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高三年級八校聯合調研考試地理試卷本試卷共12頁。滿分150分?荚嚂r間120分鐘。全卷包括兩大題:第一大題為選擇題;第二大題為綜合分析題。一、選擇題(共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一)北京時間12月2日(農歷十一月三十日)1點30分,“嫦娥三號”攜“玉兔”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102°E、28°N)發射升空。1.當“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升空時,地球上與北京處于同一天的經度范圍A.o B.C.D.2.A.B.C.D.3.A.B.C.D..A.B.C.D.5.A.B.C.D.(三)輻射逆溫是由于地面強烈輻射冷卻而形成的逆溫。下圖是某地某日(晴天)不同時刻近地面氣溫隨高度變化圖,讀圖回答6~7題。6.(四)內外力作用形成各種地貌景觀,右圖為我國季風區某地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8~9題。8.圖幅范圍內地質構造該地區在溫暖濕潤氣候條件下易形成的地貌及特點喀斯特地貌崎嶇不平支離破碎壟槽蒙古草原、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聯系。下圖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導外力作用類型,讀下圖,回答10~11題。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a表示風力侵蝕作用②b表示風力搬運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蝕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運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在c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地理現象有①沙塵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六)下圖為我國“中原城市群”(城市名只標注了鄭州)各城市不同年份城市競爭力的等級分布演變狀況(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第一至第四等級),據此回答12~13題。.下列有關中原城市群城市競爭力等級演變的說法錯誤的是A.第二等級梯隊由北部與東部逐步收縮穩定在北部地區 B.第三等級梯隊從南部擴至南部與東部,后又縮回南部C.位于鄭州正東部的城市,其城市競爭力等級明顯下降D.位于鄭州正西部的城市,其城市競爭力表現較不穩定.1988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競爭力等級分布差異最大的發展軸是A.京廣線沿線B.隴海線沿線C.京九線沿線D.焦枝線沿線14.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是A.水稻種植業B.混合農業C.商品谷物農業D.種植園農業.與乙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相似的地區是A.剛果盆地B.四川盆地C.D.墨累-達令盆地.丙地區農業地域類型可以為下列我國哪個地區的農業提供借鑒A.內蒙古草原B.珠江三角洲C.長江中下游平原D.東北平原17.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將橡膠種植北界從17°N擴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A.市場需求的變化B.農業技術的發展C.交通運輸的改善D.農業政策的支持18.“西大荒”發展棉花生產的有利氣候條件有①氣溫年較差大②降水較豐富③夏季高溫④光照強,日照時間長⑤氣溫日較差大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19.“北大荒”發展成為商品糧基地的條件不包括A.水熱充足B.土壤肥沃 C.人均耕地多D.地勢低平(八)右表為四個地區連續兩日的日出與日落時刻(北京時間)。分析資料完成20-21題。20.四地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21.假如④地位于華北地區,次日出現一次降雨過程,原因最可能是A.冷鋒過境B.對流雨C.臺風過境D.暖鋒過境(九)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能夠反映經濟發展水平并影響產業布局,讀下圖回答22-23題。22.若圖中甲、乙、丙三點代表某區域不同發展時期的產業結構特征,從區域發展的過程來看,其正確的順序應該是A.甲—丙—乙 B.丙—乙—甲C.乙—甲—丙 D.甲—乙—丙23.若圖中甲、乙、丙表示三個地區三大產業就業人口比重,某高新技術產業中心和制造業中心的最佳選址分別是A.乙 甲B.乙 丙C.丙 乙D.丙 甲(十)城市熱島效益隨城市發展而加強,下圖為歐洲西部某城市1980—2006年年平均氣溫增幅等溫線分布圖。讀圖回答24-25題。24.該城市發展較快的方向是A.東北方向B.西北方向C.東南方向D.西北方向25.該市要建鋼鐵廠,最適宜布局在A.M處B.N處C.O處D.P處(十一)快速公交系統,簡稱BRT,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公共客運系統。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城市某BRT站臺分時段乘客流量統計圖”。讀圖,完成26~27題。26. 該站臺所在區域最有可能是A.中心商務區 B.居民住宅區C.工業區 D.行政區. BRT的開通A.有利于加強城鄉之間的交通聯系B.可以取代出租車,C.有利于城市大氣環境質量的提高D.可以促進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十二)讀“我國西部大開發重點產業地帶空間分布圖”,完成28~30題。從我國西部大開發重點產業地帶空間分布圖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區產業地帶空間分布特點是A.以綠洲為中心,沿沙漠邊緣呈條帶狀分布B.以城市為中心,沿河流、交通線呈條帶狀分布C.以交通樞紐城市為中心,沿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呈條帶狀分布D.以礦產開發地為中心,沿礦產富集地區呈條帶狀分布.“西三角經濟圈”包括重慶經濟圈、成都經濟圈和關中城市群(圖中圓內部分)。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有①礦產資源、水能資源、旅游資源等豐富、诳萍及l達,交通便利③經濟腹地和消費市場廣闊、車椅鞑看箝_發的優惠政策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A.B.C.D.二、綜合分析題(共0分).....材料二 下表為上海在12月4日至7日間氣溫、風向、風力和天氣狀況的變化情況。12月部分日期上海的天氣狀況日期4日5日6日7日氣溫7-15℃6-14℃9-15℃8-14℃風向東北偏北西北偏北風力3-4級3-4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28834.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