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忠信中學高三地理下冊調研試題(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忠信中學高三地理調研試題

圖3為某區域等溫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題。

1.圖示①、②、③和④等溫線中,表示1月份等溫線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有專家將季風區因地質環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設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現象,稱為工程性缺水。據此完成2~3題。

2.下列地區中,工程性缺水最嚴重的是

A.華北平原 B.云貴高原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3.緩解當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調水 B.修建水庫 C.人工降雨 D.植樹造林

表1為某國不同年份人口增長變化比較表,據此完成第4題。

年份①②③④

出生率%3.82.84.11.5

死亡率%1.81.53.90.8

自然增長率%21.30.20.7

4.根據人口增長特點變化的一般規律,表1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順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

2014年10月31日,是"70億人口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指出:"這個孩子的生日,是個叫人高興不起的日子,這一天,距60億人口日不過12年零19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卻有10億人每天餓著肚皮睡覺...."。結合下圖,回答第5題。

5."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后從父母家庭中分離出去,只剩下老人獨自生活的家庭。圖中"空巢家庭"現象最為明顯的國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圖7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地區三大產業結構變化比較圖。讀圖完成6~7題。

6.珠江三角洲地區與香港地區產業變化的共同特點是

A.第一產業產值不斷下降

B.第二產業比重持續上升

C.第三產業比重變化最大

D.三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7.目前,為了實現珠江三角洲與香港兩地優勢 互補,珠江三角洲地區應積極從香港

A.引進資金技術 B.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

C.調入能資 D.輸人傳統工業制成品

圖9為冀晉魯豫蘇皖平均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歷年變化圖。據此回答8~9題。
8.1989年,該地區下列現象不可信的是

A.日照時數增加 B.上游水庫關閘 C.沙塵天氣增加 D.實施人工降水

9.為了減輕連續無降水天氣對該地區糧食生產影響,下列措施應該優先考慮的是

A.改進灌溉技術 B.削減耕種面積 C.調整播種時間 D.改良作物品種

讀某城市略圖,判斷第10題。

10.該城市將新城區建在老城區以西的河流對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新城區位于河流上游,水質較好 B.新城區地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

C.新城區環境潔凈、優美 D.盡量少占農田,保護耕地資

讀圖10,回答第11題。
圖10

11.該區域有可能是( )氣候類型

A .地中海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12.(28分)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或俄聯邦,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地域跨越歐亞兩個大洲,與多個國家接壤。讀下列一組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俄羅斯區域圖



材料二:甲、乙、丙河徑流量季節變化統計

河名各季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春(3-6月)夏(7-8月)秋(9-11月)

甲8363719

乙6512221

丙3373426

材料三:2006年俄羅斯相關數據統計圖



(1)、材料一區域圖中顯示的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 ;俄羅斯國土面積廣大,連接俄羅斯東西部的主要交通方式以 為主;圖示區域典型的自然帶是 ,形成俄羅斯東歐平原現代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8分)

(2)、依材料二信息可知甲乙丙三條河流最主要的補給方式是 ,三條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特征是 ,每年春季,由南向北流的甲河總是上游先解凍,形成 現象。從內、外流河類型看,甲乙丙三條河都為 河,(8分)

(3)、俄羅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部分,人口流動的方向總體上是 ,影響這種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6分)

(4)、結合材料三試從人口、經濟、資分布的角度,分析俄羅斯在經濟發展中積極東進的原因。(6分)

13.(28分)閱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雅魯藏布江中游干、支流河谷

地帶素有"西藏糧倉"之稱,谷地位于喜馬拉

雅脈與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脈之間,

西起拉孜,東至桑日,東西長500k,南北

寬處達200k,窄處僅50k左右,包括22

個縣和5個國營農場。

材料二 雅魯藏布江谷地(局部)圖(圖12)。

材料三 我國部分地區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圖(圖13)。

材料四 西藏自治區地處"世界屋脊",位于祖國的西南邊陲,全區水能資十分豐富,其蘊藏量占全國的30%,位居全國第1位,但其開發利用率卻很低。

(1)圖12中A脈為 ,由亞歐板塊和 板塊相互碰撞形成的,從構造理論看,該繼續呈 (上升、下降)趨勢。(6分)

(2)制約青藏高原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成為"西藏糧倉"的有利自然條件。(8分)

(3)圖13所示青藏高原的新能是 ,甲地和乙地相比, 更豐富,造成兩地存在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6分)

(4)青藏高原位于地球之巔,蘊藏的水能資也極其豐富,試簡要分析其水能開發率低的原因。(8分)



1-5: D B B D A

6-11: D A B A D C

40、

(1)烏拉爾脈;鐵路運輸;亞寒帶針葉林帶(少帶字不給分);冰川作用(答成冰川侵蝕或冰川堆積,不給分)(每空2分)

(2)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少季節性不給分);春季徑流量大(或季節變化大或徑流季節分配不均);凌訊;外流;(每空2分)

(3)歐洲;自西向東;經濟(每空2分)

(4)歐洲部分人口集中,經濟發達,而資分布較少;亞洲部分面積廣大,自然資豐富,但人口稀少,經濟落后;俄羅斯的東進把落后地區的資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縮小東西部經濟水平差距,促進全國經濟發展(每答對一點得2分,得對三點得6分)

41.(28分)(1)喜馬拉雅 印度洋板塊 上升(6分)

(2)熱量不足(2分) ①海拔較低,熱量條件較好;②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③晝夜溫差大;④雅魯藏布江谷地,土壤肥沃,耕地分布集中;⑤耕地沿河分布,便于灌溉⑥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降水較多(400~500毫米)。(①②為必答要點,③④⑤⑥為選答要點,每個要點2分,共6分)

(3)太陽能 甲 地勢(地形)(6分)

(4)①現代地殼活動活躍,多地震;②當地人口少,經濟不發達,對電力的需求不大;③距離消費市場遠;④超高壓輸電技術還不成熟;⑤修建水電站可能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①②為必答要點,③④⑤為選答要點,每個要點2分,共8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3922.html

相關閱讀: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