保障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②企業要樹立質量意識,保護消費者權益
③企業要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④消費者要增強權利意識和法律意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 礎作用。假如讓你寫一篇有關擴大內需的小論文,需要確定一組體現擴大內需措施的“關鍵詞”,結合經濟生活知識,請選出下列最準確的一組
①降低銀行存貸款利率②提高出口商品關稅稅率
③擴大增值稅試點范圍 ④完善社會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4. 2014年是鄧小平“犯南巡” 2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2月7日至11日重走南 巡路時,強調改革?放是共產黨必須堅持的方針,希望廣東在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 同時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下列屬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內容的有
①減少行政審批項目②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③加強和改善黨內民主集中制④正確處理好政府和企業的關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③④
5. 2014年12月7日,大型國有企業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億美元成功收購了加拿 大尼克森公司,標志著中海油乃至中國企業完成迄今在海外最大宗收購案。這說明
A.國有企業通過海外并購就能做大做強B.國有大型企業控制我國的經濟命脈
C.生產的全球化趨勢加劇D.我國大力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
6. 國家統計局2014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全 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程度達到80 1%,其監測的六大方面,實現程度如了:(單位。%)
2000 年2002 年2004 年:2006 年2008 年2010 年
經濟發展50.354.458.263.469.176.1
社會和諧57.557.159.967.676.082.5
生活質量58.362.967.775.080.086.4
民主法制84.882.583.788.491.193.6
文化教育58.360.962.264.164.668.0
資源環境65.466.367.770.675.278.2
根據以上數據,為了加快建成小康社會,你認為作為政府應該
①以人為本,執政為民②發展教育,提升國家文化實力
③強化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④構建和諧社會,做到司法公正
A.①②B. (2)(3)C. ②④D. ③④
7. 黨的十八大鮮明提出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人民 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好制度,下列屬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的是
①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②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③有利于政治協商,多黨合作④實現了中央領導與地方,自治的統一
A.①②B. ①④C.②③D. ②④
8. 10月22日,國家宗教事務局等10部門聯合下發文件,禁止以任何方式將寺觀搞“股份 制”、“中外合資”、“租賃承包”、“分紅提成”等,堅決反對利用宗教侵犯公私財產、斂錢 騙財的違法活動。對此理解正確的
A.國家全面保護和尊重公民的基本民主權利
B.國家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C.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維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D.宗教文化發展與經濟并不完全同步
9. 讀漫畫《亞洲問題》,漫畫中內容說明 (注:火上寫著“亞洲問題”,中國手里拿水
管,美國手里拿加油管)
①構建和諧世界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
②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④維護各國權益是我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中國菜如今有了官方標準英文譯名。如“紅燒獅子頭”的標準譯法為Braised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譯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紅燒獅子腦袋)。“如果外國人看到菜單- 中有獅子的腦袋,一定會向動物保護組織投訴的!边@體現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創新的來源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③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④文化在交流中得到借鑒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1. 2014年10月11日,對于中國文學來說,無疑將是載入史冊的一天。首位中國本土作 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隨之,國內出現了 “莫言?諾獎潮”。莫言以他講“中國 故事”的作品,吸引了 "世界目光”,這說明
A.中華文化博大精深B.中華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C.民族精神都是世界精神D.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增強
12. 面對不斷刺激人們神經的誠信缺失事件,有不少人感嘆道德滑坡、世風日下。對此有人 批評指出:“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蠟燭!边@句話啟示我們
A.要提高道德認識B.要遵守道德準則
C.要重視道德實踐D.要加強道德監管
第II卷(共52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共28分)建設環境優美,生活富裕,文化豐富的美麗中國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重 大課題。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表一:
我國環保投資占GDP比重
十五時期十一五時期十二五時期
投資總額(億元)8395.12160034000
占GDP比例(% )0. 891.311.41
(注:我國近幾年環保方面的新工藝,新技術不斷涌現,發明專利呈上升趨勢)
表二:
中國近期水質和相關排放情況
(1)請你分析表一(含注)、表二的內在聯系,并運用《經濟生活》知識為政府加強環 境保護提幾點建議?(至少三點)(10分)
材料一:成都市城北曹家巷片區居民建筑大都建于上世紀50年代,對其進行改造的計 劃因為多種原因一直沒有進行。為了辦好這一民生工程,2014年,成都市政府換了一個新 思路:“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堅持依法拆遷,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模式一”?居民自治改造。 經民主投票,選舉居民代表,成立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員會!白愿奈卑ぜ易龊妹褚馐占瘻 通等工作,居民全程參與制定改造規劃設計方案。搬遷協議簽署接受“自改委”及社會各界 的監督。央視記者報道稱“曹家巷拆遷,在全國都具有樣本價值!
