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單元檢測題《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地理學是關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現象的學問。小編準備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單元檢測題,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或最佳答案)

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市場B.技術C.氣候D.勞動力

2.影響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①海南島的橡膠生產②北京郊區的乳畜業③江南丘陵的茶

④吐魯番盆地的瓜果生產

A.①熱量②市場③土壤④光照B.①熱量②水源③市場④交通

C.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場D.①地形②市場③水源④熱量

3.不同地區,插秧的時間不同。如農諺所言,廣東是清明谷雨時,插田莫遲疑,四川為立夏小滿正栽秧,江蘇則為立夏浸種,芒種栽秧。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氣候B.水文C地形D.植被

4.北方的早春給農田蓋薄膜(蔬菜溫室大棚),主要是通過改造當地自然環境的哪種因素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A.熱量條件B.光照條件C.地形條件D.土壤條件

圖231表示某種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一般模式,讀圖完成5~7題。

5.階段I鮮花和蔬菜產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B.氣候優越

C.距城區近D.水源充足

6.階段Ⅱ鮮花和蔬菜產區的區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便利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7.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廣東省,則階段Ⅱ運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下列農業生產成果是通過對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A.城市農業的重點轉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園藝業為主

B.通過改造地形,我國將小麥的種植高限發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C.通過大棚、玻璃溫室,生產反季節蔬菜

D.農業在大范圍內形成區域專業化生產

9.美國的弗羅里達州利用光熱優勢,重點生產蔬菜、花卉,供應東北地區,主要依賴于()

①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②市場的需求③政策④農產品的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

A. ①④B. ①③C.②④D. ③④

10.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是由于不同地域()。

A.自然條件不同B.交通條件不同

C.技術條件不同D.自然、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很大

11.限制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是()。

A.水源B.地形C熱量D.光照

12.關于澳大利亞現代混合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布于澳大利亞的東北部和西南部地區

B.生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

C.農場生產有明顯的忙閑兩季

D.生產規模較大,但機械化水平不高

13.水稻不宜生長在()。

A.熱帶季風氣候區B.溫帶季風氣候區

C.亞熱帶季風氣候區D.地中海氣候區

14.與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不符的是()。

A.家庭經營B.商品率低

C.田地規模小D.水利工程量小

15.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優勢自然條件有()。

A.大面積可供開發的土地B.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

C.人多地少,精耕細作D.便利的交通運輸

16.有關季風水田農業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多以家庭為單位,經營規模小

B.投入勞動力多,單位面積產量低

C.普遍應用新的科學技術

D.各國機械化水平都很低

右表是某種農業地域類型的農事安排表,回答l7~18題。

17.該種農業地域類型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①雨熱同期②生產規模大③機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水稻被稱為亞洲的糧食。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8.水稻種植可緩解某些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區適應性強B.水稻種植技術簡單

C.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高D.水稻種植很適合于小農經營

19.雜交水稻的開發應用說明了我國農業發展必須堅持( )

A.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B.不斷增加國家對農業的投入

C.貫徹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D.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

20.傳統稻米產區農業生產改進最關鍵的是改變( )

A.傳統經驗、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不高

B.現代化生產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熱條件還未充分合理利用

D.地勢低平、多水旱災害

我國加入WTO后,農業面臨挑戰。根據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價格占世界相應指標關系圖,回答21~23題。

21.我國受國際市場沖擊最嚴重的農產品是( )

A.油料B.水產品

C.糧棉D.水果

22.我國某些農產品受沖擊嚴重是由于( )

①投入的農藥化肥、機械化設備過多,造成生產成本過高,價格偏高

②農業科技投入較少,產品品質較差,缺乏市場競爭力

③投入的農業勞動力過多,造成生產成本過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④人口多,購買力太強,造成價格升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商品谷物農業的區位條件一般有()。

①機械化水平高②地廣人稀③市場廣闊,交通運輸便利④自然條件優越

⑤農業科技發達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讀右圖,回答24~26題。

24.M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水稻種植業B.大牧場放牧業

C.商品谷物農業D.混合農業

25.M區域農業生產的優勢區位條件不包括()

A.當地廣闊的市場B.便利的交通運輸

C.先進的科技D.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

26.與M區域農業發展的背景關系最小的因素是()

A.工業化的發展B.城市化的進程C.世界經濟全球化D.國際局勢多極化

27.有關大牧場放牧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阿根廷主要從事畜牧業

B.阿根廷的放牧業經歷了由粗放型的自給自足放牧業到密集的商品牧牛業的過程

C.大牧場放牧業的典型是巴西的巴西高原

D.大牧場放牧業的條件之一是大面積的半干旱、半濕潤地區

28.下列國家中為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國的是()。

A.中國B.法國C.阿根廷D.印度

29.大牧場放牧業中養羊占有重要地位的國家有()。

A.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B.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

C.美國、澳大利亞、南非D.阿根廷、南非、新西蘭

30.適宜在大面積干旱、半干旱氣候區發展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商品谷物農業B.種植園農業

C.大牧場放牧業D.水稻種植業

31.下列關于乳畜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A.乳畜業的產品主要是各種肉類和禽蛋

B.乳畜業的農場既種植牧草,也種植飼料,故不輪轉放牧

C.乳畜業是密集農業,日常擠奶工作無法使用機械

D.市場和飼料供應是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大重要因素

讀下圖,回答32~33題。

32.符合圖中M處農業地域類型的是()

