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安徽省合肥市屆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word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考試題意:90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 1.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提出問題和作出假設是兩個重要的環節。下列關于作出假設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 要有一定的相關知識和觀察依據 B 要有嚴謹的推理和一定的想象力C 要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嘗試性回答 D 要有較強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能力2.將哺乳動物的紅細胞置于某溶液中,細胞的吸水或失水取決于A 細胞內外可溶性糖的濃度差 B 細胞內外Na+的濃度差C 細胞內外滲透壓差 D 細胞內外水的多少3. 以下關于酶和ATP 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ATP的合成與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 B ATP和有些酶的化學元素組成相同C 酶和ATP都是重要的細胞代謝產物 D 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4.有一條由12個氨基酸縮合而成的多肽鏈,其分子式為C33H56O16N12S2 ,已知該肽鏈由以下四種氨基酸組成,并有3個甘氨酸參與其中。請你推斷有多少個丙氨酸參與了該12肽的合成?A 3個 B 4個 C 5個 D 6個5. 右圖表示傘藻的核移植實驗過程和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細胞核能通過細胞分裂控制生物的遺傳B細胞核能通過控制代謝控制生物的性狀C細胞核的重要作用與細胞質沒有關系D細胞核在該實驗中表現出全能性特點6.用新鮮、成熟的菠菜葉片作實驗材料,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 可用于觀察質壁分離 B 可用于觀察染色體的形態C 較容易制備純的細胞膜 D 可用于觀察細胞膜的結構7.在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中,德國科學家梅耶根據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能量轉化的假說。以下哪項科學實驗能證明這一假說A 英格豪斯證明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可以改變空氣成分的實驗B 恩格爾曼證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紅橙光和藍紫光的實驗C 薩克斯證明綠葉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可以產生淀粉的實驗D 魯賓和卡門證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水的實驗8.在觀察人體減數分裂細胞時,發現X、Y染色體總是最先分離,其原因可能是A X、Y染色體與性別有關 B X、Y染色體同源部分太少C X、Y染色體都很小 D X、Y染色體不能聯會9.分別用含有32P和35S的T2噬菌體與不含放射性的大腸桿菌混合,經過短時保溫、攪拌、離心,再將沉淀出的大腸桿菌繼續在不含放射性物質的培養基中培養,并對釋放出的子代T2噬菌體進行檢測。請根據有關知識,推測其應有的結果A 全部不含35S,全部含有32P B 小部分含有35S,大部分含有32PC 全部不含35S,小部分含有32P D 小部分含有35S,大部分含有32P10.在一個用洋蔥根尖細胞制作的裝片中,可以找到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兩個細胞,一個細胞含32條染色體,另一個細胞含16條染色體。出現這種結果的最可能原因是在裝片制作前 A 生根的洋蔥經過適當低溫處理 B 生根的洋蔥發生了減數分裂C 洋蔥的根尖經過卡諾氏夜處理 D 洋蔥的根尖細胞剛進行著絲點分裂11.下面是一個家系中,甲、乙兩種疾病的遺傳系譜圖。已知這兩種疾病分別受一對基因控制,并且控制這兩種疾病的基因位于不同對染色體上。請指出Ⅱ代中3與4結婚,生出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A 1?18 B 5?24 C 4?27 D 8?2712.有一個體細胞含有10條大小不同染色體的植物,其花蕊細胞通常情況下將不能發生A 染色體數目變化 B 基因重組C 有絲分裂 D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13. 有一對基因型為XBXb 、XbY的夫婦,生了一個基因型為XBXbY的孩子。如果這對夫婦中只有一方在減數分裂時發生異常,且沒有基因突變發生,則下列哪些原因可以造成上述結果?① 精原細胞減數第一分裂正常、減數第二分裂異常;② 精原細胞減數第一分裂異常、減數第二分裂正常;③ 卵原細胞減數第一分裂正常、減數第二分裂異常;④ 卵原細胞減數第一分裂異常、減數第二分裂正常。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14.下列哪些物質發揮生理作用后就會滅活?① 溶菌酶 ② 促胰液素 ③ 抗天花病毒抗體 ④ 乙酰膽堿(一種神經遞質) ⑤ 鉀離子載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5.下列關于正常人體內環境穩態的描述正確的是A 緩沖物質能促進有關物質分解,使內環境的pH保持相對穩定B 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協同作用,使內環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對穩定C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可以維持內環境中多種成分的相對穩定D 人體免疫能力的強弱與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能力強弱呈正相關16.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獲鯽魚106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1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由此可以估算出該池塘中鯽魚的密度。