(2)請你從公民和政府的角度,說明曹家巷的拆遷為什么具有樣本價值?(10分)
材料二:天回鎮是成都城北改造范圍的一個具有多種文化特征的場鎮。居民能否享受豐 富的文化生活也是影響居民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為此,天回鎮的改造規劃將充分挖搦歷史 文化內涵,將天回場鎮打造成集傳統歷史文化、民俗商貿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片區,形成具有 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標。
(3)請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成都市在“北改工程”中重視建設文化地標的 理由。(8分)
14.(共24分)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濟公”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為了進一步發掘出中國這一傳統文化的內涵, 位于天津濱海高新區的天津神界漫畫公司主創人員充分利用動漫形式,注入現代生活元素創 作的《濟公傳奇》系列漫畫作品日前在越南、韓國、泰國等國家同步發行,這是讓中國傳統 文化借助動漫這一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又一力作,成為中國傳統文化 “走出去”的經典案例。
(1)結合上述案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有關知識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怎樣才能更好地 “走出去”? (8分)
材料二:文化產業具有創新驅動、產業融合、生態增值、低破經濟等特點和功能,曾被 稱作“第四航母”,是國家重點支持打造的支柱產業。近幾年,隨著文化消費的不斷升級換 代和產業的一系列積極變化,我國文化傳媒產業取得了顯著進展,2010年我國文化傳媒行 業總產值達到5620億元,比上年增長14.5%; 2014年中國傳媒產業的總產值為6379億元, 比2010年增長15.2%。到2020年文化產業將轉變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
——《2014: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
(2)結合所學《經濟生活》相關知識,分析實現文化產業這一轉變的經濟意義?(8分)
材料三: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在于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 主義道路,加強黨的領導,黨要通過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和道路,才能實現文化強國的夢想。
(3)運用所學《政治生活》有關知識,說明我們黨應如何領導文化建設?(8分)
保密★啟用前【考試時間:2013年1月27日上午9 : OO?11 :30】
綿陽市高中2010級第二次診斷性考試
文科綜合歷史部分
文科綜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歷史、思想政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 歷史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兩部分,共6頁,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患 卡上。并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
2. 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 無效。
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社會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學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這簡直就是打碎他們的飯碗了” 這個時代
A.分封制從此退出歷史舞臺B.摒棄了諸子百家的思想
C.地方行政制度為后世沿用D. 士族地主得到較大發展
2 觀察下圖,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古代絲織業中心多沿絲綢之路分布B.古代絲織業中心由關中輻射全國
C.唐宋時期私營絲織業水平超過官營D.元明清時期絲織業重心在東部地區
3. “美麗中國”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新的發展戰略。中國古代也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舉措。 如西漢實行鹽鐵官營,嚴禁私人盲目開采!短坡伞访鞔_劃出禁伐區和禁獵區。北宋以 皇帝下詔的方式重申環境保護禁令,命令基層官吏捕拿違反禁令的人。這些舉措說明
①建設“美麗中國”是歷代王朝追求的目標
②對重要資源實行國家管控有利于環境保護
③加強區域國際合作是保護環境的必要手段
④立法和行政管理應是保護環境的有效舉措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夫學貴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毕铝醒哉撝,與該觀點同屬一個學派的是
A.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B. “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
