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實驗中學2015—2013學年(下)高一級模塊四考試語 文命題: 本試卷共七大題,24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卷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卷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收回。一、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3分)zh。 葳葳蕤蕤(ruǐ) C.思忖(cǔn) 攫。╦ué) 炮烙(lào) 干勁(jìn) 如坐針氈(zhān)D.小覷(xù) 熟諳(ān) 垓心(hé) 蹩進(biē) 殘羹冷炙(?ēn?)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當今社會,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數字閱讀、網絡閱讀方興未艾,圖書館的傳統職能正逐漸發生變化。.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更使一些人誤以為可以無視生物的生存權, 。但對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產能力和科學技術, , 。 ,可以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從而使人類能夠在盡可能少地影響自然的情況下生存,并且能不斷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還可更有效地保護物種和自然環境。①生產力的發達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是人類的觀念③科學技術的發達④看不到生物對人類的重要作用⑤以至對生物的破壞和干預遠遠超出了維持生存的需要⑥是人類怎樣運用它們的問題A.....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3分)《師說》的作者韓愈,世稱“韓昌黎”,代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B.賈誼漢初年的政家、文學家。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卡夫卡,奧地利小說家,著有《變形記》、《審判》、《城堡》等。他的作品情節荒誕不經,但蘊含深意,對現代主義各派產生過重大影響。(3分)A.B.(3分)A.B.(3分) 木直中繩?以為輪A.B.C.D.(3分)(3分)”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獨立思考,鑒別精華和糟粕,獨立自主地選擇。 D.“總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加點的詞用了反語、諷刺的手法,用活人代替古董,更表現國民黨政府的崇洋媚外。11.聯系文,選出以下理解錯誤的一項(3分)課文表現了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包括父子矛盾,還有嫡庶之爭,其中父子矛盾體現為激烈的思想沖突,兩種人格類型的矛盾沖突。本文逐層遞進的情節設計非常出色。先是“潛流暗滾”,矛盾的積聚;然后“驚濤大作”,對立雙方矛盾沖突激化,失去了平衡;最后“余波漣漪”,為下一輪沖突埋下伏筆!靶⒌馈睘槲淦鞅瀑Z政認罪,她成為寶玉最強硬的保護傘,但這種愛終究只是“溺愛”,并非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D.面對父親的淫威,寶玉始終沒有求饒,也沒有悔改的表示,表現出堅決抗爭的態度,并作出正面反抗。.對《阿Q正傳》的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3分)“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么東西”表現出阿Q對現實的窮困感到無奈,用虛無縹緲的闊氣來安慰自己同時壓倒別人,取得精神上的勝利。 “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這一投降是阿Q的又一發明創造,實在打不過就自輕自賤,如果別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獲得了勝利。 阿Q“聳了肩膀等候著”“假洋鬼子”來打,“等候”一詞妙在不僅表明了阿Q的奴隸性被動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動地接受懲罰。這種奴性人格,變成某種受虐狂,實在讓人詫異。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詞語,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但因為他們沒有像阿Q一樣親自動手動腳調戲小尼姑,“九分”表現他們比阿Q有同情心。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于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 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遣杜弘出海昏。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斬首數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于廬陵。弘大擲寶物于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于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 訪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于采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恒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注散吏:閑散的官員。海昏:地名。.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窮振乏,家無余財振作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收留訪復以舟師造湘城前往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愉快.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因家廬江尋陽焉時有與訪同姓名者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與賊戰,斬首數百 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弘大擲寶物于城外訪作長岐棖以距之又破之,奔于臨賀.下列各句中的“之”,屬于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3分)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而自歸于帝,帝不之罪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訪功績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揚烈將軍、振武將軍龍驤將軍等職務,成為一代名將。周訪性格剛強,一旦蒙冤決不會忍氣吞聲。為此,他深受皇帝賞識,并得到了獎勵提拔。在討伐敵人的戰斗中,周訪親臨前線指揮。他既英勇果斷,又能隨機應變,因而屢戰屢勝。在襄陽時,周訪重視生產、軍訓,勤于,王敦很害怕,不敢輕舉妄動。.翻譯的句子。(分)時陶侃為散吏,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18.(分)③爭,同“怎”。 (1)“憑山俯海、馬前雪”等寫出了居庸關怎樣的特點?(2分)(2)“馬后桃花馬前雪”一句,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有什么妙處?(3分)將士們出關時頻頻回頭,流露了將士們什么樣的感情?(2分)19.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分)聞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⑧我不知道這次事故后列車長是不是瘋了。但給我講故事的這個人當時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節第9車廂里。深夜,他起來吸煙。他邊吸著煙邊想:“列車怎么停這么長時間?”隨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這才發現前面后面的車廂都沒了蹤影,就更別說車頭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禿禿的,一輪圓月冷冷地照在停著第9車廂的備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連外衣都沒穿就從鋪位上跳了下來,猜測著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他們現在是在哪兒。⑨聽他講到這兒,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聲來。結果講故事的人火了:“我一點都不覺得這有什么好笑!我們第9車廂的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亞旅游的!” (本文有刪改)20.21.22.六、本大題1小題,共6分。23.(6分). 2015年各地高考成績陸續發布,隨后發生了一些讓人心疼的事件。6月9日晚,遼寧省營口市大石橋復讀考生李新(化名)默默地離家出走了。幾天后,家人接到警方電話,李新已經在鞍山郊區投河自殺,身上還帶著今年高考的準考證。6月22日晚,四川崇州20歲女孩王倩高考成績差本科線6分,竟割腕服毒自盡。這些讓人心碎的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議論。網友風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閨女,你何必呢?網友雨霏霏:現在的父母太看重孩子的學習了,孩子一旦落榜,覺得愧對父母,只有選擇死亡,悲哀!人民日報微博:人生的答案不該只是大學!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時評,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不得抄襲。廣東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下)高一級模塊四考試?語文參考答案1.B【解析】A fú ; B zhé ruí ; C luò ;D qù gāi bié2.D【解析】“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還沒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發展。A.“青出于藍”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青出于藍”和“后來居上”,兩者都有后人超過前人的意思。青出于藍多用來指學生超過老師,徒弟勝過師傅、后輩超過前輩。后來居上則不限于指人,可以泛指一切后來的超過先前的現象和事物。B.句式雜糅,“可以”和“是有效的”,刪除其一。DB【解析】西漢初期。6.C【解析】本義為“背”,失敗!皵”薄敝笖√拥臄耻。7.B【解析】都是句中語氣詞,表停頓。A.介詞,用;介詞,憑借。C.連詞,表假設,如果;連詞,表轉折,但是。D.代詞,這里;兼詞,相當于“于之”,在那里。8.B【解析】判斷句/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省略句9.C【解析】主要考查關鍵詞語或特殊句式及大意的準確的把握。A.“既來之,則安之”譯為“使他們來了之后,就要使他們安定下來”,考查“來”“安”的使動用法。B.“加長”中的“加”譯為“更”,同下文“加疾”,“見者遠”當譯為“遠方的人也能看得見”?疾橐恍┒嗔x詞的用法及結合上下文對語意的把握。D.“君子不齒”譯為廣東省實驗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92899.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吉安市白鷺洲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語文
高一語文競賽試卷
江西省樂安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10月月考語文試題
山東省濟南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3月月考 語文試題
2019學年高一寒假語文語言文字運用復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