A.亞洲的水稻種植業B.美國商品谷物農業

C.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小麥牧羊帶D.潘帕斯的牧牛業

33.該農業地域類型在我國主要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B.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C.東北平原D.黃土高原

二、非選擇題

34.下圖是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農業區位因素:

A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 __________

(2)寫出下列農業類型的最主要區位因素。

千煙洲的立體農業:___________新疆的長絨棉生產:___________

上海郊區的乳牛場:_____________海南島的橡膠園:______________

35.讀我國北方某城市周圍農業分布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城市擬發展優質高效糧食生產、乳畜業、水果和蔬菜種植業,按照合理布局原則,I處應發展,Ⅱ處應發展,Ⅲ處應發展。

(2)其中乳畜業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現在在該城市市場上也同時能見到南方甚至國外的

水果、蔬菜和乳制品,這說明了因素對農業區位影響在地域上擴大,而這只有在條件改善和保鮮、冷藏等技術發展條件下,才得以實現。

(3)現在城郊蔬菜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應城市居民新鮮的蔬菜了,這是由于結果。

36.圖2-3-4是澳大利亞農業地域類型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1)A農業地域類型是,其主要農產品是____,其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式的特點是:

(2)B農業地域類型是類型,其發展該地域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3)分析A農業地域類型的發展條件。

37.讀圖2~3~3,回答問題。

(1)填出圖中水稻主要分布區的名稱。

A.B.C.

(2)A、B、C三地均為氣候區,

資源豐富;從地形上看,水稻多分布在和地區。三個地區大力建設水利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

(3)本地區稠密,豐富,為發展水稻種植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是本地區人們喜愛的主要食糧。

(4)亞洲水稻生產單產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

(5)目前該類農業存在著商品率和勞動生產率都明顯較低的情況,你認為進一步發展該類型農業還應做好哪些工作?

38.讀下圖,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兩區的主要農作物分別是、。

(2)①區主要農作物種類在我國輸出量最大的省區是()

A.廣東省B.江蘇省

C.吉林省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說明①、②兩地區所屬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主要特點。

39.圖232是西歐國家農業生產結構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

(1)A階段農業生產以為主,B階段農業生產是種植業和畜牧業并重,C階段則以為主。

(2)C階段的生產對象主要是。

(3)比較我國西部畜牧業和西歐乳畜業的差異:

①西歐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氣候區,我國的西部牧草分布在氣候區和氣候區。

②西歐人稱牧草為綠色金子,是因為西歐,對乳產品需求量大。

③我國西部人稱牧草為天然蓄水池,是因為其具有

的作用。

40.讀某草原區位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山脈為____________,A是________洋,B是______洋。

(2)圖中所示區域名為___________草原,該地的農業區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放牧的主要牲畜是___________。

(3)該區域發展畜牧業優越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會經濟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交通區位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

41.根據下列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福建省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并簡要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材料 福建省位于東南沿海,ll5。50 7E~120。47E,23。30『N~28。19N。面積約l2萬平方千米,大部分為山地、丘陵,僅東南沿海漳、廈、莆仙一帶為平原。大部分地區為熱帶一亞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區分,春秋相連,夏季長達6~10個月。1月平均氣溫為7~13℃,7月平均氣溫為28~30℃,年均降水量l 200~2200毫米。5~11月有臺風登陸。耕地總面積為ll8.85萬hm2,人均耕地面積只有360 m2,不足全國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壤多為紅壤。

第三章參考答案

1C2A3A4A5C6C7D8C9A10D11A12B13D14D15B16A17A18C19A20B21C22A23D24C25A26D27B28C29B30C31D32B33C

34.(1)地形土壤 市場 土壤 熱量

(2)地形 光照 市場 土壤

35.(1)乳畜業水果和蔬菜種植業糧食生產

(2)市場市場交通運輸

(3)依靠科技 對不適宜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利用改造

36. (1)混合農業小麥、羊毛家庭農場經營,農場規模大,農場生產的機械化水平高

(2)大牧場放牧業地勢平坦,草原廣布,地下水豐富,天敵少

(3)有利:氣候暖濕、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灌溉條件較好、地廣人稀、機械化商業化程度較高等;不利:降水較少

37. (1)東亞東南亞南亞

(2)季風水熱:平原三角洲(都屬季風區,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水旱料害頻繁。)

(3)人口勞動力稻米

(4)精耕細作小農經營,機械化水平低人口眾多

(5)適當擴大生產規模(或實行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或實行機械化耕作);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或防御早澇災害),加大科技投入(或發展農業科技)

38.(1)玉米小麥

(2)C

(3)商品谷物農業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9.(1)種植業畜牧業

(2)奶牛

(3)①溫帶海洋性溫帶大陸性高山②經濟發達,城市、人口眾多③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40.(1)安第斯山太平大西

(2)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牛

(3)氣候溫暖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

41.福建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為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有利條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長,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等。

不利條件: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地少,人均耕地少;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夏秋季節易受臺風影響等(合理即可)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單元檢測題,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930599.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武勝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無答
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湖北省三校(宜昌一中、公安一中、沙市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高一年級地理寒假作業(六)答案參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