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明武漢市區格局形成的原因。
(2)概括武漢市中心區規劃方案的特點。
解析 第(1)題,武漢市區格局呈“三鎮鼎立”的局面,是由于武漢市區位于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第(2)題,依據三鎮鼎立的局面,規劃出3個中心區;沿漢江和長江設計了2條發展軸線。
答案 (1)武漢市區位于長江、漢水交匯處,由于交通便利,在歷史發展中逐步形成三鎮鼎立的市區格局。(2)在兩江、三鎮格局基礎上,規劃出3個中心區,設計了2條發展軸線,有利于帶動武漢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2.(2014?南京一模)讀“某城市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甲功能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________,C地是________(功能區)。
(2)A、B兩地地價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該城市工業區布局的有利條件。
(4)評價湖泊、山地對城市環境和交通的影響。
解析 第(1)題,甲功能區土地利用面積占的比重最大,為住宅用地,C地位于市中心,應為商業用地。第(2)題,B處地價高,原因是B處風景優美,且與市中心聯系方便。第(3)題,從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方面分析。第(4)題,湖泊、山地可以美化城市環境,同時影響城市交通網的布局。
答案 (1)住宅用地 商業區(2)B B地靠近市區,靠近風景區(3)臨近河流,水源充足;水運便利,靠近鐵路,交通便利。(4)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城市環境,美化城市;同時影響城市交通網的布局。
3.(2014?山東濰坊質檢)讀“某區域地形、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
(1)概括N城市群城市分布的特點。
(2)分析M河流域內的氣候、地形對其內河航運的影響。
解析 第(1)題,城市分布較為均勻,中等城市分布在小城市的中間,且大多沿河分布。第(2)題,降水季節分配均勻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使河流流量穩定、無結冰期,全年可通航。再者,該流域大部分為平原,地勢低平,使該區域的內河航運發達。
答案 (1)大多沿河分布;分布較為均勻;中等城市間的距離較遠,小城市間的距離較近;中等城市的周圍分布著多個小城市(或者中等城市分布在小城市的中間)。(2)(萊茵河)流域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溫夏暖,降水多且季節分配均勻,使得(萊茵河)水量豐富,流量穩定,含沙量小,無結冰期,全年可通航。(萊茵河)流域大部分為平原,地勢低平,使得(萊茵河)水流平穩,含沙量小。
4.下圖是“太湖平原某大城市平面略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由圖可知,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明顯受________因素的影響。
(2)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擬建大型服裝批發市場、大型超級市場、蔬菜基地。請分析其選址的有利條件。
①擬建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擬建大型超級市場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擬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鄉規劃的原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保護環境。
解析 第(1)題,該城市的老城區位于河流交匯處,現在城區主要沿公路線分布。第(2)題,服裝批發市場應依據交通最優原則選址,大型超市的選址原則是市場最優原則,而蔬菜基地應建在近郊區且靠近交通線分布。第(3)題,城鄉規劃的原則是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節約用地和保護環境。
答案 (1)交通(2)①靠近鐵路、公路,交通便利;位于郊區,地租便宜 ②接近市中心,市場廣闊;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③靠近城市,市場廣闊;靠近公路,交通便利(3)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節約用地
5.下圖為“長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城市的布局形式是________。中心醫院的主要區位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改善城市環境質量,應將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廠搬遷到A、B、C、D區域中的
________區。但由于資金等問題,目前搬遷難度大,現又準備對C區街道進行改造,則
應重點拓寬________走向的街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該市發展石化工業的區位優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題,讀圖可確定城市的布局形式為集中緊湊式。中心醫院位于城市內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第(2)題,石化廠、化肥廠主要有大氣污染,應搬遷到D區域,既會減輕對市區的大氣污染,又鄰近港務公司,交通便利。對C區街道的改造重點應考慮風向及采光條件。第(3)題,石化工業屬市場導向型工業,重點分析市場因素。
答案 (1)集中緊湊式 人口密集,交通便利(2)D 西北?東南 順著東南季風方向,能加快來自東南面化工區大氣污染物的擴散,提高城市環境質量;能保證街道兩側建筑物有較好的光照條件(3)地處長江三角洲,人口、城市密集,市場廣闊;水陸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6.(2014?銀川一中一模)城市是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影響最深刻的地方,優越的地理環境更有利于城市的發展。讀我國東部M市的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M市等高線地形圖。
材料二 M市產業結構的變化圖。
(1)在地理野外考察中發現,圖中③④處上覆土層較①②處厚,結合圖中信息,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其原因。
(2)據材料分析,M市近15年來產業結構是如何調整的,受其影響對勞動力的需求有何變化?
