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二綜合測試19(新人教必修二)
一、
圖示是我國北方某城郊一小型蔬菜大棚,棚頂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內溫度的擋風墻,側面是唯一一個進出大棚的工作門。據此回答以下2題。
1.蔬菜大棚實質上是改善了農業生產中的( )
A.地形條件 B.光照條件
C.降水條件 D.熱量條件
2.春節期間,大棚內的蔬菜上市時,發現b處附近的蔬菜長勢明顯不如a處,但口感卻優于a處,原因是( )
①a處土壤條件好、赽處水分條件好、踑處熱量條件好、躡處通風條件好、輇處溫度高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某沿海城市人口達1,600萬,約60%居住在離市中心3千米的范圍內。城市人口54%居住在貧民窟。圖4示意該城市與大型商貿中心不同距離段的用地構成。據此完成以下3題。
3.影響該城市大型商貿中心區位的主導因素是
A.工業 B.行政中心
C.海洋運輸和貿易 D.居民人口密度
4.該城市開發最充分的區域距離大型商貿中心
A.0~8k B.9~16k
C.17~24k D.25~35 k
5.該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著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
B.依次分布著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
C.土地開發比例逐漸降低
D.沒有形成明顯的功能分區
6.城市中最為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業區用地 B.工業區用地 C.住宅區用地 D.綠化用地
7.有利于保護和改善北京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是( )
A.市中心規劃建設高級公寓
B.廣建大型游樂場
C.大力發展高級轎車
D.加快環行道路建設
讀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線示意圖,據此完成以下2題。
8.圖中等值線的數據(單位:元/2)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中數據為2 000元/2的等值線是( )
A.①線 B.②線
C.③線 D.④線
9.圖中陰影部分應為( )
A.商業中心用地 B.外圍商業用地
C.工業用地 D.住宅用地
讀下面“經濟發展階段與人口遷移量關系圖”回答以下2題。
10.階段③處于( )
A.原始社會 B.農業社會
C.工業化階段 D.后工業化階段
11.影響③、④階段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環境 B.國家政策
C.社會經濟 D.戰爭
12.與世界城市化發展相關的農業生產地域類型是( )
A.季風水田農業 B.混合農業 C.大牧場放牧業 D.乳畜業
二、題
13.下圖為“某城市空間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從城市功能分區看,該市用地面積最大的是 ,地租最高的是 。
(2)在①、②、③三處中,最有可能屬于高級住宅區的是 ,理由是 。
(3)該市工業區主要沿 及 布局。工業區不斷向城市外圍擴展主要是為了 。
14.讀下面我國東南沿海某地區圖,回答問題。
(1)該城市若計劃布局以下農業區:①糧食產區,②蔬菜園藝區,③乳肉家禽畜牧業區,④果樹林區。合理的布局是(填代號):A為________,B為________,C為________,D為________。簡述布局②的理由。
(2)隨著“菜藍子放心工程”和“綠色食品工程”的實施,E地區蔬菜基地面積迅速減小,并發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轉移的趨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該市意欲發展成為蔬菜生產基地,這一設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_,社會經濟條件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一、
1.D
2.B
3.C
4.A
5.D
6.C
7.D
【解析】 加快環形道路建設可改善交通環境條件。
8.C
9.B
10.C
11.C
【解析】、蹜獙儆诠I化階段,④屬于后工業化階段的人口遷移量,這兩個階段人口遷移量的增多主要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
12.C,
二、題
13.(1)住宅區 商業區
(2)③ 地勢較高,受工業的污染較少。環境優美
(3)鐵路線 海岸線 減少對城區的污染,降低成本
14.【答案】 (1)②、邸、堋、佟∈卟说雀笔称,城市的需求量大;易腐爛,不易遠距離運輸,應布局在近郊。
(2)E位于流經城區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受到污染 (3)光熱充足、降水豐富 勞力充足 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6749.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萬載縣第二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高一上期末地理期末考試卷
高一地理寒假作業:寒假精選地理非單選題三
高一地理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課堂練習題(附答案)
2016學年高中一年級寒假地理作業