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六八中學2013—2014學年上學期高一年級語文試卷本試卷分為第I卷(閱讀題)和第II卷(表達題)。第I卷(閱讀題,共6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每小題3分,共9分)。 唐詩現在又開始讓人感覺真切和親切了,這是經歷了和傳統文化分別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內心感覺。經歷了千年,唐詩還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當時的創作盛況。那么多唐詩顯然不可能都是為了功名而寫作的。它是一種流行的東西,是社交場合的一種交流方式,更多時候就像現在的歌詞。王之渙和高適、王昌齡幾個去歌臺舞榭,聽歌女唱他們的詩。幾輪下來,獨獨聽不到王之渙的詩。王之渙指著歌女中最美的一個,對在座的人說,如果她唱得不是他的詩,從此自己就不寫詩了。那個最美的歌女出場唱的果然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那一首。說明我們所敬仰的唐詩,在當時很可能多是傳唱的歌詞。當時寫詩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過小李杜和溫庭筠了吧?杜甫的詩,可能文本些,難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后數十年才建立,應該和唐詩本真的歌詞性質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說,三十年來中國歌詞的長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著,悲歡冷暖,酸甜苦辣,都會感動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內容就是人的現實和夢想,譬如生命、愛情、母親、故鄉、離別、重逢、游離和從軍等等。這些在唐詩里也都寫遍了。李谷一首唱的《鄉戀》,對于故鄉的依戀和想念,和李白的《靜夜思》是一樣的精致平實。谷建芬作曲的《燭光里的媽媽》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敵,《思念》和李商隱的無題詩,美感是相同的。還有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比,也是不見遜色的。把現在的歌詞和唐詩比較,只是想說明兩者是同樣的東西。盡管不在同一時空,兩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樣的。雖然兩個時代的作品無法混淆,同樣的留別的詩,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羅大佑的《追夢人》就不一樣。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詩無愧于這個時代,羅大佑的歌詞同樣無愧于時代。至于說歷代的歌詞同樣珍貴,為什么唐詩讓我們心存久仰,甚至徐志摩的詩總要比現在的歌詞好多了?且以唐三彩為例 。唐人見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們見到的不一樣,我們見到的要美得多,是時間和距離產生了美。當時的唐三彩和唐詩一樣流行、時尚,時時面對的東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會滋潤和鼓舞同樣歌唱著的心。 摘編自陳鵬據《詩與歌詞》 1、 下列對于唐詩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讓人們感到真切和親切的唐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人的情感所難以割舍。在唐朝,人們盛行寫詩和傳唱詩,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詩并不是為了求取功名而創作的,F在人們所敬仰的唐詩,在唐朝被用作一種社交方式,又被作為流行歌曲的歌詞,其中尤以后者為多。即使是大詩人李白的詩的傳唱,到晚唐也就漸漸不再流行了,唐朝詩人之多,與此可見一斑。2、下列關于現在的流行歌詞和唐詩的比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3分)歷史上唐詩最終為宋詞元曲所取代,二三十年來中國的流行歌詞卻能長盛不衰,這是值得欣喜的。現在的流行歌詞和唐詩一樣,寫的都是人的現實和夢想,都會使人感動在心,用心去歌唱。李谷一首唱的《鄉戀》和李白的《靜夜思》,在表現對故鄉的依戀和懷念方面可謂異曲同工。比起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我和你》顯得更為出色。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王之渙說,如果最美的歌女唱得不是他的詩,從此就不寫詩了。這說明王之渙的詩當時曾被廣泛傳唱。B.杜甫的詩,可能表現的文本一些,這應該跟唐詩本真的歌詞性質有一定的關系,所以難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詩一樣也是流行的、時尚的東西,因而當時人們是不會把它看得很珍貴的。D.時間和距離能夠產生美,可以想見,現在流行歌曲的歌詞在若干年后應該也會被人們推崇。二、古詩文閱讀(3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題。(共19分)(一)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選自《左傳?燭之武退秦師》)(二)四年,晉饑,乞糴于秦。穆公問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國之道也。與之!壁嵶颖唬骸胺ブ!蹦鹿唬骸捌渚菒海涿窈巫!”卒與粟,自雍屬絳①。五年,秦饑,請糴于晉。晉君謀之,慶鄭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約。