C. “圣人不責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為圣!
D. “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
5. 下圖為中國海關1864—1895年來華外國輪船噸位數的統計數據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反映出這一時期列強對華商品輸出 的較大增長
②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中國資本主義 的產生和發展
③反映了中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④這一數據的上升與中國主權的喪失 和開放通商口岸有關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英國倫敦的"PUNCH"雜志上曾經刊登了一幅新聞漫畫——《一長得其丑無比的黃檸檬臉 小童不自量力地惹火了來自日本的蝴蝶蜂(雜種的意思)》。解析右圖,說法正確的是
①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戰爭
②反映了西方列強對中國戰敗的蔑視
③表明西方仍不愿給予日本平等的地位
④戰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 “福”字的原意為“人人有田做,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代表了農民階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政策或措施能夠充分滿足這一愿望的是
A.《天朝田畝制度》 B.孫中山“平均地權”
C.聯俄、聯共、扶助農工D.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8. 歷史研究,強調“論從史出”,下列選項中,材料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不正確的是
材料結論
①1853年的《順德縣志》載:“女布(指土布)遍于縣市,自 外洋以風火水牛運機成布,舶至賤售,女工幾停其半……”這一地區自然經濟開始解 體。
②據《夏口縣志》統計,光緒十四年(1888)漢口鎮人口僅18 萬,而至民國初年竟增至120萬,20年余間增長近6倍。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 的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
③譚嗣同對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和綱常名教進行了大膽的批 判。他憤怒地譴責專制君主是“大盜”,號召人們沖破君主 和倫常的網羅,同封建束縛徹底決裂。譚嗣同是維新派中的激進 派,其思想已經沖破了君主 制的束縛,主張共和政體。
④南京臨時政府的法令規定:人民享有選舉、參政等“公權” 和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等“私權”!O立實業部, 保護和發展工商業!岢白杂、平等、博愛”為綱 的“公民道德”。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 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政府。
A.①②B.②③C.①④D. ③④
9. “以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農村包圍城市可以取得勝利,這無論在理論上與事實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沒有城市做領導,則任何鄉村都是不能‘聯合起來’的。并且,沒有城市工人 激烈斗爭,則一切'包圍城市’的計劃完全是空談。”(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1930 年5月24日)這說明當時
A.俄國革命道路符合中國實際B.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宣告失敗
C.中國尚未找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D.對中國革命道路認識有分歧
10. 對下框材料中《申報月刊》刊載的民國二十二年“統制經濟”的理解,正確的是
A.背景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B.措施是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C.實質是國家干預實行計劃經濟D.效果是幣制改革防止了白銀外流
11. 《人民日報》評論說: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在國際關系中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它們 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應受到侵犯。......任意擺布亞非人民命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它評論的是
A.萬隆會議B.日內瓦會議 C.不結盟運動D. “上海五國機制”
12. 20世紀60年代后半期至70年代后半期,中國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文化都出現深刻的變 化和發展,下列變化與史實不符的是
A. 軍裝和“干部服”成為人們著裝的普遍選擇
B. 科技上取得了“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等一些成就
C. 當時的高校招生主要采取“群眾推薦”制度
D. “八億人口八個戲”成為當時文藝狀況的真實寫照
第II卷(共52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 (30分)近二三十年,有些學者注重從現代化角度研究中國近現代史,認為中 國的現代化就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 面。1840年以來中國錯綜復雜的歷史,可以用“從傳統到現代”這一思路做解釋。閱 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下令閉關鎖國以后,中國的封建專制社會就處于一種 封閉的穩態建構;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外來的沖擊,就只能這樣?延下去了,頂多是改朝換 代而已,魯迅先生在《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寫道:“有人論中國說,倘使沒有帶 著新鮮的血液的野蠻的侵入,真不知自身會腐敗到如何!這當然是極刻毒的惡謔,但我們一 翻歷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浹背的時候罷!
——解思忠《中國國民素質危機》
(1)結合史實簡要評述材料一中關于中國近代化的觀點。(8分)
材料二 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華僑和中國留日學生舉行的歡迎會上,指出: ;逝芍鲝垺案鲊杂梢靶U而專制,由專制而君主立憲,由君主立憲而始共和,次序井然, 斷難躐等”的爬行哲學完全是反乎進化之公理的。???…他認為,中國人民按照進化哲學奮起 革命,必能以異常之速度前進,不僅足以突駕日本,而且能超過西方。
——趙璐《進化論與中國近代思想觀念的變革》
梁啟起提出:“今日欲提倡民族主義,使我四萬萬同胞強立于此優勝劣敗之世界乎?則 本國史學一科,實為無老無幼無男無士無智無愚無賢無不肖所皆當從事,觀之如渴飲饑食, 一刻不容緩者也。然遍覽乙庫(史館)中數十萬卷之著錄,其資格可以養吾所欲、給吾所求
者,殆無一焉。嗚呼,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惟此為走!
