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習目標
掌握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的知識體系,把握基本概念及其內在聯系。
二、預習內容
(一)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 組成的。除漢族外,有 個少數民族。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
2、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我國鏟除了 的階級根源,逐步形成了 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民族平等
①含義: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
,依法平等地 。
②原因:
A、我國憲法規定 。
B、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與發展程度之別,絕無 ;
C、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
(2)民族團結
①含義:在 基礎上,我國形成了各族人民 、友好往來、互相合作、 ,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
②意義: 、 ,是衡量一個國家
的重要標志之一,是 的前提, 是 的保證,是 的基礎。
(3)各民族共同繁榮
原因:這是由 決定的,是國家實現 和中華民族 的必然要求。
4、三項原則之間的關系
(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是 、 的。
(2)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 。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 。
(二)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當前應當如何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1、我國已經形成了 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應該十分珍惜、不斷 這種民族關系。
2、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 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作為當代青年學生,要把
的責任付諸行動。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識記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2)理解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3)分析聯系當前黨和國家采取一系列加快民族自治地區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分析說明處理好民族關系的重要性
二、學習過程
【探究1】材料一 自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來,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數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擁有一名全國人大代表。
材料二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西部地區對口支援,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1994-2001年,15個對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無償援建西部地區716個項目,資金投入31、6億元人民幣,除中央政府投資外,十五時期,全國各地支援西藏建設項目71個,無償投入資金10、62億元人民幣。
材料三 為加快西部地區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發展,中國政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國5個自治區,27個自治州以及120個自治縣(旗)中的83個自治縣(旗)被納入西部大開發的范圍;還有3個自治州參照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6年來,西部地區陸續新開工60個重大建設工程,投資總規模約8500億元人民幣。
(1)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哪些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是怎樣體現的?
(2)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上述基本原則內在聯系的認識。
三、反思總結
四、當堂檢測
1. (B級)中共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對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取得了顯著成就。如:內蒙古全區出版各類蒙古文圖書近千種約200萬冊,蒙古語言文字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格薩爾王史詩、藏醫藥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國堅持了民族:
①平等原則 ②友好原則 ③互助原則 ④共同繁榮原則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B級) 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她們的媽媽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歌詞的寓意是
①我國的民族差別已不存在②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③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日益鞏固④我國各民族已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C級)2008年5月,胡錦濤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民族問題始終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下列關于民族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基礎
②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是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保證
④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區高度自治的前提條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A級)近年來,在國家的財政支持和東部地區的幫助下西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使得西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全國各民族團結的局面空前鞏固。這說明
A.沒有國家的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就不會有任何發展
B.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C.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必須依賴國家的援助
D.加強民族團結,就能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5.(B級)200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仡50年的歷史,在國家的大力扶持和東部地區的幫助支持下,寧夏經濟、社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說明
①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②民族團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團結的根本前提
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課后練習與提高
一、單項選擇題: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規定: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將不超過3000人,其中少數民族代表將有360名。55個少數民族的代表占代表總名額的12%;保證全國每個少數民族至少有一個代表,人口特少的33個民族有1個代表名額。據此回答1~2題。
1.55個少數民族約占全國人口的8%,而其全國人大代表的名額是總名額的12%,這說明( )
A.少數民族在我國享有特殊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B.我國實行各民族平等的原則
C.加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D.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2.人口特少的33個少數民族,如基諾、珞巴等,在全國人大都有1個人大代表的名額,使他們都能表達本民族的意愿。由此可見( )
A.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C.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 D.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
3.2008年6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對外宣傳工作會議在呼和浩特召開。會議對全區的外宣工作進行總結和部署,并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新形勢下對外宣傳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力爭通過外宣讓世界更多地了解內蒙古、更加關注內蒙古,推動自治區與國外、境外的經濟合作、貿易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當前,要加快內蒙古的發展( )
①必須進一步貫徹民族政策和民族原則
②內蒙古人民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
③需要國家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④需要其他地區的對口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一支槳中止了和另一支槳的協作,這只船便只能在湖中繞圈子,而不能直達彼岸。這句諺語啟示我們,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必須( )
A.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 B.保證民族自治地區享有高度自治權
C.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 D.調動信教群眾投身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
2009年7月16日,教育部、國家民委印發的《全國中小學民族團結教育工作部署視頻會議紀要》指出,我國將把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小學階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職畢業考試范圍;卮5~6題。
5.之所以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是因為民族團結是()
①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②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 ③社會穩定的前提、國家統一的基礎 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對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之間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是()
A.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
B.民族團結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礎
C.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
D.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政治保證
7.多年來,西藏教育部門始終把藏語文課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主課開設。在課程設置上,小學1 440課時,中學630課時。學校的各類考試均把藏語文作為考試科目,夜校和成人學校廣泛開展了藏文掃盲工作。重視藏語文學科的教學和普及啟示我們()
①民族平等原則在我國得到貫徹落實 ②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令人擔憂 ③我國尊重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④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09上海改編)經歷了50年的滄桑巨變,當前西藏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2008年,西藏農牧業進入第21個豐收年,連續6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西藏自治區現職省級領導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干部占到70.42%;國家直接投資西藏建設項目、中央政府實行財政補貼、全國進行對口支援的全方位支持西藏現代化建設的格局已經形成。這體現了()
①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西藏的繁榮 ②各民族經濟平等已經實現 ③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民主權利得到了基本保證 ④西藏地區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問答題
9.、200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使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不斷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
第一框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答案
課內探究
【探究1】(1)①反映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②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人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權利,體現了民族平等原則;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之間的親密無間、和睦相處,體現了民族團結原則;材料三反映了我國政府積極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體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2)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我國各民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權利有利于發揚和壯大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充分享有政治上的權利,和發達地區友好合作,對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落實到實處。
當堂檢測
1---5 : DDBBA
課后練習與提高
1----5: BCACD 68:CCC
9解析:人民當家作主有制度保證,這些制度包括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回答時要注意從以上幾方面加以說明,不能只答出哪些制度而不分析。
答案:(1)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保證了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人民意志、反映人民意愿,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和各階層的利益訴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民主的實現;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使各族人民和衷共濟,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
(5)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擴大了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26369.html
相關閱讀: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