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期末檢測試題地 理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注意事項:1.在答第1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卷上。3.考試結束后,監考員將第Ⅱ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根據下列地理事物的相互關系,圖中①、②、③三個層次依次代表的最可能是 A.太陽系 銀河系 總星系 B.巖漿巖 沉積巖 巖石 C.冰川水 陸地水 海洋水 D.西南季風 東亞季風 季風環流 新華社北京2015年11月23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范圍是以圖中六點連線與我領海線之間空域范圍。據此回答2~3題。2.當新華社發布這一消息時 A.識別區最南端點自轉線速度比青島慢 B.是去北極進行科考的最佳時期 C.防空識別區內各地均是晝短夜長 D.地球公轉速度越來慢3.關于識別區及周邊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整個識別區夏至日會受到陽光直射 B.該區域以東海域有暖流流經 C.地方時要比內江市晚得多 D.夏季盛行西北季風 2015年的除夕是1月30日,這一天與我們幾乎同緯度的美國休斯敦(西六區)將舉行一場NBA籃球賽,比賽開始為當地時間2015年1月30日19時30分。據此完成4~6題。4.如果我們要收看現場直播,觀看的時間最好是在北京時間 A.1月31日19:30 B.1月30日19:30 C.1月31日9:30 D.1月30日9:305.下列日照圖反映的日期中,與1月30日除夕最接近的是 6.春節期間,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A.北半球 向北 B.北半球 向南 C.南半球 向北 D.南半球 向南根據下面的地層結構圖和地震波與地球內部結構圖。完成7~8題。 7.據圖分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③都屬于巖石圈 B.火山噴發的巖漿主要來自地層② C.②與③之間的界面相當于右圖中的C處 D.地殼平均厚度海洋較陸地厚8.根據右圖,在地球內部,有關地震波及其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A.B波的傳播比A波慢 B.A、B兩種地震波都在地下2900米處消失 C.兩種地震波在C、D界面間地層都在減速傳播 D.人們可以利用地震波探測地下的油氣資源 某同學暑假到農村外婆家度假,發現堂屋雖沒有空調,但白天因為有“穿堂風”而感覺涼爽。下圖為房屋布局圖。據此回答9~10題。9.與“穿堂風”形成有關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熱力環流 B.大洋環流 C.溫室效應 D.季風環流10.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推測,“穿堂風”在近地面的氣流運動方向是 A.由西向東 B.由東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2015年11月,超強臺風“海燕”(發源于熱帶海洋的氣旋)橫掃東南亞,我國南部沿海地區也深受影響。據材料回答11~13題。11.下列示意圖中,反映上述氣象災害的是 12.形成該災害的天氣系統是 A.南半球反氣旋 B.北半球氣旋 C.北半球暖鋒 D.南半球冷鋒13.關于對臺風的描述不準確的是 A.影響我國東南沿海,常發生在夏秋季節 B.對四川盆地影響較大 C.帶來的降水可緩解我國南方地區的旱情 D.西北太平洋海域發生頻率最高 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人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樹木年輪是氣候變化的歷史證據。(氣候溫暖樹木生長迅速,年輪稀疏,反之年輪密集)讀“某地樹木年輪示意圖”,回答14~15題。14.據圖推斷,該地近百年氣候的變化是 A.寒冷一溫暖一寒冷交替變化 B.濕冷一干冷一濕冷交替變化 C.暖干一暖濕一暖干交替變化 D.溫暖一寒冷一溫暖交替變化15.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A.氣候變化就是溫室效應 B.大量植樹造林可以減輕變暖壓力C.海平面上升和氣候變化無關 D.目前全球各地氣候都在變暖 下圖為我國某政府代表團的亞、歐、非考察路線和活動區域圖。據此回答16~17題。 16.有關沿途各地的氣候特征或景觀描述,可信的是 A.①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B.②處和③處都是熱帶雨林 C.④地為終年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D.⑤為全年降水均勻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17.關于圖中洋流對地理環境影響的表述錯誤的是 A.在B、C交匯處有世界級大漁場 B.A是暖流沿岸氣候增溫增濕 C.三支洋流都會隨季節變化而改變方向 D.C洋流流經海岸港口可能會結冰 讀我國西北某區域圖,回答18~20題。18.該區域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是 A.大氣降水B.沙漠凝結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19.該區域河流徑流量變化特征一般有 ①流量較均勻,沒有明顯的汛期 ②流量變化受氣溫的影響,豐水期出現在夏季 ③冬季一般會出現斷流現象 ④水量季節變化小,年際變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該地區的水循環類型多屬于 A.海陸間循環 B.陸地內循環 C.海上內循環 D.以上都不是 地理實驗是幫助我們掌握地理規律、原理的有效方法,有人利用鋁盤、海綿、蠟燭、水等材料設計了一個模擬地球板塊運動的實驗。實驗中發現蠟燭加熱區的水流上升,使兩塊海綿向左右兩側運動,如右圖,回答2l~22題。21.該實驗模擬的板塊運動和板塊邊界分別為 ①碰撞擠壓②張裂作用③生長邊界④消亡邊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下列地理現象與該模擬實驗原理相似的是 A.渭河平原的形成 B.