——張越《進化史觀對中國史學轉型的促進和影響》
(2)根據材料二,概括孫中山和梁啟超的基本觀點。(4分)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 世紀末20世紀初進化論在中國迅速傳播的影響。(2分)
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三年努力,國民經濟得到了恢復和初步發展!, 從總體上來說,我國仍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現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僅占26.6%,而且 工業布局極不合理,發展很不平衡。只有加速實現工業化,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經濟落后 的狀況,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材料四
(3)根據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發展面臨哪些問題?(2分)根據材料四結合 所學知識,中國共產黨為解決這些問題進行了哪些努力,這些努力對當時的經濟建設有什么 影響? (6分)
材料五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腥A民國以參議 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行政權!腥A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 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之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 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條:中華人民 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 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4)材料五反映了中國政治體制的什么變化?(2分)簡要說明變化的主要原因及社 會影響。(6分)
14. (22分)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社會變革推動觀念革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在中國曾有過思想文化的飛躍,是人類精神的大 覺醒時期。諸子百家思想學說的鮮明的多元特征與強烈的原創精神,對后來大一統王朝政治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還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時期的早期啟蒙思想家們 先天不足,具有一種時代性的缺陷。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黃宗羲、顧炎武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 而只能用擴大相權、限制君權等辦法來修補封建專制制度!@表明,中國明清時期的進 步思想與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屬于兩個不同的歷史范疇。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后者 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張傷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1)概括說明先秦諸子百家思想與當時社會變革的關系。(4分)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 學知識,明清時期的進步思想為什么只能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而不能成為“近代社會 的宣言書” ?(8分)
材料二
強國之路的探索
階級(政黨)思想變革探索活動
地主階級洋務派洋務派與頑固派論戰開展洋務運動,興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新式學校,建立北 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師
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派與頑固勢力論 戰開展維新變法運動,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度
資產階級革命派革命派與;逝烧搼痤I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 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毛澤東思想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新中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鄧小平理論領導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2)依據材料二,概括指出近現代中國強國之路探索的特點。(6分)你有何啟示?(4分)
保密★啟用前【考試時間:2013年1月27日上午9 :00?11 :30】
綿陽市高中2010級第二次診斷性考試
文科綜合地理部分
文科綜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歷史、思想政治,考試時間共150分鐘。 地理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兩部分,共4頁,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 并檢查條形碼粘貼是否正確^
2. 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 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的對應框內,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 無效。
3. 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收回。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4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14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數千年來首次超 過農業人口,達到51.27%。結合下表回答1—2題。
表:我國某省(市、區)城鄉人口統計表
年總人口城鎮人口比重%鄉村人口比重%
19534125.2214.885.2
19805938.1915.284.8
19906760.9021.578.5
20007328.2441.558.5
20067549.5051.948.1
20147865.9961.938.1
1. 近30年來,我國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農業播種面積的減少
B. 人口總量的不斷增長
C. 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進程加快
D. 城市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吸引
2. 表格數據所代表的。ㄊ小^)最可能是
A.上海市B.江蘇省
C.內蒙古自治區D.四川省
讀我國某省人口年齡結構和產業結構統計圖,回答3——4題。
