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實驗中學2013—2014學年(上)高一級模塊二考試語 文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另發的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收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2分)一、課內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30分。)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錯誤最多的一項是(3分)A.雋(jùn)永 碑帖(tiě) 檔(dǎng)次 暴殄(tiǎn)天物B.晝(zòu)夜 崔嵬(wěi) 踟(zhí)躕 怙(hù)惡不悛C.敷衍(yán) 汲(xī)取 親(qìn)家 天崩地坼(chuāi)D.模(mó)樣 淺。╞ó) 翹(qiào)首 潸(shān)然淚下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所學校向家長發了一封關于收取學費的公開信,既言“切實減輕群眾負擔”,可實際收費額卻步步攀升。首鼠兩端,堪稱奇文。B.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評委袁蕾嗟嘆:幾乎所有的影評人都在夸《天下無賊》,而實際上該劇“一環強扣一環”的戲劇結構,只是跟著好萊塢大片邯鄲學步。C.我們來到實習工廠,廠領導和工人們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們對我們的關心真是無所不至。D.足球比賽正在激烈地進行著,只見一個防守隊員快步趕上,抱住對方隊員的肩膀,從后面強行掀倒對方,而裁判卻對此熟視無睹。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據當地居委會的同志介紹,事故的原因確實是企業內部在給宿舍區更換供電線路時,將線路接錯而造成的。B.機構改革并不是簡單的機構和人數的減少,目的是為了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領導經濟工作。C.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培養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現有的中年知識分子用好,把他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D.英國一本雜志編的《野性大地》,攝影質量令人驚異,打開扉頁那七八幅跨頁圖片,如同名角亮相,開場便一鳴驚人。4.下邊有關的文化常識說法有誤的一項(3分) A.普希金,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B.《莊子》是莊子和他的門人及后學所著,現存33篇(包括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C.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蘇軾是婉約派的創始人。D.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主要成員之一,“新月派”主張新詩格律化,《再別康橋》表現出了新詩的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5.把下列句子填入橫線,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高科技與藝術各行其道,怎么會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話可謂鞭辟入里:“科學和藝術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他們的關系式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關聯的! ①沒有情感的因素,我們的智慧能夠開創新道路嗎?②她們源于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著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義。③藝術和科學事實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④沒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夠達到完美的成果嗎?⑤偉大的科學觀念的理解和偉大藝術的美學鑒賞都需要智慧,而隨后的感受升華和情感又是分不開的。A.③⑤①②④ B.①④②⑤③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①③②6.下列各句加點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臨:面對,引申為“閱讀”。②縱一葦之所如 如:像 ③亦遂增勝 勝:美好,美景④大類女郎也 類:像 ⑤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愛:喜愛⑥大母過余 過:路過 ⑦先妣撫之甚厚 撫:撫摸⑧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搶:觸、碰⑨往往而是 往往:到處 ⑩倚歌而和之 倚:依靠A.④⑥⑧⑨⑩ B.①③④⑤⑩C.①③④⑨⑧ D.②④⑥⑦⑨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死生亦大矣。 ②順流而東也。 ③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④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⑤舞幽壑之潛蛟⑥足以極視聽之娛 ⑦執此以朝。乳二世⑧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⑨而后乃今將圖南 ⑩東犬西吠A.①⑥⑨?③⑦?②④⑧⑩?⑤ B.①?②③④⑨⑦?⑤?⑥?⑧⑩C.①⑥?②③④⑦?⑤⑧?⑨?⑩ D.①?②③⑦⑨?④⑧⑩?⑤?⑥8.下列各句中“而”字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墻往往而是 ②不敢言而敢怒 ③而母立于茲 ④余扃牖而居 ⑤侶魚蝦而友麋鹿 ⑥倚歌而和之⑦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⑧汝初聞言而怒A.①④⑤⑥?②⑦?③?⑧ B.①④?⑥②⑦?③⑤?⑧C.①④⑥?②⑦?③?⑤?⑧ D.①④⑥?②⑦?③⑤?⑧9.下列各句中對“之”字助詞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③哀吾生之須臾 ④兒之成,則可待乎 ⑤湯之問棘也是已 ⑥頃之,持一象笏至 ⑦定乎內外之分 ⑧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A.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⑥?②④?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⑧?⑦10.對特殊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②齊彭殤為妄作 ③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④不能喻之于懷 ⑤奚以知其然也 ⑥當其欣于所遇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⑧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⑨引以為流觴曲水 ⑩渺渺兮予懷A.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⑩C.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D.①⑤?②?③④⑥?⑦?⑧?⑨?⑩二、課外文言文閱讀。(共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題。戰國策目錄序 曾鞏劉向所定《戰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臣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正其誤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戰國策》三十三篇復完。敘曰:向敘此書,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謀詐用,而仁義之路塞,所以大亂”;其說既美矣。卒以謂“此書戰國之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則可謂惑于流俗,而不篤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時,去周之初已數百歲,其舊法已亡,舊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獨明先王之道,以謂不可改者,豈將強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為哉?亦將因其所遇之時,所遭之變,而為當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變固殊,其法固異,而其為國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嘗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蓋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豈好為異論哉?能勿茍而已矣?芍^不惑于流俗而篤于自信者也。戰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于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故古之圣賢,未有以此而易彼也;蛟唬骸靶罢f之害正也,宜放而絕之。此書之不泯,其可乎?”對曰:“君子之禁邪說也,固將明其說于天下,使當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從,然后以禁,則齊;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說之不可為,然后以戒,則明;豈必滅其籍哉?放而絕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書,有為神農之言者,有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此書之作,則上繼春秋,下至楚 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間,載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廢也。”此書有高誘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總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后以禁,則齊 齊:一致B.偷為一切之計而已 偷:茍且C.豈將強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為哉 強:強迫D.然《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 闕:損傷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二子乃獨明先王之道,以謂不可改者。 未有以此而易彼也。B.戰國之游士則不然 然后以戒,則明C.則可謂惑于流俗 固將明其說于天下 D.則此書之不泯,其可乎 豈必滅其籍哉?13.下列各組句子中能分別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謀詐之術”觀點的一組是(3分)A.①是以孟子之書,有為神農之言者,有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②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B.①惟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②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C.①故二子者守此,豈好為異論哉?②及其后,謀詐用,而仁義之路塞,所以大亂D.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②故論作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廣東省實驗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模塊考試語文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12866.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
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競賽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