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廣東省廣州市2015屆高三1月調研測試地理試題(WORD版,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廣州市201屆高三年級調研測試 A.太陽高度最大 B.晝漸短夜漸長 C.受西風帶控制 D.西南季風強盛 2.下列關于“海燕”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心風力最強 B.帶來陰雨連綿的天氣 C.氣流輻合上升 D.發源于熱帶內陸地區 讀下圖,回答3~4題。3.該流域所屬氣候類型最可能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4.導致水庫泥沙沉積厚度出現年際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植被覆蓋率 C.人口數量 D.地貌形態5.流域自然侵蝕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態變化的重要指標。據研究,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自然侵蝕速率遠低于南亞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量 C.植被類型 D.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的高低表明農村勞動人口轉移了多少。如果城市化率高,說明農村轉移人口多,人口紅利實現也多;反之,說明人口紅利尚未實現或未充分實現。讀下圖,回答6~7題。6.下列國家中,人口紅利潛力最大的是 A.越南 B.菲律賓 C.印度尼西亞 D.馬來西亞7. A.菲律賓處于城市化初期階段 B.印度尼西亞城市環境惡化 C.馬來西亞處于逆城市化階段 D.泰國城市中心出現空洞化8.傳統農業國轉型中國家城市化國家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275貧困人口比重(%)512813 A.新加坡 B.印度 C.澳大利亞 D.俄羅斯 9. A.俄羅斯 B.澳大利亞 C.美國 D.印度災變強度是評價影響自然災害損失大小主要災變強度越大,災害損失越大10.A.臺風 B.沙塵暴 C.洪澇 D.滑坡11.A.水土流失 B.水污染 C.荒漠化 D.酸雨40.(28分) 材料一:歐洲西部某區域示意圖。 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圖示區域通過大量使用石油及其為原料的農用化學品發展農業生產,并成為世界重要糧食產區。近年又提出發展“理性農業”——指在農業生產全過程中,通盤考慮和全面兼顧生產者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保護,目標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1)根據材料一,該區域位于 ① (東/西)半球,地形特征是 ② 。(6分) (2)流經城市甲的河流航運自然條件優越,其主要表現為 。(4分) (3)圖中乙城市是所在國重要的煉油基地,分析其區位優勢條件。(8分) (4)分析該區域20世紀80年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為發展“理性農業”提出合理的措施。(10分)41.(28分) 材料一:“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全長11179公里,運行時間16天;運費比航空節省,運時比海運縮短;運力更大,安全性更高,輻射更廣,通關更加便捷。重慶成為國內產品搶灘歐洲市場的橋頭堡。下圖為“渝新歐”國際鐵路和重慶鐵路交通示意圖。 材料二:重慶市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特大城市,城鎮人口超過1500萬,城市交通發達。同時,重慶也是我國傳統的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多年努力,重慶形成以汽車摩托車、裝備制造業、石油天然氣化工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重慶的環境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1)重慶構建“一江兩翼連三洋”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其中“一江”是指 ① (河流名稱)和與之平行的重慶至太平洋沿岸的鐵路;“兩翼”指兩條以鐵路為主力的大通道,其中西北方向經阿拉山口直通 ② 洋沿岸。(4分) (2)新絲綢之路自東向西經過的植被類型分別是 ① 、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自然環境呈現顯著的 ② 分異規律。(4分) (3)“筆記本電腦像新鮮蔬菜,越新鮮越好賣。”試分析全球筆記本電腦三大巨頭、六大代工商以及500余家配套廠落戶重慶的原因。(6分) (4)試分析新絲綢之路的開通給我國內陸出口經濟格局帶來的新變化。(8分)(5)綜合分析重慶多出現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6分)廣州市201屆高三年級調研測試40.(28分)(1)①東(2分) ②以平原為主(2分),地勢低平(2分)(2)流量穩定,水位變化小 ;流速緩慢,水流平緩;無冰期(每點2分,共4分;答對其中2點,可得4分)(3)每點2分,共6分)。高(任答1點即可給2分)。(4)存在問題:大量消耗石油,農業生產成本上升;以石油為動力,污染大氣;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容易造成土壤板結、酸化,污染土壤和水資源;生物多樣性遭破壞、生態環境退化。(每點2分,共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措施:加強科技研發、應用與推廣;提升產業化水平,延長產業鏈;提高食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推行生態模式,優化種植結構。(每點2分,共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41.(28分)(1)①長江 ②大西 (每空2分,共4分)(2)①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②經度地帶性(從沿海向內陸地域)(每空2分,共4分)(3)便捷的水陸空運輸通道;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技術水平較高(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國內外市場廣闊;優惠的國家政策;正值國內外產業調整和轉移之際。(每點2分,共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4)為中國內陸提供了新的進出口通道;與海陸聯運相比,縮短了重慶乃至中國內陸貨物出口到歐洲的時間;減輕對東部沿海海運的壓力;避免海盜的侵擾,增強了運輸的安全性;航空運輸相比節省了運輸成本;運輸石油和天然氣,緩解我國走海路運輸能源的壓力(每點2分,共8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5)自然原因:重慶地處四川盆地,常出現逆溫現象,不利于污染物擴散。(2分)人為原因:重慶重工業發達,能源消耗量大;人口眾多,城市汽車排放尾氣數量大。(每點2分,共4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廣東省廣州市2015屆高三1月調研測試地理試題(WORD版,有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22722.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