3. 根據該省年齡結構變化圖,判定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A.出生率呈現?-低-高的變化特征B.老年人口增加使人口總量減少
C.目前已出現勞動力嚴重短缺問題D.老年人口與少年兒童人口比增大
4. 由圖可以推知該省
A.第二產業發展導致人口年齡結構變化B.第三產業比重增大導致人口老齡化
C.少兒人口比重減少導致第一產業下降D.未來從事老齡服務業的人口將增多
出口加工區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為利用外資而設立的以制造、加工或裝配出口商品為主 的特殊區域。落戶企業不出加工區 即可享受快速通關、保稅免稅及退 稅等諸多優惠。讀我國出口加工區 分布圖,回答5——6題。
5. 吸引外資外企落戶在出口加工區 的主導因素是
A.原料B.市場
C.政策D. 土地
6. 出口加工區②與①相比,②具有 的優勢是
A. 經濟相對發達
B. 對外貿易方便
C. 勞動力資源充足
D. 交通運輸方便
徑流系數就是某一時期的地表徑流量(毫米)與這一時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 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個地區降水量有多少變成地表徑流補給河流,有多少被蒸發或下滲。 下圖為我國某省的徑流系數和降水空間分布圖,據圖回答7——9題》
7. 該省降水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
A.南多北少B.北多南少C.東多西少D.西多東少
8. 結合圖可以推斷
A. 降水量多的地區徑流系數大
B. 降水量少的地區徑流系數大
C. 地勢起伏大地區徑流系數大
D. 地勢平坦的地區徑流系數大
9. 等徑流系數線沿圖中箭頭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距海遠近 B.降水量
C.灌溉用水 D.地上河
讀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0——12題。
10. 圖示區域地形地勢基本特征表述正確的是
A. 平原、丘陵地形為主
B. 中部低,北、東、南高
C. 地表崎嶇,起伏較大
D. 遠看為山,近看山河相間
11. 影響圖示區域農業生產最大的災害是
A. 春季的干旱與風沙
B. 夏秋季的洪澇災害
C. 泥石流、滑坡災害
D. 土地的次生鹽堿化
12. 對圖中農業用地景觀描述,可信的是
A. 春季的旱地播麥忙
B. 夏季的田野翻稻浪
C. 金秋的山區椰果香
D. 冬季的牛羊轉場忙
第II卷(共52分)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瑪納斯河流域開發是我國軍墾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轉業軍官、支邊青年和各族人 民扎根邊疆,使瑪納斯河流域成為了我國天然彩色棉花和優質瓜果生產基地。結合流域開發 示意圖與石河子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問題。(26分)
(1)描述瑪納斯河的特征。(6分)
(2)簡述制約當地種植業發展的主要 自然因素,并提出解決措施(6分)
(3)分析過去瑪納斯河流域的渠灌可 能給當地帶來的不利影響(8分)
(4)依托準格爾盆地豐富的油氣資源,有人提議石河子市加快重化工業的發展。你贊 同嗎?請說明理由(6分)、
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6分)
材料一:茶葉具有生津止渴,消除油脂等功效。酥油茶被藏族同胞“倚為生命”。清代 以前,藏族同胞通過“茶馬互市”獲 得茶葉。雅安地處四川盆地達緣,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茶馬互市”交易點
材料二: “茶馬古道”線路圖。
(1) 分析清代以前“茶馬互市” 的形成原因(12分)
(2) 簡述清代以前,雅安地區成 為“茶馬互市”交易點的區位優勢(6分)
(3) 描述普洱至德欽段茶馬古道 沿途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8分)
文科綜合(政治)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 (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B 2.D 3.B 4.B 5.D 6.B 7.A 8.C 9.B 10.C 11.D 12.C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52分)
13.(1)表一、表二反映由于我國加大環保投入,重視技術進步,使我們的環境質量明顯改善。(4分)
政府要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宏觀調控手段,制定完善環境保護的政策,改善環境質量;要加強對環保的財政投入;引導企業推廣環保技術,轉變發展方式;引導公民樹立環保意識,做到科學消費、理性消費;堅持對外開放政策,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環境保護的經驗。(每點2分,考生只要回答任意三點可給6分)
(2)①曹家巷的改造通過居民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實現了公民的政治參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效途徑,是一次基層民主自治的生動實踐(3分)。
②成都市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3分)。
③成都市政府在改造中堅持依法行政,積極履行政府職能,有利于樹立政府權威,對其他城市的改造拆遷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4分)。
(3)①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打造文化地標,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2分)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的文化環境,文化地標建設有利于提升居民的文化素養。(2分)
③傳統文化要在繼承中創新發展,打造文化地標,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2分)
④打造文化地標,提供豐富的文化產品,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大眾文化的發展。(2分)(注:考生如果答出有利于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可同樣給分)
14.(1)①要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注入時代精神(2分);
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既要體現中國精神,又要吸收借鑒外國文化,適合國外觀眾的理解與習俗(2分);
③堅持正確方向,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中國傳統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還離不開傳播方式的創新(2分)。
④立足社會實踐,發揮人民群眾實踐主體作用。(2分)
(2)文化產業轉變為支柱產業有利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2分);有利于實現消費升級換代,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2分);有利于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我國產業升級轉型(2分);有利于節約資源與能源,建設生態文明(2分)。
