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大綱全國高考)2000年至2010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對外貿易快速發展。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統計數據如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國( )
①進出口產品結構更加優化、谶M出口對GDP拉動作用逐漸增強 ③開放型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苋轿粚ν忾_放格局已經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和美國東部時間2014年8月5日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使得8月8日全球股市面臨崩盤的危險。這說明( )
A.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增強
B.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C.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
D.世界經濟仍然沒有走出美國金融危機的陰影
3.(2014?湖北八市調研)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不利影響,許多國家發出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理由是( )
①它違背了非歧視原則和自由貿易原則 ②它背離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③它是損人利己和侵害發展中國家利益的行為、芩焕谫Y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14?杭州高中月考)美國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使世界各國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全球股市暴跌。2014年8月5日美國股市更是創下自2008年10月份金融危 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這說明美國主權債務危機( )
A.會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逐漸縮小
B.會使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減緩
C.促使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D.殃及全球,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
5.(2014?溫州八校一次聯考)為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我國某鋼鐵集團先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投資8個鐵礦石資源項目,爭取2015年實現鐵礦石的自給自足,并使之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材料說明,我國擴大海外投資( )
①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②使對外開放上升到一個新層次、凼菍嵤白叱鋈ァ睉鹇缘闹匾e措 ④有利于提升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4?天津十二校聯考)實現包容性增長,要讓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惠及所有國家和地區、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下列做法體現包容性增長的是( )
①加強國際合作,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②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鄹毟徊罹啵瑢崿F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苻D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和英國的工業生產出現了較大下降,對制造業出口依賴性更強的國家和地區,如東歐、巴西、馬來西亞和土耳其,情況更為嚴重。這表明經濟全球化( )
A.對廣大發展中國家沒有好處
B.阻礙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C.是通過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來實現的
D.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
8.中國網2014年9月22日訊 2014年9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4年服務外包藍皮書《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10~2014)》日前在京發布。發展報告指出,2010年我國服務外包業務預計占全球的28.7%,與印度差距正在縮小,我國已成全球服務外包首選承接地 之一。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表明我國( )
A.拓寬了利用外資渠道 B.擴大了國際技術交流
C.拓展了對外貿易方式 D.優化了出口產品結構
9.美國記者薩拉帶領全家經歷了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歷險”,為此寫了《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感嘆道:在美國不靠中國產品過日子,太難了。這表明( )
A.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
B.中美之間的經濟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中國的產品具有強大的技術優勢
D.中美兩國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
10.2014年是中國加入WTO十周年。2010年,我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達到4382美元,真正進入了國際公認的“中等收入”發展階段十年來,我國人均GDP由不足1 000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4 382美元,真正進入了國際 公認的“中等收入”發展階段,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這表明( )
①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各國經濟聯系日益緊密
②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有利于提高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④經濟全球化主要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4年以來,中美、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對此我們應該( )
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诜e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③優化進出口結構,堅持以質取勝 ④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2014年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惡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呈抬頭之勢。經濟學家稱:貿易保護主義逆轉不了經濟全球化趨勢,但會給世界貿易帶來不利的影響。貿易保護主義違背的世貿組織的原則有( )
①非歧視原則、谑袌鰷嗜朐瓌t ③公平競爭和公平貿易原則、苜Q易政策法規透明度原則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統觀當今世界經濟,美國人掌握標準,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術,站在中間;中國人靠力氣,只好在底端干苦力。改變這一格局的關鍵在于( )
A.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B.大量引進技術,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
C.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D.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二、非
14.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遵循“交響樂中國化,中國交響樂國際化”的藝術生產理念,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近年來,樂團以令人信服的藝術表現和獨具特色的中國神韻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2014年10月份,國交合唱團赴意大利演出,2014年進行以法國為中心的第二輪歐洲巡演,2013年將赴美國進行為期兩個月、連續36場的規?涨暗膰H巡演。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支持企業“走出去”的理由。
