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淺談我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一些認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征。實驗在地位、功能、內容以及教與學的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從實驗探究、實驗事實、實驗史實和實驗方法論等角度改進高中化學實驗教學。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以實驗為基礎是高中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征。實驗能為化學學習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學生理解化學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學的思想和觀念;能為學生提供練習和實踐的機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實驗操作技能;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應用、檢驗和鞏固有關的知識、技能,繼承前人積累的最基本的經驗,形成自己的體驗,是培養學生運用化學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途徑。

  一、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從以下兩個角度來看

  1.從化學科學的角度看,化學作為一門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其產生、形成都是以化學實驗這種科學實踐為基礎而不斷發展起來的。從17世紀中葉波義耳進行的物質燃燒、動物呼吸的實驗研究,到18世紀中葉羅蒙諾索夫和拉瓦錫對質量守恒定律的論證,以及19世紀初不少化學家對這一定律的實驗論證;從18世紀形成的實驗化學,到20世紀理論化學分支領域的飛速發展和21世紀計算機模擬實驗的逐步形成;從人們對元素、空氣等簡單物質的研究,到現代人工合成各種復雜的天然化合物等等,無不標志著化學家們從實驗到發明、發現的光輝業績。實驗是化學的生命線,是化學科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沒有實驗,任何新的東西都不能深知。

  2.從化學教學的角度看,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教育的基礎和必由之路。取消了化學實驗,也就扼殺了化學教育;不做化學實驗,再有才華的學生也學不好化學。學生學習化學基礎知識、掌握實驗技能和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要靠化學實驗教學的運作;學生養成科學態度、情感意志品質,離不開化學實驗;學生科學世界觀、科學方法論及良好學風的形成,更是與化學實驗教學緊密相關。正如我國著名的化學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所說:“在化學教育中強調化學實驗,無論如何都不會過分;化學實驗室是學生學習化學最有效和收獲豐富的場所”。

  當前,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結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在高中化學教材中,大部分實驗是演示實驗,約占實驗總數的80%以上,所以學生自我創新的機會太少。而演示實驗又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探索性實驗很少,這也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常用的實驗教學模式是老師將實驗方案、步驟和注意事項明確地呈現給學生,然后進行演示實驗,再把實驗現象、結果和對應的知識進行比較,最后進行概括。學生在觀察演示實驗的時候“嚴格”地要求自己所看到的實驗現象和結果與書上或老師所講的相吻合,否則就認為自己的觀點有錯誤。這樣下來,做實驗和觀察實驗只是對新知識的鞏固,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書寫實驗報告也只是將知識進行整理、歸納。而實驗的目的卻最終演變成了讓學生被動地接受、鞏固和檢驗知識。

  二、從這種教學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的實驗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受到抑制。

  2.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只是傳授知識、學會解題,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3.教給學生的知識是預設的,對問題的解決只要求一種方案或答案,忽視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可能很好地洞察實驗現象并從中發現問題。從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角度看,長期、單一地選用這種實驗模式教學顯然是極不妥當的。這樣的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而且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忽視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需要更新、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實驗教學。

  三、優化教學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真正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落到實處,我們有必要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方式為以探究性為主,其他多種教學方式為輔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應十分重視化學試驗教學,讓學生在探究性實驗中快樂地學習,這樣就會大大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

  作者:郝英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57688.html

相關閱讀: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