(3)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道路,保證文化建設的政治方向(2分);要堅持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保證先進文化建設的前進方向(2分);要科學執政,制定文化建設的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政策(2分)(或加強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公民素質,豐富精神生活,增強文化實力和竟爭力);要充分發揮黨員和黨組織在文化建設中的作用(2分)。
文科綜合(歷史)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 (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5 CDCAB 6—10 ADBDB 11—12 AB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52分)
13.(共30分)
(1)觀點:材料一作者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入侵是中國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2分)
評價:這一觀點有一定道理。資本主義入侵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思想文化,中國開始了自身痛苦的近代化歷程。自然經濟逐步瓦解,民族資本主義艱難發展;民族資產階級效仿實踐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弘揚民主科學精神;社會生活上傳統習俗也發生了變化。但是,中國近代化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民族尊嚴遭到踐踏。(6分)
(2)基本觀點:孫中山揭露;逝杉俳柽M化論阻止民主革命、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企圖,主張暴力革命,建立共和政體;梁啟超利用西方進化史觀否定中國傳統史觀,倡導“史界革命”。 (4分)
影響:進化論被資產階級作為理論武器,抨擊陳腐觀念,促進了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型。(2分)
(3)問題:工業占國民經濟比重低;工業分布不合理,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2分)
努力:1953—1956年,執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面貌,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3分)1958年,錯誤的開展了大躍進運動,左傾錯誤泛濫,給社會生產力造成了極大地破壞。(3分)
(4)變化:由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變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2分)
原因: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4分)
影響: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現代化事業的向前發展。(2分)
14.(共22分)
(1)關系:“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反映;法家思想指導各國變法,推動封建制度確立和國家統一。(4分)原因:經濟:明清時期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政治: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階級:黃宗羲等思想家代表地主階級,提不出新的社會方案。(8分。)
(2)特點:探索的階級(政黨)多,具有廣泛性;思想變革引領社會變革;強國之路內容多樣,進程艱難;只有中國共產黨探索到了正確的強國之路。(每點2分,共6分,答出3點即可)啟示: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根本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實現國家富強;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時俱進,是實現國家富強的根本保證。(每點2分,共4分,答出2點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文科綜合(地理)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Ⅰ卷 (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5:CBDDC 6——10:AACDA 11——12:BB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52分)
13.(26分)
(1)內流河,上游多支流(2分),冬季有結冰期,河流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汛期出現在夏季(2分);河流上游段流量大,下游段流量。2分)。
(2)降水總量少,尤其是生長季節降水量少(2分)。措施:興修水利工程,增加灌溉水源(2分),發展耐旱性作物,發展節水型農業(2分)(其它言之有理給分,總分不超過4分)。
(3)浪費水資源,使本來緊缺的水資源更加緊張(2分);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減少,下游沙漠化擴大(2分);河流中下游自然濕地、草地、水域和野生動物減少(2分);渠灌在干旱地區極容易造成土壤鹽漬化(2分)。
(4)贊同。新疆(準格爾盆地內)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2分),依托豐富油氣資源發展重化工業,將資源進行深加工,可以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2分),且可以平衡工業地域分布,加快西部開發(2分)。(其它言之有理給分,總分不超過6分)
不贊同。油氣重化工業產品屬于市場導向型產業,其消費市場主要在東部和中部地區(2分),東部地區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可通過西氣東輸管道輸往消費市場(2分);發展重化工,可能使當地本身緊張的水資源更加緊張,農業與工業“爭水”矛盾更加突出(2分)。重化工對當地生態破壞很大(2分)。(其它言之有理給分,總分不超過6分)
14.(26分)
(1)青藏地區具有高寒的氣候特點,農業以畜牧業為主(2分),居民的食物以奶類、牛羊肉等為主(2分),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飲茶能夠幫助分解脂肪(2分),但藏區不產茶,而產良馬(2分)。清代以前,內地的民間役使和軍隊征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且供不應求(2分),暖濕的氣候和土壤等條件使得川、滇等南方各地盛產茶業(2分)。于是,具有互補性的“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7780.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河南省漯河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政治試題(掃描版)
浙江省寧波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內蒙古包頭三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政治)
山東省章丘市屆高三一輪檢測政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