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2010屆江蘇常州期末)2009年“兩會”上,“收入分配,以民為先”再度成為代表委員討論的社會經濟十大熱點之一。收入懸殊和分配不公,是我國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羈絆。據此回答第1-3題。
1.分配率是指勞動者的工資總額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國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與否的重要指標。市場經濟成熟國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間,而我國則在15%-21%之間。這說明( 。
A.我國分配嚴重不公
B.我國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偏低
C.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不完善
D.在我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得到了充分體現
2.針對當前收入懸殊和分配不公的現象,國家應( )
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诒WC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奂訌姾暧^調控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整頓分配秩序 、苷_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下列屬于按勞分配的是( )
①國有企業職工的獎金 ②農民承包集體土地的收入 、凵鐣U鲜杖搿 、芎戏ǖ膭趧邮杖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2010屆江蘇揚州二模)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向社會宣布,從2010年2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這一舉措說明政府( )
①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分配制度 ②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④努力實現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5.(2010屆江蘇蘇北四市第二次調研)1997年至2009年,我國GDP比重中,政府財政收入從10.95%升至20.57%,而勞動者報酬卻從53.4%降至22%。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 )
①實現社會公平 ②完善社會保障 ③拉動內需 ④發揮財政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2010屆江蘇無錫高三質量調研)甲乙兩人分一塊蛋糕,由于擔心誰來切都會給自己多切一些,因而兩人為如何公平分配爭執不下。有人給他們出了一個主意:讓一個人切,另一個人挑選。這樣分蛋糕的公平問題就解決了。故事啟示我們( )
A.在經濟領域要堅持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原則
B.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和基礎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相等
D.促進公平正義必須依靠合理的機制和政策
(2010屆江蘇鎮江第一次調研)國務院決定,自2010年1月1日,我國事業單位將全面實施績效工資改革;卮7-8題。
7.績效工資的基本特征是將員工的薪酬收入與個人業績掛鉤。國務院在各類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體現了( )
A.勞動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 B.按勞分配原則
C.政府發揮宏觀調控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D.按勞動成果分配的原則
8.有專家提出,在這一輪工資改革中,要防止過度拉大管理層與普通員工的工資收入差距,造成新的不公。這啟示我們,事業單位在績效工資的實施中( )
A.必須大幅提高管理層中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標準
B.要形成道德為支撐、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
C.要保證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D.必須注重公平,注意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
(2010屆江蘇南京二模)繼2009年,2010年我國仍舊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據此回答9-10題。
9.下列舉措中屬于積極財政政策的是( )
①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 ②政府運用財政補貼支持“家電下鄉”
③國家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退稅率 ④鐵道部門決定2010年春運票價不上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我國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 )
A.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B.擴大出口,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C.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 D.擴大進口,維護國際收支平衡
11.(2010屆江蘇蘇州期末)請你根據我國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走勢圖(如下),選擇正確的選項( )
A.a點適宜增加財政支出,提高銀行利率
B.b點適宜提高稅率,降低銀行利率
C.c點適宜減少財政支出,提高稅率
D.d點適宜壓縮財政支出,提高銀行利率
12.(2010屆江蘇南通二模)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查通過了《關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作為“國家賬本”的一部分,右圖主要反映了財政的如下作用( )
A.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B.改善人民生活
C.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D.實現同步富裕
13.(2010屆江蘇南通二模)車站、停車場、馬路邊、新村里……停放在這些地方的汽車車門上常被人插上煩人的“名片”,而“稅務咨詢,代開各類正式發票”是這些“名片”推介的主要業務!按_各類正式發票”的行為 ( )
①屬于嚴重的騙稅行為②會導致國家稅款流失
③嚴重干擾正常稅收征管秩序 ④觸犯了刑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4、(2010屆江蘇鎮江第一次調研)截至2010年1月7日,我國已累計完成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5351萬人。此次疫苗的生產、接種費用將由政府埋單,此項財政支出主要來源于稅收收入。這說明( )
①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稅收是國家職能實現的物質基礎
③在我國,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財政有利于實現經濟平穩運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0屆江蘇南京二模)右邊漫畫《中國騰飛,堅強保證》啟示我們,作為公民( )
A.要依法誠信納稅
B.要參與稅收征管
C.要了解稅收基本特征
D.要杜絕偷漏稅行為
二、非選擇題
1、(2010屆江蘇南京二模)一:2009年江蘇省居民人均收入狀況比較表
內容
項目城鄉行業地區
城鎮農村壟斷行業一般性行業蘇南蘇中蘇北
數值(元)2055280045460518703762358363606
增長(%)10.59.412.710.58.911.712.7
注:2009年,江蘇省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228.8億元,比上年增長18.2%。
二:2009年以來,江蘇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會公平: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醫療保險;落實沿海開發國家戰略,促進連云港、鹽城、南通三市所轄地區加快發展;2010年2月1日起,又以超過12%的增幅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等等。
(1)請結合材料一,簡要概括江蘇省居民收入分配狀況。
(2)聯系材料,請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怎樣才能實現收入分配公平?
2、(2010屆江蘇揚州第四次模擬)材料一:近兩年江蘇百姓對收入、住房、社會保障滿意情況比較(單位:%)
收入狀況住房狀況社會保障狀況
滿意率不滿意率滿意率不滿意率滿意率不滿意率
2008年59.430.475.722.0%65.721.5
2009年66.925.175.022.9%67.620.4
注:2009年江蘇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4%;財政在民生和社會事業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長17.2%;商品房價格持續上漲、居高不下,牽動著百姓的心。
材料二:溫家寶總理多次提出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江蘇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百姓個人生活感受調查結果顯示,92.8%的江蘇百姓認為自己生活幸福和比較幸福。但同時調查也顯示,百姓對收入的不滿意率已經連續四年超過20%,部分百姓特別是農民、學歷偏低、無業失業人員及女性等群體感到就業困難。住房不理想以及社會保障的不完善都影響到百姓幸福感的提升。
(1)請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現象。
(2)結合材料,請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如何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
答案:
一、選擇題
1、B2、D3、A4、B5、A6、D7、B8、D9、B10、A11、D12、B13、C14、A15、A
二、非選擇題
1、(1)2009年,江蘇省經濟發展,財政收入與人均收入都有較大提高;但城鄉之間、行業之間和地區之間的人均收入存在較大差距,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低于財政收入增幅,說明收入分配公平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2)①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加快蘇北、蘇中經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②堅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
③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整頓分配秩序,打破行業壟斷;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2、(1)近兩年隨著江蘇經濟的發展和政府在民生方面投入的增加,百姓對收入狀況、社會保障狀況的滿意率上升,不滿意率下降;百姓對住房的滿意率相對較高,但由于房價持續上漲,百姓對住房狀況的滿意率有所下降,不滿意率有所上升。
(2)發揮財政在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繼續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不斷提高人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努力實現社會公平;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就業引導,努力擴大就業規模;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有效控制房價,使百姓對住房更加滿意;繼續完善社會保障,使社會保障覆蓋面更寬、更廣,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0475.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浙江省寧波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內蒙古包頭三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政治)
山東省章丘市屆高三一輪檢測政治
河南省漯河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政治試題(掃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