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牛頓定律的應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二講 牛頓定律的應用
一、內容與解析
本節課要學的內容牛頓定律的應用指的是解決兩類問題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和已知運動情況求受力情況,其核心是架在力學與運動學中間的橋梁加速度,理解它關鍵就是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即力與運動的關系。學生已經學過力學和運動學,本節課的 內容牛頓定律的應用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由于它還與曲線運動和天體運動有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本學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學科的核心內容。
二、教學目標與解析
1.教學目標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2.目標解析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就是能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規律綜合分析和解決兩類典型的動力學問題。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整體法與隔離法的應用,產生 這一問題的原因是不清楚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知道整體與部分的加速度是相等的。
四、教學過程
問題一: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
1.已知物體的[1] 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
2.已知物體的[3]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情況.
兩類基本問題中, 受力分析是關鍵,加速度是解題的樞紐和橋梁
應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兩類動力學基本問題時主要 把握:兩分析――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一橋梁――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問題1:已知受力情況求運動情況
解題步驟:
(1)確定研究對象;
(2)分析受力情況
(3)沿加速度方向為x軸建立直角坐標系
(4)x 軸,y軸列方程求合力
(5)用牛頓第二定律 求加速度;
(6)用運動學公式 求所求量。
例題一: 如圖所示,傳送帶與地面傾角θ=37°,從A?B長度為16 m,傳送帶以10 m/s的速率逆時針轉動,在傳送帶上端A無初速度地放一個質量為0.5 kg的物體,它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為0.5.求物體從A運動到B所需要時間是多少?(sin37°=0.6,cos37°=0.8)
變式訓練1如圖所示,樓梯口一傾斜的天花板與水平面成θ=37°角,一裝潢工人手持木桿綁著刷子粉 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 桿對刷子的作用力始終保持豎直向上,大小為F=10 N,刷子的質量為m=0.5 kg,刷子可視為質點.刷子與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板長為L=4 m,取sin37°=0.6,試求:
問題2已知運動情況確定受力情況
解題步驟
(1)確定研究對象
(2)分析物體的運動情況
(3)應用運動學公式求加速度
(4)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5)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受力情況
【例2】 升降機由靜止開始上升,開始2 s內勻加速上升8 m,以后3 s內做勻速運動,最后2 s內做勻減速運 動,速度減小到零.升降機內有一質量為250 kg的重物,求整個上升過程中重物對升降機底板的壓力,并作出升降機運動的v-t圖象和重物對底板壓力的F-t圖象.(g取 10 m/s2)
例題2:質量為0.5kg的物體在與水平方向成300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線運動,經過0.5m 的距離,速度由0.6m/s變為0 .4m/s,已知物體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μ=0.1,求作用力F的大小。
問題二: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體由于具有[6]向上的[7]加速度,而對支持面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 拉力)大于物體自身的重力的現象.
2.失重:物體由于具有[8]向下的[9]加速度而對支持面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自 身的重力的現象.
當a=g時,即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
考點3超重與失重
例3 某人站在一靜止的臺秤上,當他猛地下蹲的過程中,若不考慮臺秤的慣性,則臺秤的讀數( )
A.先變大后變小,最后等于 他的重力 B.變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C.先變小后變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D.變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072.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物理第二輪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三定律歸納總結
原子的核式結構
2012屆高考物理備考磁場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物理第一輪復習光的波動性學案
2012屆高考物理第一輪導學案復習:熱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