汶川地震的發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 D.東非大裂谷的形成 讀右圖,回答第23~24題。 23.圖中從B地A到地的自然景觀變化體現了 A.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 B.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D.非地帶性現象24.影響圖中從C地到D地自然景觀變化的 主導因素是 A.熱量條件 B.地形海拔 C.水分條件 D.水熱狀況隨高度增加而變化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綜合題(共52分)25.讀“某日的地球太陽光照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圖中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是 (晨、昏)線。(2分)(2)據圖觀察,該圖表示的節氣是 日,在該日后的10天左右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將到達 (遠、近)日點。(4分)(3)圖中B地該日正午太阻直度的是 。(2分)(4)該日,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 現象,A、B、C三地白晝最長的是 。(4分)26.讀某大陸氣候分布模式圖(箭頭表示風帶、陰影表示氣壓帶),回答問題:(12分) (1)圖中序號①表示 氣候,其成因是全年受 控制。(4分)(2)左側圖中的乙表示盛行西風帶,其風向是 風; 根據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可判斷北半球的季節正是 季; 受甲氣壓帶控制,茈對④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6分)(3)在下列四幅“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與⑥地區氣候特征吻合的圖是 圖。 (2分) 27.下圖為“某地區的地質剖面圖和水循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從地質構造看,甲處為 斜;從地貌類型看,戊處為 。(2分)(2)從地質作用看,乙、丙、丁三處由內力作用形成的是 ,另外兩處的地貌類型分別是什么?導致它們形成的外力用是什么?(4分) (3)圖中所示的水循環中②環節為 ,人類對海陸間水循環影響最大的環節是 (填數字)。舉兩例說明你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人類對水循環某一環節的影響。(4分) 28.閱讀相關材料,完成各題。(10分)材料一 圖示為某市多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和熱力環流模式圖。 材料二 到2015年,該城市將新增造林面積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40%;基本建成功能完備的“山區綠屏、平原綠網、城市綠景”三大生態體系。 結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中信息,畫出下圖中熱力環流的方向(在線條上標出箭頭即可)。(2分)(2)讀材料一,描述該城市多年平均氣溫分布特點。(2分)(3)根據熱力環流的特點,城區和郊區比較降水較多的是 ,請說明理由。(3分) 29.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國水資源分布和世界各大洲徑流量統計圖,回答問題。(8分) (1)從“中國各省區單位面積水資源分布”、圖中大致可以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有 (雙項選擇題)(2分) A.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大致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B.四川省單位面積水資源>50萬m3/km2 C.東部沿海所有省區的單位面積水資源都超過10萬m3/km2 D.西北內陸地區多年平均徑流量較東部、南部地區少(2)從世界各大洲水資源統計圖中可以看出徑流量、蒸發量和降水量的關系是什么?請用數學表達式寫出來。(2分) 材料二 各大洲人口統計(2015年7月) (3)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判定:人均徑流量最多的大洲是 。(2分)(4)據圖分析非洲降水量比北美多,而徑流量卻比北美少的原因。(2分) 內江市2015—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期末檢測試題 地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1.A 2.C 3.B 4.C 5.D 6.C 7.C 8.D 9.A 1O.C 11.D 12.B 13.B l4.D 15.B 16.D 17.C l8.C 19.B 20.B 21.C 22.D 23.A 24.C 二、綜合題(4大題,共52分) 25.(共12分,每空2分) (1)昏線(2分) (2)夏至 遠(4分) (3)66°34′(2分) (4)極夜 A(4分) 26.(共12分,每空2分) (1)熱帶雨林赤道低壓(帶)(4分) (2)西南夏炎熱干燥(6分) (3)C(2分) 四川省內江市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檢測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89701.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武勝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無答
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高一年級地理寒假作業(六)答案參考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湖北省三校(宜昌一中、公安一中、沙市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