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試題第I卷一.單項選擇題A.6:30 B.5:30 C.4:30 D.6:00讀下圖2.為某次長江洪水過程洞庭湖入出湖徑流量的變化這段時間洞庭湖對長江作用的時段是.4.圖示地貌在該區域分布較集中,該地貌及其成因是 A.天坑 流水溶蝕塌陷形成B.火山口 火山活動形成C. 巖層斷裂錯動形成D.隕石坑 隕石撞擊形成A.極限運動在A處從崖頂到崖底繩降比賽,運動員準備的繩長最適宜的是B.C.能全程拍攝并拍到圖示照片的攝影機位是D.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山風塵沉積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區干燥度的變化。下圖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與西北地區的風塵沉積通量變化情況。讀圖回答問題。 7.根據圖中信息分析,青藏高原的隆起對西北地區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①氣候的大陸性變強 ②植被覆蓋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 ④太陽能資源更豐富 ⑤可能流水作用增強 ⑥可能風力作用增強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下圖甲為大陸東岸的某河段示意圖,圖乙為圖甲中EF處的河床橫斷面圖。讀圖回答題。圖甲 圖乙.下列關于圖中的說法,正確的是① 在EF處,離河岸越遠的地方巖石年齡越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補給河水③ 有可能出現凌汛現象②處建港條件優越全年流量變化小A.B.C.D.10.導致圖示地區植被分布變化A.經度地帶性 B.緯度地帶性 C.垂直地帶性 D.非地帶性11.下列有關圖示區域敘述正確的是 A. P處沉積作用最顯著的月份是B.此底洋流由南向北一定為暖流 C.此地為北半球 D.此地河流流向是由西向東第Ⅱ卷二.綜合題36.圖為某區域圖,圖中右側分別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圖和Q湖不同季節的蓄水面積分布圖,讀圖回答相關問題(22分)描述該地地理位置(2分)圖中兩湖泊屬于淡水湖的是 ,屬于咸水湖的是 (2分)描述該地區氣候特征,并簡述其原因。(4分)甲乙兩河徑流量有何不同?(4分)Q湖泊面積最大和最小分別出現在什么時間?為什么?(4分)若該地位于北半球,則甲乙兩河流域氣候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6分)37.閱讀以下三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24分)材料一:我國人口的增長圖材料二:我國部分省區人口密度比較表省區江蘇山東新疆西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740600122材料三:圖一,1950-2000年中國人口自然變動, 圖二,中國人口增長變化狀況的預測 圖一 圖二(1)根據材料一說出新中國成立我國人口的增長特點是 。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簡述這種現象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6分)(2)根據材料二說出我國人口分布特點并簡要分析其原因。(4分)(3)據材料三中圖一分析,我國人口在1960年和1975年前后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4分)()我國人口總數達到最高峰的時間大約在 年。2010年后我國人口死亡率緩慢上升的主要原因。()未來20年,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有哪些?將給我國社會經濟和環境造成哪些影響??(1)西北路沙塵暴先后影響的地理區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內蒙古高原、 高原和華北平原。(2分)(2)說明圖5中強沙塵暴多發區的地表環境特點。(3分)(3)指出圖6所示的沙塵暴季節分布特點,并說明其自然原因。(5分)環境保護:43.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約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圖。該市有2000余萬人口,3.5萬家工廠,約有300萬輛汽車。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1)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發生嚴重光化學煙霧污染,主要原因解決該城市光化學煙霧危害的措施河南省偃師高中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答案37.(1)人口增長速度快。原因:① 社會穩定 ② 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 ③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 人口基數大等。影響:我國人口增長過快使人口對環境壓力迅速上升,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分布特點:東多西少,人口分布不均勻原因:東部地區由于自然條件、交通條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均比西部優越,故人口密度較西部大。43.(1)從污染事件(源頭),氣象條件(逆溫現象),地形條件分析(盆地不利于污染物擴散)(2)控制污染源,減少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污染源的排放改善能源結構減少機動車尾氣的排放植樹造林利用化學抑制劑1.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1)評價旅游資源的質量:(①美學價值②科學價值③歷史文化價值④經濟價值)(2)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3)景觀的地域組合狀況2.地理位置與交通 3.客源市場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環境容量!第1頁 共16頁學優高考網。∫液幽鲜≠葞煾呒壷袑W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63365.html
相關閱讀: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