后來發現這次估算的結果與實際結果誤差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確的是:A 捕魚用的漁網網眼太大 B 被標記的魚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 兩次捕獲的鯽魚數量較小 D 重捕方法不當使捕獲的魚部分死亡17.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確的是A 種群都具有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等數量特征B 種群密度總是隨著種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 群落中不同種群間競爭的結果常表現相互抑制D群落演替總是從地衣階段走向森林階段18.在一個自然生態系統中,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B捕食者的存在將使被捕食者種群逐漸衰退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變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頻率D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存在著負反饋調節19.為了檢測大腸桿菌在紫外光照射下,某基因是否發生了突變,下列哪種方法正確?A 利用限制酶EcoRⅠ對特定序列的識別來檢測B 利用特異性抗體對該基因表達產物進行檢測C 利用DNA水解酶作用的專一性來進行檢測D利用相應的DNA探針進行分子雜交來檢測20. 從某種微生物種群中分離出5種單基因突變體(1、2、3、4、5),它們不能合成生長所需的物質G,在合成G的途徑中,A、B、C、D、E都是必須的并按一定先后順序出現的中間產物,但不知這些物質合成G的具體順序。通過向基本培養基中分別添加這幾種物質,再檢測它們對各種突變體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突變體類 型向培養基中添加的物質ABCDEG1---+-+2-+-+-+3-----+4-+++-+5++++-+注:“+”表示生長;“-”表示不生長。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類型5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A的能力 B、類型5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B的能力C、類型2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C的能力D、類型2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D的能力第II卷 非選擇題(共60分)21.(10分) 科學家先將準備好的含有Ca2+ 、Mg2+、SiO44-的一定量培養液兩等分,再將水稻和番茄分別放在上述培養液中培養。一段時間后,兩種培養液中離子濃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回答:⑴ 根據已有知識并結合圖示,請指出培養一段時間后,培養水稻的培養液中Ca2+、、 Mg2+、SiO44- 三種離子的數量變化趨勢是 。⑵ 比較培養水稻的培養液,Ca2+、、Mg2+、Si4+三種離子的變化程度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比較培養水稻和番茄的培養液,同一種離子的變化程度也明顯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該實驗較好地體現了離子跨膜運輸具有 特點。 ⑶ 實驗一現適當提高番茄培養環境的濕度,或以使番茄培養液中Mg2+濃度在較短時間內邊到圖中效果,原因是 。22.(12分)下圖是對某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研究的實驗結果。圖中a、b、c代表溫度,且a>b>c;Ⅰ、Ⅱ、Ⅲ代表CO2濃度,且Ⅰ>Ⅱ>Ⅲ。請回答:⑴ 本實驗的目的是 。⑵ 上圖中,曲線反映了該植物的 (填總光合作用或凈光合作用)。判斷的理由是 。如果要判斷在CO2濃度為Ⅱ,光照強度為P的條件下,溫度分別為a和c時該植物是否能夠生長,還需要在上述條件下獲得怎樣的實驗結果? 。⑶ 如果要探究在溫度為b時,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適宜CO2濃度,還需要保持 相同且適宜,并在 范圍內設置CO2的濃度梯度進行實驗。23.(12分)下圖是某人獲得抗破傷風芽孢桿菌抗體的兩種途徑及其抗體的變化情況。請回答:⑴ 途徑①注射的是 ,途徑②注射的是 。⑵ 破傷風芽孢桿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當人體受到外傷時,如果傷口大而淺則不易感染、傷口小而深則易被感染,由此可以判斷破傷風芽孢桿菌的代謝類型是(填字母) 。 A自養需氧型、B自養厭氧型、C異養需氧型、D異養厭氧型、E異養兼性厭氧型當破傷風芽孢桿菌第一次侵入人體時,為避免因感染而引起破傷風病,需進行免疫預防,其有效途徑應是上述 。⑶ 正常情況下,曲線②在7天后逐漸下降,這與 細胞的數目逐漸減少有關。⑷ 如果半年后破傷風芽孢桿菌再次侵入此人體內,則與上圖相比,此人體內抗體變化的主要特點是 4.(12分)馬鈴薯的黃果肉(Y)對白果肉(y)顯性,抗。≧)對易病(r)顯性,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某生產基地用塊莖繁殖的馬鈴薯都是雜合體,現要用這些雜合體通過雜交方式選育出黃果肉抗病的馬鈴薯新品種。⑴寫出雜交親本的基因型 ;F1 代中基因型為YyRr的新品種占全部F1 代的 。⑵ 用黃果肉抗病(YyRr)的馬鈴薯植株自交所得到的子代中,分別占的基因型共有 安徽省合肥市屆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15203.html

相關閱讀:2014屆高考生物第一輪選修3生物技術的安全性與倫理問題復習測試
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期中聯考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2019學年湖南省雅禮中學高三下高考模擬卷生物解析版
2019屆高三第一次全國大聯考生物試題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屆高三下學期一?荚嚴砭C生物解析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