(3)伴隨城市規模的擴大,M市建設了新的產業區。請在高新技術產業區和化工產業區中任選一個,依據圖示信息對其區位進行客觀評價。
解析 第(1)題,從坡度的大小、水土流失的輕重、泥沙沉積的多少等方面分析。第(2)題,據材料可分析出產業結構調整的內容,隨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上升,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第(3)題,開放型題目,任選一個,從地勢的高低、交通、距城市的遠近等方面分析。
答案 (1)①②處等高線密集,坡度大,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速度快,水土流失較重,土層較。虎邰芴幍雀呔稀疏,坡度小,水流速度較緩,泥沙沉積(侵蝕較弱),土層較厚。(2)輕紡工業產值比重下降,1998~2003年比重下降最快;高新技術產值比重上升,2003~2008年比重上升最快;對勞動力數量要求減少,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3)①化工產業區:位于郊區,地勢較低,對市區固體垃圾污染、水污染較小,位于公路沿線,交通便利;但位于冬季盛行風上風向,對市區、高新區污染較重。②高新技術產業區:地勢較高,城市水污染不會影響該區域;交通便利;但距市區較遠或距化工產業區近;東部坡陡,易發生地質災害等。
7.(2014?廣東佛山質檢)讀“2010年12月1日歐洲某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圖1)和“甲國某城鎮規劃示意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
圖1
圖2
(1)圖1中A城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此時A城天氣狀況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國農業主要為畜牧業,其區位因素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圖2中該城鎮興起的主要區位因素是________,該城鎮向北擴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D、E兩處選建一化工廠,你認為適合的是________處,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題,考查了地中海氣候和鋒面氣旋影響下的天氣狀況。第(2)題,英國發展乳畜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是市場和氣候。第(3)題,河流、交通條件的變化影響城鎮的興起和發展。第(4)題,應建在位于盛行風向下風地帶和河流下游的D處。
答案 (1)地中海氣候 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天氣晴朗,較溫暖,風力較小(2)市場 氣候(3)河流 交通條件的變化(鐵路的修建)(4)D 位于該鎮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地帶和河流下游,不會給居住區的大氣和水帶來污染。
8.(2014?濟南測驗)人類的生產活動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會對地理環境產生很大影響。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說出圖示地區農業地域類型及影響該地與華北地區農業地域類型不同的主導區位因素。
(2)圖中①和②是A村到B村的兩個公路建設方案,方案①的支持者很多,分析說明①方案中修筑公路的利與弊。
(3)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火電廠和電子廠都有意向C城市投資,簡述該城市吸引外資建廠的區位優勢。
(4)判斷C城市煉銅廠的布局是否合理,分析并說明理由。
解析 第(1)題,圖示地區為我國東南沿海,應以水稻種植業為主。第(2)題,利應從距離分析,而弊則從地形條件對技術的要求分析。第(3)題,可讀圖從資源、工業基礎與農業基礎、技術、市場、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題,該地區為季風氣候區,冬季吹西北風,夏季吹東南風。
答案 (1)水稻種植業(或傳統稻作農業)。氣候。(2)利:距離短,節省交通時間;弊:地形復雜,工程難度大;技術要求高。(3)離煤炭資源分布區較近;水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好;農業基礎好;技術力量較強;接近市場;交通便利。(4)不合理。位于夏季風的上風向,排放的有害氣體會污染C城市大氣環境。
9.(2014?湖南常德檢測)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重慶兩江新區于2010年6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新區將建設成為我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基地;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展示窗口。
材料二 重慶兩江新區規劃圖。
(1)“兩江新區”中兩江是指長江和________江。
(2)分析“兩江新區”的現代服務業板塊功能區(包括江北嘴中央商務區、保稅港功能區、
漁復現代物流功能區)的區位優勢。
(3)簡析我國設立重慶“兩江新區”對重慶經濟發展及西部大開發的積極意義。
解析 依據材料,結合教材知識分析歸納。
答案 (1)嘉陵(2)水陸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服務業基礎條件較好;國家優惠政策;技術力量較雄厚;人力資源較豐富等。(3)對重慶的積極意義:分散城市職能;有利于改善老城區的環境;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有利于改善重慶的產業結構;有助于提高工業生產效率;有利于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有利于城市文化向鄉村廣泛地擴散和滲透,影響著鄉村的生產方式,并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有利于吸引人才、資金和產業的優化聚集。對西部大開發的積極意義:輻射帶動西部經濟增長騰飛;有利于加強西部地區與東部、中部地區的聯系;為西部地區提供經濟、政治改革的經驗;能夠實現區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10.下圖為上海市某一時期的多級商業中心分布略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多級商業中心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示CBD位于________,其形成條件是什么?
(3)上海作為國際性的大都市能否將商業點撤并,多建設大的市級商業中心?并說明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4937.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