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第次月考地理試卷A. 1% B. 2% C. 3% D. 4%4.乙國的人口增長模式為A.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B. “高—低—高”模式C. 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D. “低—低—低”模式5.目前發展中國家人口遷移的方向是A. 由農村到城市遷移 B. 由城市到農村遷移C. 由城市到城市遷移 D. 由農村到農村遷移6.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度的區域差異 B.國家政策的影響C.自然資源的區域差異 D.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讀木桶效應(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讀圖,回答7~8題。7.A. 四川——水力資源 B. 山東——氣候資源C. 黑龍江——礦產資源 D. 內蒙古——水資源9.許多旅外華人喜歡聚居在一起,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A.國家政策的影響 B.民族文化的影響 C.交通條件的影響 D.地形氣候的影響下表是我國1981年35歲到45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育齡婦女的生育子女數情況,依據表格提供的數據回答10題。?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大專以上農村4.783.993.523.172.22城市3.973.142.602.211.9210.能正確反映出農村、城市婦女生育子女與文化素質關系的描述是A.文化素質與生育子女數在農村呈正比例關系B.文化素質與生育子女數在城市呈正比例關系C. 文化素質越高,婦女生育的子女數相應減少D.文化素質越高,一般會降低婦女的生育能力下圖為我國2010年各。ㄗ灾螀^、直轄市)城市化水平示意圖。讀圖完成11~12題。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東部省份城市化水平總體高于西部省份 B.江蘇城市化水平高于遼寧C.南部省份城市化水平總體高于北部省份D.城市化水平最.廣東城市化水平高于新疆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條件優越B.知名度高C.經濟D.礦產資源豐富A.地形崎嶇 B.降水豐富 C.交通便捷 D.傳統工業集聚14.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區是A.低級住宅區 B.中心商務區 C.工業區 D.文教區右圖為某地區鄉村聚落分布示意圖。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16 題。15.該地聚落總體形態及其影響因素是A.團狀,地質因素 B.團狀,地形因素C.帶狀,氣候因素 D.帶狀,河流因素16.一般情況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發展成為城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我國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積的溫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紅柿、黃瓜等夏季蔬菜。據此完成17~18題。17.溫室大棚能種植反季節蔬菜,主要是因為它能夠改變大棚內的A.水分條件 B.土壤條件 C.熱量條件 D.光照條件18.在自然條件下,我國冬季能種植西紅柿、黃瓜的地區位于A.海南島 B.東北平原 C.準噶爾盆地 D.黃河三角洲19.內蒙古高原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小麥生產基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水稻生產基地。這些不同農業生產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形條件差異 B.政策導向影響 C.水熱條件差異 D.飲食習慣影響下圖為“我國江南丘陵某區域示意圖”,該區域人多地少。讀圖完成20~21 題。20.圖示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是A.大牧場放牧業 B.混合農業 C.商品谷物農業 D.水稻種植業21.依據該區域的條件,甲村不適宜發展A.淡水養殖 B.農家一日游 C.商品稻生產基地D.柑橘、茶葉生產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基地,是我國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產區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讀圖,回答22~23題。22.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判斷,比重逐年增加,增長幅度最大,潛力最大的是A. 玉米 B. 大豆 C. 水稻 D. 糧食2.上題正確選項的農產品在緯度較高的東北地區也能種植的主要區位因素是A. 土地廣闊平坦,黑土肥沃 B. 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C. 農業機械化程度高 D. 地廣人稀,人均土地面積較大匯源果汁、可口可樂生產廠的區位選擇分別屬于 A.原料指向型、勞動力指向型 B.技術指向型、市場指向型 C.勞動力指向型、技術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市場指向型可口可樂公司欲收購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原因是中國擁有A.豐富的原料 B.龐大的市場 C.廉價的勞動力 D.先進的技術28.海南鐵路線呈環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保護中部生態區 B.便于旅游觀光C.受地形因素影響 D.加強區域間聯系2.海南南部未來的開發方向是 A. B.開發熱帶海島觀光C.大力發展造船工業 D.發展業30.右圖中,與制糖工業投入結構相似的是該集團生產工藝流程述錯誤的是A.提高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B.在生產過程中控制了所有的污染C.清潔生產方式 D.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大規模的社會生產活動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種的滅絕速度,右圖為鳥類瀕;蚴芡{的原因,完成33題。33.鳥類瀕;蚴芡{的主要原因是A.偷獵 B.棲息地的喪失 C.