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檢測試題 高 三 地 理 .11注意事項:考生在答題前請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1.本試卷共8頁,包含選擇題和綜合題兩部分。本次考試時間為100分鐘,滿分120分?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給監考老師。2.答題前,請您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上。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作答綜合題,請您用黑色字跡的0.5毫米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4.如有作圖需要,可用2B鉛筆作答,并請加黑加粗,描寫清楚。一、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請在答 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涂黑(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傳輸廣播電視節目信號的地球同步衛星會受到太陽影響,其空間位置如圖1所示,讀圖完成1—2題。1.圖1所包含的天體系統共有A.一級 B.二級C.三級 D.四級2.關于太陽對同步衛星的影響,正確的敘述是A.使衛星繞地球公轉速度發生變化 B.電磁波對衛星的影響強度白天小于夜晚C.使衛星傳輸到地球站的信號受干擾 D.地球位于遠日點時,衛星受太陽的影響最大科羅拉多大峽谷為大自然的滄海桑田提供了證據4.圖2所示景觀的形成過程是A.沉積作用—地殼運動—流水侵蝕 B.流水沉積—地殼運動—風力侵蝕C.地殼運動—板塊張裂—風力侵蝕 D.泥沙堆積—板塊張裂—冰川侵蝕圖4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當前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導致A.①減少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④減少6.我國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是因為A.白天地面吸收強,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強,夜晚②弱C.白天大氣輻射強,夜晚③弱D.白天太陽輻射強,夜晚④弱圖5為“以極地為中心的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代表高氣壓帶的數碼是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容易形成降水的氣壓帶、風帶是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⑥圖6為“英國等高線地形圖”,圖7為“倫敦氣溫和降水季節分配示意圖”, 圖8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圖”,圖9為“富山氣溫和降水季節分配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關于倫敦和富山氣候特征的比較,正確的是A.冬季都溫和濕潤 B.夏季都高溫多雨C.倫敦年降水量多于富山 D.倫敦氣溫年較差大于富山10.造成英國與日本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太陽輻射 B.大氣環流 C.地面狀況 D.人類活動有專家提出水循環可分為自然循環和社會循環兩大類,圖10為“某城市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 11.圖中①②③⑦分別表示A.地表徑流、地下徑流、蒸發、人工降水B.地下徑流、地表徑流、管道輸水、跨流域調水C.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蒸發、人工降水D. 跨流域調水、地表徑流、管道輸水、人工降水12.關于人類對城市水循環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 大量開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 污水回收利用,可以減少② D. 城市綠地建設特克斯縣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烏孫文化與易經文化交....圖13為“1982-2010年某大都市人口密度對數分布的變化圖”,數值越大,表示人口密度越大,讀圖完成17—18題。17.1982-2010年間,該市人口密度的變化,正確的是A.市中心人口密度持續 降低B.人口密度與據市中心距離成正比C.近郊區人口密度先升后降D.遠郊區人口密度持續上升18.圖示人口密度對數值的變化說明該市A.人口向市中心不斷遷移B.近郊區就業機會不斷增多C.逆城市化速度加快 D.交通運輸的壓力不斷減。ǘ╇p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符合題目的要求。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涂黑(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錯選、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A. 青海高于甘肅B. 湖南高于江蘇C. 吉林高于河北D. 山西高于河南22.我國東南沿海低碳區形成的原因有A.產業結構優化升級B.勞動力資源豐富C.礦物能源消費比重較小D.離國際市場較近圖16為“某城市空間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23—24題。23. 關于該城市功能區的敘述,正確的有A.城市空間形態呈放射狀,多核心結構特征明顯B.傳統與新興并存的工業區集中分布,設施完備C.城市新開發區適宜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D.外來人口生活區位于城市邊緣,接近工業區24. 關于該城市地價的敘述,正確的有A.地租價格呈同心圓狀由內向外遞減B.高地價區位于人口、設施密集的老城區C.輕工業、商業就業人口區地價低于外來人口生活區D.科研文化區的地價高于城市新開發區孟加拉國位于恒河三角洲上,經常受到洪水侵襲。圖17為“孟加拉國區域簡圖”,讀圖完成25—26題。25. 孟加拉國經常受到洪水襲擊的原因有A.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降水豐富B.地勢低平,排水不暢C.河網密布,河流徑流量大D.植被稀少,涵養水源能力弱26. 孟加拉國推行的洪水防御行動計劃,應包括A.加強洪水預報和預警系統的建設B.在河流上游疏浚河道,開辟分洪區C.在河流下游修建水庫,減少泥沙淤積D.成立管理機構,建立河道定期清淤制度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讀回答問題。(1)A圖所示日期全球晝長分布規律是 _____________。(2分)(2)B圖所示日期,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4分)(3)C圖所示日期,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緯度分布范圍分別是 、 。(2分)(4)北京天安門廣場每天國旗與旭日同升,A、B、C三圖所示日期中,升國旗最晚的是 。(2分)28.圖19為“我國西北等高線和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分)圖示地形特征。(分)圖示地區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是___________此區域河流流量特征。(分)此時圖中_________________,系統。(3分)(1)智利火山地震多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圖中字母A代表的自然帶是__________,其氣候特征表現為______________。(3分)(3)圖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帶是________________,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這一特征的影響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5分)(4)C地區自然帶的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圖21中甲、乙兩圖代表安第斯山脈西坡植被分布的是________圖,乙圖中自然帶①—⑤—⑥—⑦的變化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材料一: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國流動人口達2.21億人,圖22為“我國1982—2010年流動人口數量統計圖”材料二:右表為“八大經濟板塊吸收的流動人口占全國流動人口比重”年份比重(%)地 區2010年2005年東北地區6.206.95北部沿海13.2211.97大西北地區4.133.13黃河中游地區11.147.98大西南地區13.5310.98長江中下游地區11.019.71東部沿海地區19.8620.58南部沿海地區20.9128.70(1)據材料一分析我國流動人口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據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動人口最多的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給該地區帶來的影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3)從2005年到2010年,我國中西部地區吸收的流動人口不斷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1.圖23為“某地區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從城市土地利用類型看, 區的土地利用屬于公共事業用地,各功能區中__________區占地面積最大。(2分)(2)現擬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選一處布局一大型批發市場,最佳選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甲處為化學工業園區,從環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4分)(4)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該城市規劃建設新城,現有在東北部和西南部建設新城的兩種方案,你支持哪一種方案?請闡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一學期期中檢測高三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說明:1.試題分選擇題和綜合題兩類題型,請按參考答案及評價標準評分。在綜合題中考生的答案與參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評分,但不得超過本題所分配的分數。2.考生答案中,中國地名出現錯別字一般不給分,以拼音表達,可給分;外國地名應以地圖出版社的世界地圖集為依據評分,若出現同音字可酌情給分。一、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6分。題 號123456789答 案BCDABDCDA題 號101112131415161718答 案BDADDABAB(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錯選、少選、多選均不得分,共24分。題 號1920212223242526答 案BCBCABACCDBDBCA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60分。27.共10分題號分值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1)2分從70oN向南晝越來越長(1分),70oS及其以南地區是極晝(1分)(2)4分 (0o, 115oE)(2分) 丁乙甲丙(2分)(3)2分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1分) 赤道以南地區(南半球)(1分)(4)2分A(2分)28.共12分題號分值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1)2分江蘇省揚州市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檢測地理試題(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74204.html
相關閱讀: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上學期期終基礎學業測評(地理)
河南省許昌市五校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三次聯考地理試題 暫缺答案
江蘇省淮陰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地理
上海市某重點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廈門雙十中學—學年高三上期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