晉饑而秦貸我,今秦饑請糴,與之何疑?而謀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晉賜秦,秦弗知取而貸我。今天以秦賜晉,晉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被莨秒缴渲\,不與秦粟,而發兵且伐秦。秦大怒,亦發兵伐晉。 六年春,秦穆公將兵伐晉。晉惠公謂慶鄭曰:“秦師深矣,奈何?”鄭曰:“秦內君,君倍其賂;晉饑秦輸粟,秦饑而晉倍之,乃欲因其饑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晉卜御右,慶鄭皆吉。公曰:“鄭不孫②!蹦烁畈疥栍,家仆徒為右,進兵。九月壬戌,秦穆公、晉惠公合戰韓原;莨R?③不行,秦兵至,公窘,召慶鄭為御。鄭曰:“不用卜,敗不亦當乎!”遂去。(選自《史記?晉世家》)【注釋】①雍、絳:都是地名。②孫:通“遜”,謙遜、恭順。③?:馬難起步貌。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共其乏困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救災恤鄰,國之道也C、夜縋而出D、吾其還也! 其君是惡,其民何罪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佚之狐的話“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了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B、晉秦兩國曾先后發生饑荒,在應對危機的時候,兩國國君都跟自己臣子商討該怎樣渡過饑荒。C、晉國的虢射建議趁機攻打秦國,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晉國賜給了秦國,它卻沒奪取晉國,如今上天把秦國賜給了晉國,不可違背天意,應該攻打秦國。D、晉國恩將仇報的行為激怒了秦國,秦國進攻晉國,慶鄭向晉惠公提出,給秦國加倍提供財物,給的糧食比晉國饑荒時從秦得到的還要多。7、把文中的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6分)甲:(1)攜來百侶曾游, 。(《沁園春 長沙》)(2)撐一支長篙, 。(《再別康橋》)(3) ,秋以為期。(《詩經?氓》)(4)亦余心之所善兮, 。(《離騷》)(5)環顧望舊鄉, 。(《涉江采芙蓉》)(6) ,悠悠我心。乙: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1) ,(2) 。(3) ,(4) 。(5) ,(6) 。(《歸園田居(其一)》)三、(2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守望的角度周國平①若干年前,我就想辦一份雜志,刊名也起好了,叫《守望者》,但一直未能如愿。我當然不是想往色彩繽紛的街頭報攤上湊自己的一份熱鬧,也不是想在躊躇滿志的文化精英中擠自己的一塊地盤。正好相反,在我的想象中,這份雜志應該是很安靜的,與世無爭的,也因此而在普遍的熱鬧和競爭中有了存在的價值。我只想開一個小小的園地,可以讓現代的帕斯卡爾①們在這里發表他們的思想錄。②我很喜歡“守望者”這個名稱,它使我想起守林人。守林人的心境總是非常寧靜的,他常年與樹木、松鼠、啄木鳥這樣一些最單純的生命為伴,他自己的生命也變得單純了。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守護森林,?望云天,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塵囂!笆赝摺钡拿Q還使我想起守燈塔人。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燈塔人日夜守護燈塔,?望潮汛,保護著船只的安全航行。當然,與都市人相比,守林人的生活未免冷清;與弄潮兒相比,守燈塔人的工作未免平凡。可是,你決不能說他們是人類中可有可無的一員。如果沒有這些守望者的默默守望,森林消失,地球化為沙漠,都市人到哪里去尋歡作樂?燈塔熄滅,航道成為墓穴,弄潮兒如何還能大出風頭?③在歷史的進程中,我們同樣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種角度。當我這樣說時,我已經承認對待歷史進程還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們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說,你不妨做一個戰士,甚至做一個將軍,在時代的戰場上沖鋒陷陣,發號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種潮流中去,去經商,去從政,去稱霸學術,統帥文化,叱咤風云,指點江山,去充當各種名目的當代英雄。但是,在所有這些顯赫活躍的身影之外,還應該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④守望者是這樣一種人,他們并不直接投身于時代的潮流,毋寧說往往與一切潮流保持著一個距離。但他們也不是旁觀者,相反對于潮流的來路和去向始終懷著深深的關切。他們關心精神價值甚于關心物質價值,在他們看來,無論個人還是人類,物質再繁榮,生活再舒適,如果精神流于平庸,靈魂變得空虛,就絕無幸福可言。所以,他們虔誠地守護著他們心靈中那一塊精神的園地,其中珍藏著他們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價值,同時警惕地?望著人類前方的地平線,注視著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13775.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
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
高一語文競賽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