外來物種入侵 D.其他原因34.生態農業與傳統農業的根本區別在于A.人類大量砍伐森林造成洪災 B.全球氣候變暖即溫室效應引起海平面上升C.全球性干旱造成水資源供給不平衡 D.經濟全球化的工業發展使海水污染嚴重36.為防止上述現象的發生,人類應采取的措施有: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減少含氟氯烴化合物的使用量 ③大力植樹造林 ④停止一切小汽車的生產A.①③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37.我國戰國時期的孟軻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的人地關系是A.“人定勝天”思想 B.“地理環境決定”思想C.“恐懼依賴”思想 D.“天人相關”思想38.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的時間是A.人類社會發展早期B.農業革命以后C.工業革命以后 D.現代39.下列行為有利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是A.毀林開荒 B.濫捕濫獵 C.控制人口 D.過度消費40.可持續發展從觀念走向實踐,公眾應該做的是A.購買包裝考究的商品 B.為了節省時間,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C.選購無氟冰箱、節能熒光燈等 D.絕對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二、雙項選擇題(共15小題,計30分。每小題有兩個答案正確,選對一個得1分,全選對得2分,錯選、多選不得分)城市按功能可劃分為商業區、居住區、市政區、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與倉儲區、風景游覽區、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等;卮41~42題。41.影響城市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有A.自然地理條件 B.產業結構特征 C.經濟發展水平 D.人口分布密度42.中心商務區的主要特點有A.批發活動頻繁 B.建筑物高大稠密 C.商貿活動集中 D.以工業生產為主讀下圖,回答43~44題。43.從圖中能得到的正確信息是A...D.A.鼓勵使用私家車 B.建設城市新區 C.綜合治理“三廢” D.禁止農民進城45.城市是非農產業和非農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一般由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街道、醫院、學校、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組成。城市是人類對自然環境改造最強烈的地區,高樓林立,地面硬化,綠地較少。在城市發展中,城市的氣候、水文等自然環境要素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下列關于城市發展對環境影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城市中心氣溫降低,出現“城市逆溫”現象 B.城市中心氣溫升高,出現“城市熱島”現象C.城市地表水下滲減少,城市地下水位下降D.城市排水管道密集,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減小46.新疆瓜果的糖分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養分充足 B.光照強,光合作用充分C.地下水豐富,灌溉便利 D.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積累47.下列地區與其主要農業生產類型對應合理的是 A.華北平原——水產養殖業 B.鄱陽湖平原——水稻種植業 C.四川盆地——大牧場放牧業 D.塔里木盆地——綠洲農業資料:佛山順德一些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彩色農業”(花卉業)獨樹一幟。2006年春節期間,連新疆、西藏、黑龍江等省區都有該地的鮮花銷售;ɑ芊N植不僅增加了該地花農的經濟收入,還美化了人民的生活。據此回答下列48~49題。48.該地種植花卉的有利條件是A.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沛 B.地勢平坦,黑土廣布 C.土地價格低廉,勞動力資源豐富 D.靠近港澳,鮮花銷售市場廣大49.與荷蘭相比,該地花卉種植還有一定差距。要使該地的花卉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目前適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生物技術上創新,積極培育、引進新品種B.將鮮花種植技術向各大洲推廣,在相關國家建立鮮花種植基地C.積極研究保鮮方法,改進運輸設備,研制新的保鮮容器及營養液D.在世界主要國家新聞媒介上進行廣泛宣傳,提高順德花卉的知名度50.某大型肉食品加工企業將生產基地由廣東遷往湖南,是因為湖南 A.氣候適宜 B.水質優良 C.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低 D.原材料廉價、豐富51.關于工業集聚和分散的敘述,正確的是A.具有工業聯系的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B.凡是具有協作關系的工廠一定會發生集聚現象C.工業集聚可以獲得規模效益,因此工業不宜分散布局D.目前,汽車生產的工業聯系已經全球化52.長江中上游防護林、“三北”防護林、沿海防護林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下列防護 林與其主要作用對應正確的是 A.“三北”防護林—防風固沙 B.長江中上游防護林—保持水土 C.沿海防護林—防止赤潮 D.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消煙除塵53.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河北正定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267030.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市金鄉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湖北省三校(宜昌一中、公安一中、沙市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
高一年級地理寒假作業(六)答案參考
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四川省武勝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