15.材料一 歷史證明,貿易保護主義是一種兩敗俱傷的行為,既不利于本地經濟發展和就業,更不利于推動世界經濟早日復蘇。當前部分經濟體以滿足國內利益為由 ,借反傾銷、”特!敝槍χ袊葒,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造成惡劣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有識之士呼吁世界各國聯合起來,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
材料二 2014年12月11日是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10周年紀念日。加入世貿組織10年后的今天,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第一大出口國。與中國進出口快速增長不同的是,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發展并不如意,這導致貿易保護主 義逐漸泛濫。如今貿易保護主義的形態日益增多,貿易壁壘形式多樣。統計數據顯示,在加入WTO的10年里,中國共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602起,合計金額389.8億美元。其中,反傾銷調查510起,反補貼調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中國已經連續16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5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最多的國家。根據世界銀行數據,當年全球47%新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主要針對中國。
(1)運用市場經濟的有關知識說明世界各國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理由。
(2)根據材料,請你談談我國應如何應對日益嚴峻的貿易保護主義及反傾銷調查。
解析與答案
1.【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0年,我國的進出口產品結構更加優化,同時說明我國的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因此,①③說法正確。圖中是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數據,沒有說明進出口對GDP的作用,也沒有說明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因此,②④應排除。
【答案】 B
2.【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等知識的理解。歐洲債務危機及美國信用降級影響全球股市,說明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故選B。
【答案】 B
3.【解析】 考查經濟全球化。②說法不具體,③本身錯誤,從長期來看,損人最終不利己;綜合比較、排除得出B 。
【答案】 B
4.【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美國主權債務危機并不能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A 不選;也減緩不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B不選;促使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這一說法與此危機也無必然聯系,C與題意不符;D正確且符合題意
【答案】 D
5.【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理解。題干體現的是我國加強國際合作,沒有強調獨立自主,①不選。②③④正確當選。
【答案】 B
6.【解析】 在現有的社會條件下,貧富差距可縮小,但不能根除,否則就會犯平均主義的錯誤,故③說法錯誤。①②④符合題意,答案選B。
【答案】 B
7.【解析】 A項表述錯誤,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B項表述錯誤,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C項表述不準確。排除A、B、C三項,應選D。
【答案】 D
8.【解析】 服務外包業務屬對外貿易方式范疇,其發展表明我國外貿方式的拓展,即C。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
【答案】 C
9.【解析】 上述典型事例充分說明了中美兩國經濟聯系的密切性,即D。我國需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變制造業大國為制造業強國,A、C兩項錯誤;B項“完全一致”的說法絕對化、片面化。
【答案】 D
10.【解析】 本題結合我國入世十周年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相關內容。從材料中的數字看出,①②③三項符合題意,④是經濟全球 化的表面現象,材料中并未體現,故排除。
【答案】 A
11.【解析】 美國針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的原因之一是中國產品價格低,為此我們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故①正確;中美間的貿易摩擦原因之一是中美雙邊貿易失衡,故③正確。②④與題意無關。應選B。
【答案】 B
12.【解析】 貿易保護主義違背了非歧視原則、市場準入原則、公平競爭和公平貿易原則,與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度原則無關。故選C。
【答案】 C
13.【解析】 引進技術永遠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B觀點不對。A、C與題意不符。
【答案】 D
14.【解析】 本題屬于原因類主觀題,應包括必要性和重要性兩方面。
【答案】 ①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市場經濟具有競爭性和開放性特征。企業“走出去”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是發 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②企業 “走出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有利于積極參與國際分工,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有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拓展國際生存空間,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5.【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綜合運用市場經濟的特點、市場秩序及要求、經濟全球化、世貿組織原則等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卮鸬(1)問,要注意設問切入的角度,可運用市場經濟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卮鸬( 2)問,首先要分析出貿易保護主義、反傾銷調查等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在于中外貿易中我國順差過大,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商品價格較低等,然后找出相應對策作答即可。
【答案】 (1)①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這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貿易保護主義違背了市場的開放性;②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貿易保護主義違背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③只有具備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市場才能合理配置資源,貿易保護主義違背了世貿組織的非歧視、市場準入、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等基本原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8528.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章丘市屆高三一輪檢測政治
山東省臨沂第十八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河南省漯河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考政治試題(掃描版)
浙江省寧波重點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試題
內蒙古包頭三中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